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64)
文/彭太光
故事里的故事,人物里的人物,精彩里的精彩
时间到了一九七三年。那一年,在任命干部上,全国上下都还在搞老中青三结合。
这一年,萍乡市邮电局的班子也进行了调整,最令人费解又好像在情理之中的新的领导班子里,李木生居然已是新的班子的一员。
省局宣布班子的同志念到李木生的名字时,很多人是不相信这一事实的。
李木生就这样,一个从最基层、没有在中层管理岗干过、还不是邮电干部一跃而为市邮电局的副局长。这样的升级过程是相当惊人的。
但看看后来的一些省市县级领导的提拔,这样的提升又算不了什么。只能说,李木生赶上了好时机,好时机带来了好命运。
李木生当邮电局的副局长,分管邮政业务工作。
他管理一个邮电所的工作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管理一个大局的业务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从这几件事上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第一件事,是增加邮递员。萍乡是一个山区,所有乡镇都隐映在山山岭岭中。
住在这些山山岭岭中的村民是很分散的。每一个乡,邮电所配的邮递员一般就是一个,对那些较大的乡镇,最多就配了两个。
只配一个邮递员的乡镇的报刊邮件投送就分成了隔日班。所谓隔日班,就是一天进来的邮件要分两天投送,今天送东西村庄,明天送南北村庄。
李副局长说,这样不行,影响了服务水平和质量,影响了党的报刊及时传递到人民的手中,影响了人民邮件收寄的时限。
萍乡市有三十七个乡镇,每个乡镇增加一个邮递员全市就要增加近四十个员工。
增加员工,是要省局批准的,劳资科上报到省局,省局劳资处并没有批复。
省局不批复,是不批正式职工指标,不招正式工,我们就招临时工。
李木生坚持他的决定,他的决定不能动摇。
劳资科按照李副局长的要求,通知各县区邮电局在当地把人员招足。
当然,对招进来的人是有要求的,18岁至25岁年龄,初中以上学历,健康状况良好,男性。
邮电局招人是很容易招的。在规定的时间里,各单位都把人给招齐了。
市局劳资科对这批新进人员统一进行了培训,培训完后,就要上岗。
上岗前,总务供应科新购了一百辆自行车。除发给新进员工近四十辆外,其他的新车就是更换使用到期的车。
新订制了五十套邮政制服,新进员工每人发一套。
这样安排下去,各邮电所的员工力量是增强了,服务水平是提高了,质量也有了改进,当地老百姓,当地政府是很满意的,有的邮电所还获得了老百姓、政府送的锦旗。
成本增加了很多,效益并没有凸显。
第二件事是增加邮车。前面说到过,市邮电局下各县区的邮件运输车,每天就只有一次。
李副局长说,这样不行,不能把地方政府、老百姓的邮件及时地送出去,严重影响了邮政信誉,提出要增加一趟次转运,把原来的一次进出口邮件变为两次进出口邮件。
这样安排,就要增加好几部邮政运输车。李副局长说了,下面就得照办了。
这样,全市又增加了六部邮车,新招聘了六个驾驶员。
第三件事,是要给邮递员配移动电话,说是为了与用户沟通。
当时的移动电话并未开通,开通了的话,就真的可能给邮递员都配上了大哥大。
第四件事是整合市局报刊邮件分拣封发作业。把原来的三个班组合并为一个班组,将报刊、信件整合到一起分拣,将包裹、给据邮件整合到一起分拣,实行大平面作业。
这几件事情落实到位,有的人说李副局长有魄力,有长远发展眼光;有的说,这是瞎胡闹,尽做劳民伤财的事。
一个企业不讲效益的发展,那谈得上是发展,那是倒退。萍乡市在全省说不上是举足轻重的地方,就是萍乡市邮电局效益再不好,领导、职工照样发工资,但因为邮政成本高效益低,从事邮政工作的奖金就少,从事电信工作的奖金就高。
李副局长大刀阔斧地所做的几件事,实践证明,是违反当时的发展需求的,是高于需求的不必要投入。
就是说,你投入是这样,不投入也就这样。既然这样是这样,何必去花这些不需要花的钱?
