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逝者.致敬重生之5.12汶川地震
苟平刚/甘肃
岁月蹉跎,弹指间十四年前的那个凄惨的五月,成了挥之不去的一场噩梦。
那年、那月、那个瞬间;那一串串冰冷的数字;那一个个活生生的陌生的人们在同样美好的五月时光里,花香鸟语,谁也没有想到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撕碎了无辜的生命,山青水秀的人间仙境转瞬间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污泥横流,到处都是裸露的钢筋、水泥、木头,到处都是哭声、呼唤声、坍塌声、声声入耳……
7.8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37万人受伤,数字冰冷无情,这些人于某一个瞬间便和阳光雨露,笑脸鲜花、美味佳肴就无缘了。耄耋之年的老爸老妈没了儿女;嗷嗷待哺的孩子们没了父母;儿子没了媳妇,女儿没了丈夫,人没了,家没了,这是人世间何等凄惨的人生啊!
脚下的土地颤栗着,河水呜咽着,大山也站不住了泥沙俱下,人们呻吟着泣不成声,昏天暗地、山河垂泪。
道路中断,桥梁塌陷,无水无电无信号。逆行者于一声令下一拨拨一群群党员、解放军战士、志愿者、警察、白衣天使们跋山涉水,无畏无惧。
无能为力的人们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目睹着抗险救灾、生离死别的凄惨画面,听着主持人哽咽的解说,在抗险救灾的那些日子里,心情无比沉重,黯然泪下。
他们、她们用内心深处的柔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有条不紊地进行搜救工作,一次次一遍遍不放过一个死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生命迹象的地方。幸存者出现的那一刻电视机前的人们热泪盈眶、掌声雷动,遇难者尸体出现时,人们静静伫立、默哀致敬!
怎能忘却,谭千秋教导主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自己的双臂保护了4名学生的生命;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被解放军战士救出时举起了标准的少先队队礼;一个母亲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死亡的姿势,双膝跪地上身匍匐,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护佑着身下襁褓里的婴儿,及至救出时还静静安睡,襁褓之中的手机里还有没有发出的短信跃然入目:“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个柔弱母亲的最后遗言;一个男人把亡妻绑在了身上,用摩托车送到了太平间……

日子还在悄无声息地流逝着,十四年前的一幕幕魂牵梦萦,失去爱与亲人的汶川人民,经历着岁月的煎熬和磨难!不知现在的你们还好吗?今天就是今天,你们是否已经走出了悲痛和凄凉的回忆;你们是否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安好如初;你们是否还在故乡的山水之间,共享美好生活?
美好时光里,漫漫旅途中,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的幸与不幸谁先到来,有些生命在我们的世界里,是多么的无奈和无助,甚至来不及告别的时候就已天人永隔了。记忆中的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痛场面,在那个坎坷多灾的五月里,历久弥新。
无情的岁月抹去了满目疮痍,却抹不去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的残垣断壁,抹不去逆行者的伟岸身影,仿佛就在身边。
那个五月,那个灰色的五月,那个亿万国人垂泪揪心的五月。弹指间已是十四年之久了,让我们于今日、于此时、于此刻附首默哀,致敬重生,致敬汶川!(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苟平刚,甘肃省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小酷爱文学,虽然碌碌无为,依然在坚持写作,现在从事林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