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回家路
文/ 吴伟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家乡,独自漂泊在外,时时刻刻想家念家已是一种常态和习惯。特别是父母年迈,每逢节日假日想回家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情绪越来越浓,心情也越来越复杂。
前不久,碰巧出差宜春,临行前提前告知了母亲大人,我要回趟江西。一路便接到母亲数个电话打听我的行程,大概什么时候到高安,家里温度低要多穿衣服。我都多大的人了,在老妈眼里我还就是个孩子。才几个月未见,母亲白发又添了不少,似乎更苍老了些,而父亲也被岁月磨去了眼里凌厉的光,真的成了一个小老头了,年轻时的那种余威已荡然无存。小时候我们姊妹吃饭或写作业姿势不对什么的,头上都会挨下父亲重重的一指禅,而母亲虽然喜欢唠叨,对我们姊妹几个却爱护有加。看着这个为家庭操尽一辈子心血的女性,为儿女耗尽一生精力的母亲越来越不可阻挡的衰老和被岁月摧残的容颜,我心疼不已,心存感激。

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母亲缓缓的来到我的床边,足足聊了三个来小时。聊不完的家事、聊不完的小时候、聊不完我的将来。还是那么不容置疑的口气,要我在外注意身体,要收敛脾气,遇事要多忍让多担待,要多结交朋友,做事要脚踏实地,做个诚实正直的人。安安心心创业,不要牵挂他们,然后拿出一大堆她买的宝贝给我炫耀,母亲话闸子一打开,就是没完没了,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很是开心,而我的泪水却在眼眶打转转。小时候我们黏着父母是因为觉得有安全感,现在渐渐发现父母越来越爱黏着我们,是因为孩子远离身边,他们害怕孤独吗。亦或是孩子不在身边,他们有一千个不舍,一万个不放心?是啊,在父母眼里,孩子们总是懵懂,总是想事不周全,总让他们牵肠挂肚的担心。
父母在,我就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觉得离“长大”还很远很远,我还可以在休假时有家盼着回,回家了就吃上老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可以肆无忌惮的撒娇可以偷懒,可以把自己的孩子丢给父母而自己满世界的去闯。我们看不到的人生尽头,中间有父母替我们挡着;我们豪言壮语说要为理想去打拼,后面有父母为我们担着。父母年纪已大,有些分离我不敢去想,那会让人钝痛,我不想成为无家可归的孩子。可终有一天,他们会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趁我们还年轻,趁他们还健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陪陪父母,对他们多些理解多点照顾与顺从。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幸福,不就是还有父母在等着孩子回家,听着父母重复再重复千篇一律的唠叨吗。
可云游在外的他乡异客,莘萃游子,回家的路,是短,还是长。

吴伟清,女,高安人现居厦门。虽在商言商,却崇文尚学。向往田野的自由也酷爱文字的抒缓、喜欢字里行间讲述生活的喜怒、也好用片言只语留下人世的悲欢,写下的是随笔,会意的是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