市邮电局的一把手叶局长不高兴了,在局党委会议上狠狠地说了李副局长一通。
说他不搞调查研究,不深入基层,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乐观办事,给邮电企业带来了一定成本压力和不必要的投入,造成了邮政电信职工的不平衡。
省局对萍乡的邮政工作很不满意,因为新闻媒体的介入,逼着省局加大对农村邮政的投入,邮电部很不客气地批评江西邮电,不该去牵这个头。
打那以后,叶局长没要李副局长管业务,而是分管一些基本建设工作,一些后勤保障工作,一些机关事务工作。
李副局长在白竺时已娶妻生女,他提拔到萍乡后,因他没有带老婆、女儿来,搞后勤保障的同志问过他要不要一套房子,他当时没有同意要。
据说,他的老婆年龄比他大几岁,显得比他特别的老,他不想把她们带出来,就是有这些因素的。
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有一个这么老,这么丑的老婆子。他就让她在家里呆着,把女儿管好吃穿用,料理好家务,做一个全职家庭太太。
他分管后勤保障工作后,掌握着房产资源,知道还有房子闲着,就给自己选择了一套两房两厅的。简单买了几样家俱,就搬进去住了。
在分管业务的时候,报刊发行组的组长是他从报房里挑选出来的。
报房是要上夜班的,而作为女同志,最不愿上的班就是大夜班。还是在白竺的时候,他就认识了陶静。
那个时候,陶静是农话班的话务员,有时候他替班,就这样认识了一些话务员,陶静是其中的一个。
李木生在表彰大会上的表现,着实让陶静喜欢上他了。这样,只要宁静当夜班,就一定会找时间跟李木生闲聊,并诉说自己的苦衷。
说她一个人带着还小的孩子很累,老公在株洲铁路部门工作,两个礼拜回来一次,家里的事全然顾不上,忙里忙外的累得够呛,很想换一个岗位,但提过多少次,就是解决不了。
陶静是见过几面的。这是一个蛮有女人味的女人。
她长得娇小玲珑,文文静静,鼻子、眼睛、脸孔、身子都是那么的娇小,说话嗲声嗲气,眼睛看人,就好象可以把对方的魂钩去。
陶静在李木生面前,就敢于献媚,甚或敢于献身。在白竺邮电所工作的时候,陶静就曾邀请过他,要他到萍乡来。
那个时候,李木生还没有想过要跟这个女人有什么故事会发生。
他坐直升飞机到萍乡工作后,在他人生得意的时候,这个女人找上他,想要他帮忙,把她的工作岗位调动一下。
他没有管电信,不好在电信岗调整,就问她到邮政岗位行不行。
陶静说行,只要不上夜班,什么岗位都行。在李副局长的帮办下,陶静的工作岗位得到了变动,她被调到报刊发行组任组长。
别小看一个组长,在邮电局那算是一个吃得香的岗。邮电局发行报刊,就是党的喉舌的一部分,那是被地方各级党委所重视的一个部门。况且在邮电局当上个组长,就是一个脱产的干部。
陶静笑嘻嘻地走马上任了。上任那天,她是请了组里的同事,劳资科吴科长,李副局长一起吃饭的。她很感谢劳资科长,很诚恳地希望能得到同事们业务上的支持和帮助。
说她毕竟还不懂邮政业务。劳资科长姓吴,是一个转业干部。他在邮电局搞了几年邮政营业便进局机关并当上了劳资科长,都说这个人不简单。
吴科长说,要感谢就感谢李局长,是领导慧眼识人才,把我正想要提升当长话班长的陶组长硬是给抢走了。
陶静心想,你这大科长就会说假话。我都提了几年了,从未见你帮我,马屁精!
