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人生说
文/高塬
2017年6月,组织史第六卷成书后,我去几大班子和重点部门负责人处征求意见,我的学生叫来办公室主任给我安装上微信,开始给老师布置作业,让我每月替他们投稿到腾讯新闻网站上。下午到单位开会时,电话号码上500多人都成了微友。可见人家早上微信了,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的落后可见一斑。
我自小酷爱文字,不喜欢数字,说学习好,那是语文给力撑的面子。前年老同学聚会,一位初高中的大姐夸我学习好,她们都赶不上。我说你们不知道,我学理科吃力的很。任教考试时,多亏只出了一道作文题,我交卷回家吃过午饭后,全大队积攒的几十位高中生还在埋头答卷。第一天上班,校长分配我教六年级语文,七年级化学,我就差一点没说出‘化学我教不了’。为教学,为高考,我不得不下功夫补习理科。前几年,我听长安县宣传部副部长讲述自己的故事,饭桌上我对他说,你才是幸运儿,没高考,揣着一支笔,就凭豆腐块的几篇通讯稿子,迈步走上人生大舞台。
案牍劳形,我却丝毫不觉得累,退居二线后到现在,县志、公安志、组织史、年鉴、党史的编撰与修改,一个接着一个轮番上阵,电脑上一卷接着一卷出书。
外县区同行说编撰志史是枯燥的,我却感到很有意思。翻阅着历史资料,我才知道了岁月的变迁,人事的变化,过往的点点滴滴浮现眼前,复杂方显其丰富多彩。
编纂志史是寂寞的,是学写诗词歌赋帮了我的大忙。电脑其实与人一模一样的,老了,负担重了,载着几十万上百万字后,速度慢了,我就等一等,让它歇歇气,缓缓神,我在手机上学写诗。
刚开始写的诗发到本县群里面,“秋水”问我是干啥的?哪里人?微信上写诗文我是动了真情实感的,自报家门更是实实在在,姓王的三橫一竖,打倒了翻个身不改初衷。我回复说,我是高塬上人,槐中教师。她说槐中哪有这么个水平的人。后来才知道彼此是师生关系。中文系毕业的同学劝我别写啦,人家笑话。我说寂寞难熬,解解闷,谁爱看就看,笑话就笑话。他携带夫人到老家油菜花海不怕穿黄,我便赋诗谐谑一番,两校友谊,人生难得,不信他会恼我的。让他和唱,他说他疲乏了。那些格律平平仄仄,整得我实在受不了了,是师范的两位同学鼓励我坚持下去;诗联群里面的批评实在是受不了了,是群主的宽慰使我释怀,我说我原来是为消遣一下而玩味诗词的,没想到入门后平添了几多烦恼。第一首诗的刊载,无疑增添了几份乐趣。
从念书到教书,从改行写材料到退二线后编史志写诗,我一直与文字打交道,点橫竖撇捺填满了整个人生履历。我若写自己的志书,文字在那里明摆着。

作者
高塬,男,汉族。顺节应时,常思农桑;回味平凡人生,描摹田园风光。

诵读
冰清玉洁,一个为救死扶伤而惜别艺术的医者,一个恪守医德但不失生活情趣的艺术爱好者……,以医术祛病,用艺术安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