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广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救互救能力,“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营造健康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5月13日,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守护生命,“救”在身边—2022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急救护员培训班在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顺利举行。本期应急救护员培训班由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医务工会主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职工大学堂承办,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协办。广州市总工会市管一级调研员汤升林、职工服务部列雄红部长、宣传教育部陈卫行调研员、孙彬科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潘文海、副院长李爱国等共同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6名师资和全市快递行业的近4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李爱国首先强调了进行应急救护的重要意义,他说: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应急救护培训自开展以来已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作为广州市应急医院,我们责无旁贷,医院将大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深入到更多的新就业群体中,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广州市总工会市管一级调研员汤升林同志指出本次活动是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提升广大职工应急救护能力的重要行动,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学有所成,切实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急救护员培训班主要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该就业群体人数众多,深入社会各层面,是社会服务的神经末梢,针对该群体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既能提高该群体的应急自救能力,又能利用该群体深入群众的优势,将所学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助力单位安全和社会应急工作,提高应急救护的覆盖面,提升社会互救水平。本次培训班在实操环节前组织了学员参加线上培训,对应急救护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线下实操培训采取情景式教学、现场操作演示、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对本期应急救护培训班学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方法、常见急救知识、创伤救护基本技术等应急救护技能进行培训考核,确保每位学员规范掌握急救技能。
本期培训班师资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派出,他们业务水平过硬、培训经验丰富,今天拟就心肺复苏术、AED操作、创伤救护、常见急症处理等常用急救技能进行规范教学和一对一操作练习,并在广州市红十字会专家监督下,对所有学员逐一考核,保障培训质量,确保参训学员扎实掌握相应的基本急救技能,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广州市应急医院,也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紧急医学救援和应急救护领域有着突出的成绩。医院现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30余名,致力于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推广工作,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医院在创伤烧伤等应急学科方面专科优势鲜明,综合诊疗水平高,烧伤科综合实力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一,是目前省内最大的烧伤救治中心,在重症烧伤救治、难治性创面修复和瘢痕整形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骨科是广东省医学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创伤骨科分会主委单位,是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内具有较高的学科地位。依托应急特色和重点专科实力,医院建有一支由6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多次参与区域内重大烧伤事故的应急救援,并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做好备勤值守工作,为“平安广州”、“健康广州”作出贡献。
通讯员:孙冰倩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