为了感谢李副局长,陶静在星期日的这一天,把李副局长请到了家里吃饭。
她谁都没有请,就请了李副局长一人。
当然,她的老公是不在家的,她把女儿也送到母亲这里去了,说是局里有事,要加班。
陶静家的房子挺大,有三房两厅,一厨一卫。装修也算豪华,家俱也很气派,是一个殷实人家。
两个人吃饭,陶静炒了四菜一汤。
吃饭的时候,陶静又特意开了两瓶劲酒,分别倒入两只酒杯中。
两瓶酒,正好倒了两杯。
陶静是能喝酒的,不仅在农话班、长话班、报房出了名,在市局也是小有名气的。
农话科、长话科、报房有应酬,很多时候都会把陶静调出来陪客。
李木生也是喝酒的一把好手,所以,李副局长看陶静倒了两杯子酒并没有推辞,反而是很乐意地接收了。
喝酒吃菜的时候,陶静少不了讲了好多感激的话,说不是李局长,她也还就是一个要经常上夜班的报务员。
现在不仅不要做报务员工作,还当上了班组长,这样就改变了她今后的命运,也对她家里带来很大的帮助,这样她就有时间照顾家,照顾小孩。
李副局长抿着杯子里的酒,看着眼前这比老婆不知漂亮多少的女人,听着她念念不忘的感谢话,心里就有些飘飘然了,认为这个女人对他肯定是有那么一层意思了,他和她之间肯定要发生点故事了,心里头就特别的兴奋,嘴巴上的油渍就都那么地显示着:这个女人跑不掉了。
但他嘴上则说,是你有工作能力,这里也正需要人。
确实,陶静到报刊发行组当上这个组长后,报刊发行组的工作的确有了很大的喜色。
陶静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个性强,工作上也很泼辣,自己又能吃苦,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加上又能喝酒,地方政府、各单位的关系处理得特别好,报刊发行任务完成在全省排第二,获得了省局的表扬。
陶静站起来,来到李副局长身边,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举杯相敬:“你是我的恩人。知恩图报我知道,来,我敬你一杯!”
李副局长也赶紧立起身,手上端着还有酒的杯子:“恩人谈不上,今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说。”
“我现在就用得着你!”陶静就这样很自然地倒入在李木生的怀里。
李木生跟陶静好上的事,在市邮电局已成了很多人都知道的不公开的秘密。
李木生并不分管报刊发行组的工作,但他几乎天天在报刊发行组呆着。
他分管工作的部门,有事找他的人不会去他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到报刊发行组。
李木生和陶静的幽会,并不都是在陶静的家里。
在李副局长住的地方,也有过一次。那一次,着实把李木生吓得够呛。
那一天,陶静到他住的地方来,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
当他们正在床上双双赤身裸体、正在翻来覆去地做革命游戏的时候,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在还没有达到尽性的状态下,李木生不得已起身穿衣开门,门开了,屋外并不见人。
他心里想:糟了,陶静的到来,肯定是被人跟踪上了,这是有人做的恶作剧,故意来骚扰他们。
自那次后,李木生就没再带陶静到自己家里来过。
在陶静家,也不是每次都很方便,再说也不能确保安全。这样,李木生就在外面找到了一块既可落脚又可做革命游戏的好地方。
这个地方离城不是很远,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了。
这里是萍乡的另一高处,也是比较有名的寺庙,高山庙。
高山庙,白天是有人来来往往的,但到了晚上,就见不到几个人了。
寺庙里的人把门关了,就不会有人出入了。而寺庙外面,有山有水,有草坪,非常清静。寺庙建在高山上,周围没有人家,到了晚上,这里是没有人来的。
李木生只所以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也是总务科唐亮科长带他去的。
他是去求神问卜的。他企求自己能平稳地走好运,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
他抽了一个签,是个上上签,签上菩萨说,他还有五年官运,不仅有五年官运,他还有几年桃花运。
唐科长看到了,说:领导,菩萨都在保佑你呢。
李副局长说,只有你知我知菩萨知,话就到这里为止。
那是,那是。唐亮科长是个聪明人,赶忙点头又哈腰。
为了证实这个地方是个好的、安全的幽会之地,李木生还特意带陶静来考察过,那当然是白天来的,也是以求神问卜来的。
陶静也抽了一签。
签上菩萨说,她有贵人相扶,工作很顺心顺意。
陶静心中暗喜:我的事,菩萨都晓得,这是天意呀。
看了这地方,认为是她们俩相爱的理想之地,并天真地认为这也是命中安排的。
就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俩的相爱之地就选在了高山庙这地方。
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们选的这个比较神秘的幽会处,还是给局里的一位做投递员工作的员工知道了。
这个员工,姓胡,名超权,是一个比较调皮又捣蛋的人。
他送的报刊邮件,经常被用户投诉,经常挨批评,被扣奖金。
他不想搞邮递员工作,他想去装电话。跟局里人事上、领导上要求过多少回,没有那一个会答应他的要求。
一句话:你先把投递员工作做好。言下之意是他必须干好投递工作,干好了投递工作,他才有可能得到调整。
可问题是,他就是做不好,隔三差五就有用户告状,这样下去,何年马月能调动?
