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文/浩洋 诵/轻舞飞扬

唐末五代后梁时期,有一位高僧叫契此、号曰长汀子。因他不管到何处,总是随身肩上搭着一个大布袋,人们便习惯的称他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曾随口吟出一首极富禅意的七言绝句《插秧诗》,诗的内容是: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传说。据传,曾有四户农家在小满这一天,同时请他帮忙插秧,他都一一答应,并以分身之术将各家水田里的秧苗插好。当天晚上,这四家又同时请他吃饭,他也用分身前往。众人这才意识到他的神通广大、道行深厚。有人问及插秧有何感想,他便随口吟出了这首《插秧诗》。

很显然,这首诗是借插秧之尘缘之事,来描写禅者的修持。对于禅者而言,这首诗,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深蕴禅机。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则道出了人生的处世智慧,读后让人醍醐灌顶。
诗的前两句: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意思是说,当你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在水田的时候,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天和白云。这就是说,修禅者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不离禅,插秧亦如是。对此,我们从中得到的感悟,就是“低头”二字。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一生都应该加以修行的大智慧。
诗的后两句: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意思是说,你所插的每一根秧苗,都必须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子。而我们在插秧的时侯,表面上看是边插边向后退,但实际上却是一直都在向前的。这里所说的“六根清净”,就是指: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之时,不为六尘所惑,从而远离“贪嗔痴”等颠倒梦想,使自己始终保一颗清净之心。

诚然,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些,但对于诗中所阐释出的深刻道理还是应该明白的,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退步”应当牢记于心,终身践行。在这个浮躁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高喊着向前向前的口号,又有谁会想到“后退”呢?但当我们明白了“原来退步是向前”的道理之后,便会猛然发现:原来还有一条更合适的路,等着我们去走。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作者简介:
浩洋,毕业於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爱好诗词文学和传统文化。曾任杂志主编和网络平台主编、总社长、总监、文学顾问等。

※主播简介:
轻舞飞扬:媒体人,喜欢音乐、读书,热爱朗诵,愿将文字转化为声音,与您一起徜徉在有声的多彩世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