

图为卫苓诗人(左)与父亲合影。
七律 壬寅清明祭
卫苓
缕缕疏风柳叶低,
濛濛细雨杏花凄。
焚香遥寄黄鹂泪,
酹酒轻酌紫燕啼。
耳畔犹闻亲教诲,
眼前似见父枪提。
恩深如海终难报,
心语情深化作泥。
(押平水韵上平声八齐)
2022年4月5日

卫苓简介: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喜爱文学,喜欢诗词,也喜欢旅游。

壁龙点晴升华诗意
南成赏析
此诗炼字用词细心雕琢、工丽婉约,体现了《随园诗话》所说:“诗有极平浅,而意味深长者。”首联以“缕缕”对“濛濛”,生动形容了风之“疏”,即一阵阵轻盈柔和之感,又描绘了雨之“细”。在和风细雨中写柳叶“低”,杏花“凄”,这两个动词体现了由春之柔美到伤春之愁,将“清明祭”具有婉约凄伤的春色,“低”之杨柳依依之美突出了“凄”之祭祀亲人,可谓融情于景,赋予春光无限丰富的内涵。
颔联以“黄鹂泪”与“紫燕啼”的工对,用拟人的方法,写出祭祀时的具体内容:“焚香”“酹酒”,清脆的鸟啼带着淡淡的忧伤。颈联是写所祭的亲人,从声觉到视觉,回忆了父辈对养育之恩及戎马人生,这是此诗重点,从炼字炼词到炼意,突出了“清明祭”的主题是继承发扬军人家庭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将好家风传承下去。
尾联是对前文的总结,将养育之恩、思念之情“化作泥”,暗含化作春泥更护花,春光明媚更美丽,既呼应了首联,并充实了颔联、颈联,“清明祭”的意境升华了,诗情画意款款深情。如明代文学家方以智所说:“炼字如壁龙点睛,炼句如虫蛀印文,炼章如黄回舞剑,炼意如山川出云。”其实关键与基础是炼字,只要做到“壁龙点睛”,眼睛一亮,就有句之深刻、章之华丽、意之升腾,不但“如川出云”,还可乘龙破雾,彩霞满天。

赵南成:记者、诗人、作家。原任广州日报文学副刊部副主任。有五百多万字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见诸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诗刊》等报刊或网络平台。出版三本诗集、两本诗歌评论集。2021年获“中国优秀散文诗人”称号。并参加了三十多个文学、评论、朗诵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