胡超权不知怎地,知道了李副局长跟陶静两人的好事后,有一天突发奇想:我要是抓了现场,逼李局长帮我办调动,那就是易如反掌的事了。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胡超权悄悄地跟踪起他们来。
那天晚饭后,因天气晴朗,空气特清爽宜人。
晚霞落去后,天上布满了星星。天际间有一颗流动的比星还亮的光点在快速移动。
饭后的人们,有的外出散步,有的外出打牌,有的在看电视,有的聚在一起闲聊……
这个时候,住在邮电职工宿舍院的一个男人从家里走出来了。
碰到他的人都会很礼貌地问候:李局长,还忙啊!
李木生会很客气地回话:嗯,到局里去。
李木生没有到局里去,而是来到了他白天跟陶静说好的老地方:高山庙。
好几天没有跟她在一起了,心里怪想的。
李木生参加了省局在庐山召开的一个基建工作会,他也是第一次去的庐山。
夏天在庐山开会,实际就是安排与会的人到庐山避几天暑。庐山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避暑山庄。
夏天在这里,就不是夏天,就是春秋天。
山下南昌在接近四十度气温的时候,山上就二十来度,到晚上睡觉还得盖被子。
会议期间,还安排到好几处景点参观游览。庐山会议旧址、三叠泉、五老峰、仙人洞等都去了。
他想,找个时间,带陶静也去住几天,让她也享受享受。
他一回来,就约了她今天到老地方去。
他到高山庙的时候,已经快要到晚上八点钟了。
他在那比较隐蔽的地方,地面上长满草的地方,把带来的塑料布铺开,就躺着看天上的夜景,想他心中的美女。
正当他想入非非的时候,陶静冷不防地扑在了他的身子上。
“想死你了!”陶静气喘吁吁地说,脸已经贴近李木生的脸,手已经在他的下身处摸索着。
一个身材高大,一个娇小玲珑。
陶静躺在李木生身子边,犹如一颗小葱伴着大蒜,有姿有味。
“我也是!太想你了!”李木生的手不自觉地伸进宁静的衣服里面,摸着她坚挺的奶子。
这样摸着不是味道,便解开了陶静的上衣,用嘴贪婪地吸吮着她的好看的、有着弹力的、鼓鼓的峰峦。
陶静的手也没有停过,一直在抚摸着他的那个东西。
那个东西,比她老公的要长,要粗,要硬,进到她的体内是别有一番滋味的,是老公那东西替代不了的。
陶静受不了了,喘息着,扒掉了李木生的裤子。
李木生也把陶静的裤子脱了下来,陶静亲了亲他的东西,他是最愿意、最喜欢她亲的。
陶静骑在了他的身子上,把他的东西放了进去,就在他的身子上摆动起来。
正当他们要进入高潮的时候,一声咳嗽把两个正缠绵在一起的这一对男女吓了一大跳。
两人赶急穿衣着裤。刚穿戴好,咳嗽的人已来到了面前。
“李局长,是你呀!哦,还有陶组长,你们俩在这里边忙里偷闲啊?!”胡超权手上扯了一把草,故意上前跟李副局长打招呼。
“咦,是小胡哇,你到这里来了呀?!”李木生心里吓着了,说话有些语无伦次。
“我老婆气管炎又犯了,我上山来采些草药,已采好了,正准备回家呢。听见这里有响动,特意过来看看,没想到是你们俩。”胡超权说话一点不漏,好像他不是故意来的,是偶尔碰上的。
胡超权老婆有气管炎,这是局里的人都知道的,他说来山上采草药,你不得不信。
李木生判断事情不可能这么巧,一定是被这小子跟踪了。
他跟踪我,现场抓到了我和陶静在一起,肯定是有什么事要求我解决。否则,他是送钱送礼都办不到的。
今天他逮了个现行,我不帮他是通不过的。否则,没有否则,事情就一定会闹大,那就不好收场。
“小胡,你不会是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办吧。只要办得到,我一定帮你。”李副局长试探着说,想看看小胡到底有什么企图。是要钱呢还是要……
“李局长,你是个爽快人,我真的有事求你帮忙!”
