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的乐章在引汤运河激昂奏响
缴东池
小兴安的脊梁在这里凝聚了生动的力量,
汤旺河的蜒蜿鸣奏了引汤兴原的磅礴交响。
我们将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以奋进的激情绽放,
这条神奇的河流,处处流淌着甜蜜的芳香,
一九五八年的严寒,
遮不住汤原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渴望,
昏暗的灯光透射出坚毅的目光,
时任县委书记潘季遥和县长李亮勋做出了庄严的承 诺:
就让汤原的大地变成绿树呈荫鱼满塘,
就让大片荒凉变成稻花飘香,运河里面能通航,
就让人民欢喜心向往,塞北江南变成鱼米之乡。
两路大军,1.2万汤原人民决战引汤,
人们热情高涨、斗志昂扬,
白天红旗飘展、夜晚红灯高照,
歌声、号子声此起彼伏形成战斗的海洋。
劈山开石、手提肩扛,
一锹一铲一镐都在播撒希望,
一串汗水一次前行都展现胜利的脸庞,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奋起都是朝向太阳飞翔。
建设了混凝土2700立方,完成了282万土石方,
泰山压顶不弯腰,展现愚公移山的卓绝担当,
用鲜血、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战天斗地的辉煌。
一九七五的寒冬雪落在苍茫的汤原,
二战引汤的号角激越铿锵。
十六个公社3万名干部群众的同上战场,
战风斗雪,臂膀铸成墙,
他们的血肉融入了这条伟大的河流之上,
让她奔向浩瀚远方的久远绵长。
青春、自豪、理想的旗帜不断飞扬,
战天斗地,月光连着阳光,
以责任和使命凝结成信仰的正确航向,
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就是让荒凉变成稻海飘香。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英雄的汤原儿女将战鼓擂 响。
我们见证了好县委书记赵如愚指挥若定的坚强,
也看到了他像小伙子一样,挥锹挖土战斗在施工现 场。
我们看到了铁姑娘队长曾杰的奋勇担当,
我们明白了献身水利事业37年徐明革的铮铮誓言,
我们领略了永远的水利人郝建民的初心不忘,
我们知道了牺牲英雄郭成珠、宋德林的忠诚坦荡,
我们领略了水利专家朱春田的热血理想。
与天斗,与地斗,更与水斗,都激发耀眼的光亮。
父子班,铁娘子队,青年突击队,硬骨头连,
独轮车,铁镐、土篮、铁锹大战土山、石山,
党员、团员冲锋向前,千马万马战犹酣。
描绘热血、活力、激情的绝美画卷。
历史的脚步飘逸着山高水长,
激情澎湃拂过幸福的脸庞。
二战引汤付出380万个劳动工日,
完成了431万立方米土石方,
进水闸流量由48立方增至每秒160立方,
美酒飘香呀,染醉最动人的向往。
一九九八年向着第三次会战引汤的战鼓擂响,
时任县委书记田立英把接力棒抓在手中,把担当刻 在心头,
凭着心系百姓办实事,咬住发展不放松的忠诚信 仰,
将续建引汤这个民心工程的重担扛在肩上,
下马近二十年的引汤工程再次胜利启航!
历千辛、克万难,争资金上项目,
搞创新、攻险段,苦干实干又甘于奉献,
把初心融入生命、舍己为民建设引汤的斗志激情荡 漾。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果敢行动挺起共产党人的脊 梁,
谱写了筚路蓝缕、奋发图强改变汤原面貌的大美华 章,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汇成伟大的磅礴力量。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成为历史的绝唱,
永远绽放着高山仰止、令人激动不已醉人的芳香。
还有她经常出现在热火朝天的现场,
大家看到了绿色军大衣的果敢坚强。
身先士卒、鼓舞士气的力量势不可挡,
伟岸而又娇美的身躯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
攻克“三大交叉两大岗”,
建设了引汤总干渠老道庙渠、深挖段的解放岗、吉 成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矢志不渝谱写的 旋律永远激荡,
造福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源远流长。
县委、县政府接过了引汤精神的接力棒,
新时代的引汤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建设“大引汤”必将民富县强。
20年完成的工程量成番论倍增长,
总干渠72公里、灌溉面积73万亩的巨龙引汤,
气势如虹横亘在三江平原的沃野之上,
引汤汇聚的力量助力汤原成为全国产粮大县,
幸福渠滋润全县27万人民齐步奔向小康。
如今杨柳成行、稻谷飘香,
喜看稻菽千重浪,三代人铸就了壮阔时代的光芒。
不灭的希望,永远的引汤。
功成不必在我、我必建功立业成为坚守的方向。
忠诚干净担当挺起了引汤人的风骨脊梁,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矢志不渝,
引汤精神在汤原大地茁壮生长!
在奋斗、实践中汲取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正向着崭新的高地齐奏新的美好乐章,
我们将乘着新时代的风帆,
创造建设中国梦之汤原的幸福明天!
编辑:王旭东
审核:徐立波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汤原县政协公众号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如有侵权。请通知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