“你说吧,什么事?”
“我要求换个工种。我搞投递工作都搞了这么多年了,我要求到电信科去搞机线工作。”胡超权把他的要求讲出来了。
胡超权要求调动的事,他在分管邮政业务的时候就知道。
因电信业务是另外一个副局长抓,胡超权提出来,他也爱莫能助。
现在胡超权提出要解决他工作岗位调动的事,他着实感到有难度。
他既没有管邮政业务,更没有管电信业务,也没有管人事,要他出面解决这件事,他的确有难度。
胡超权都提出来了,不解决恐怕是行不通的。不解决他的问题,自己就会有问题。
“小胡啦,你提出来的事也确实有些时间了。我一个副局长权利也是有限。我一没分管业务,二没分管人事,要帮你,我肯定会帮,但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呀。”李木生想推,那肯定是推不掉的。
想拖延时间,看他胡超权怎么反应。
“李局长,我也不难为你,就一个月时间。你帮得上就帮,帮不上我也不会勉强。但今天的事就不会只是我一个人知道。”胡超权丢下这句话就头也回地走了。
只有李木生和陶静,面面相觑,两眼发呆。
在他们俩看来,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人的生命就要终止了。
为了在一个月时间里解决好胡超权工作岗位调整的问题,李木生是费了一番心事的。
管电信的副局长宗平源,是外省人,他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西邮电管理局,省局把他分在了萍乡市邮电局。
只几年时间,宗平源就坐上了分管电信的副局长这把交椅。
他还未结婚,局里也就没有分房给他,他就住在职工单身宿舍里。
这天,李木生早早地来到宗副局长办公室,相互问候后,李木生提到了房子的事。
说:宗局长在萍乡工作不容易,迟早要成家,现局里房子很紧张,想留一套给你,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宗副局长见李局这么关心自己,很是感谢,以前还没有人在房子的事上这样关心过他。
自己是三十岁好几的人了,事业再怎么好,家还是要有的,况且已经有好多人帮他介绍了女朋友,其中有一个他还是愿意交往的。
有了房子,也就是有了自己的家。今后父母亲、兄妹来萍乡走走,也有自己的住处。
想到这些,宗平源赶忙说,那就劳李局长你费心了,谢谢你的关照。
那里,那里,都是兄弟,以后说不定有事请你帮忙呢。李木生恰到好处地提出了有事要宗副局长帮办的话。
宗平源满口应承,只要是你李局长的事,我绝对办。
李副局长交待下面的人,把宗副局长的房子好好整理了一番,还配了两张床、一套沙发和一部电视机。
宗副局长很是满意,连声说感谢的话。
两个礼拜后的一天,李木生又来到了宗副局长办公室,把胡超权要求调动的报告交到宗平源手里:“这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想调动一下岗位。”说着的时候用眼瞅了一下宗副局长,接着说:“原来分管业务的时候我答应过他,没有管业务后,就把这事给忘了。近日他家里的人又来找我,我也就只有厚着脸皮来麻烦你了。”
宗副局长看了下报告,他虽对胡超权不是很熟悉,但这个人他是知道的,是一个老调皮,放到那里都没人敢要。
假如是胡超权来找他,他也同样不会接。
可现在是李副局长代他来找他,这个面子肯定得给,这个忙也一定得帮。
年轻人,有些缺点是难免的,兴许换个岗位,他的坏毛病就改了,想到这,宗副局长就在报告上签了“同意调入”四个字,签上了他的大名,把签好字的报告又交给李副局长:“这个胡超权是个可以改变的同志,不能把一个人看扁了,我也会找他好好谈谈。”
“我代他谢谢你,谢谢了!”李木生拿着宗副局长已签批的报告,如像拿到一根救命稻草,心中如获至宝,纠结在自己心头的“病”就这样给治好了。
胡超权就这样调入了电信机线班,干起了机线工作。
好多人很诧异:他该不会是送了很多礼吧?!这么多人想调都进不了的单位,他怎么说进就进了呢。
胡超权抓李木生现场的事因为办好了他的岗位调动而风平浪静地过去了,没有给李副局长惹来半点麻烦。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可做了亏心事,鬼就会上门的。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副局长跟陶静的事,还是给她老公知道了。
那一天,学校已放假了。学校放假,孩子就到她外婆家了。
陶静的老公瞿键在家休息了两天后就又要回单位了。临走,还少不了跟老婆亲热一番。
说不准有多长时间了,老婆没有了以往的那股热情,没有了那么投入,没有了想要他的冲动。
他也找不出什么毛病。总认为是老夫老妻了,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吧。
近一段时间,发现老婆有些神神秘秘,有的时候还神不守舍,他知道老婆肯定是有情况了。
他特别留意了一下,发现了她跟李副局长打得火热。
他也不显山不露水,准备捉个现场。
抓奸捉双,不抓到两个人在一起的证据,谁都不会承认的。
“我下下个礼拜天回来,你在家多保重!”瞿键交待说。
“你放心,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会注意的。”陶静只希望老公快些走。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木生悄然无声地溜进了陶静的家。
两个人又喝上了五粮液酒。
这酒是李木生拿过来的,拿了一件。
陶静老公问她那里买的这样的好酒,陶静说是报刊发行组小金库的钱买的。
她说的话,她老公是相信的,因为老公也是能喝几杯的人。
她当了组长,经常把组里的同事邀请到家里来吃吃饭,也都是为了工作更融洽,更团结。
“你老公今天走的?不会中途又回家来吧?”在床上缠绵的时候,李木生有些担心地问。
“你就别担心了!都这么多年了,他从来没有中途回家过。”
老公走的时候做过,现在又做,她一点也不感觉累,反而显得很兴奋,她又骑在了他的上面,很自信地说。
她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老公今天会回家来捉奸。
正当李木生和陶静你来我往尽情地享受的时候,瞿键悄无声息地打开了家门,终于看到了不愿看到的这一幕。
他什么也不说,冲进未关的房间,照着还是赤身裸体的李木生一阵狠揍。
李木生的脸打破了,头破了,腿出血了,鼻子出血了,眼睛红肿了。
瞿键下手很重的,娇小玲珑的陶静帮不上任何忙,只有看着心爱的人挨打,嘴里不停地说:“求你别打了!求你别打了!”陶静的身子在颤抖着。
李木生挨了这次打,回家整整休息了一个月。
有很多的人知道他和陶静的事了,有的人还知道李副局长被抓了现场挨了打,有的人还蒙蒙的什么都不知道。
当有人说这些事的时候,这蒙蒙的人就会提醒说:人家是局领导,你们可别乱编。
李木生在家休息的时候,省邮电管理局对萍乡市邮电局的班子又一次进行了调整:叶局长年龄到了,退居二线,从赣州市提拔了一个姓孔的到萍乡市邮电局当代理局长,李木生属老中青三结合提拔的干部,被免职,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从南昌市邮电局交流一个副局长到萍乡接替李木生的工作。
李木生在家休假,没有来市邮电局参加新任领导班子的宣布。
其实办公室已通知了他来市局参加会议,他是故意不来的。
他也知道,他这些老中青三结合提拔的领导,很快就都要下台,只是他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近期党的报刊、电视、中央文件都已很明确地提出来了,他其实已有了思想准备。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要回到老家继续干他的乡邮投递员工作。
这对李木生来说,是很没面子的事。
饭蒸一口气,树争一张皮,他的脸面往那里放呀?!
他没有回市邮电局去办移交,他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要拿回家。
伤好后,他竞自来到了白竺邮电所报到,他又跑上了那条熟悉的邮路。
很多人跟他打招呼,很多不知个中原因的不理解:怎么又回来了?还有那些原本很羡慕他的人很为他惋惜:英才早歇呀,多么可惜!
有一天,李木生离开白竺后就再没有回来。
过去了这许多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了萍乡史上许多谜中的又一个谜。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命》。
QQ:2546961237
电话:13320099688
诚招:电影、电视剧改编、拍摄、图书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