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筝女士诗二首简析
王楼
五律:山中
语筝
此山归我有,正午少人来。
碧玉垂绦列,粉绡嫣朵裁。
清新闻鸟语,澄澈涤尘埃。
云浪磨蓝砚,披衣卧石台。
七律.故乡情
语筝
柳碧桃红屋后林,离乡不改故园心。
黍糜沙长秧苗小,鸟雀篱啼井水纯。
客至遥途亲臂挽,菜无荤素酒浆斟。
和谐老少民风朴,漫瀚声开满院春。
这是两首抒情佳作。立意明确,选材紧扣命题,语言朴实,技法灵话,读后深受感染。
第一首.五律.山中
首联“此山归我有,正午少来人”,起笔不凡。表面看好像很霸道,其实,这恰是表现作者对这座山的挚爱之情,由于爱,所以心理上有独自占有的欲望。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第二句只是陪衬。
颔联“碧玉垂绦列,粉绡嫣朵裁”,这两句巧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山的形和色,字里行间融入了深深的爱。出句用“碧玉”比喻高耸入云的山体,然后又把山体比喻为从高空垂挂的丝绦。这两个比喻都形象而贴切。一个“列”字表现了群峰林立的壮观。对句又把山上姹紫嫣红的花簇比喻为“粉绡”,粉色的丝织品。上句写形,尉为壮观,下句绘色,色彩艳丽。裁即好像巧手裁剪而成。
这一联对仗工整。
颈联,“清新闻鸟语,澄澈涤尘埃”,出句用拟人手法写鸟的啼叫,说在清新的空气中时时可以听到鸟儿婉转的啼叫。把鸟叫说成鸟语,即把鸟当作人写了,属拟人格。对句“澄澈”借指溪水,用借代修辞手法,说清澈的溪涤荡尽了尘埃。
这一联对仗也十分工整。
尾联,“云浪磨蓝砚,披衣卧石台”,上句描写云天,先把云比喻为起伏的波浪,又把天比喻为蓝色的砚石,比喻形象,想象奇妙。最后一句写诗人干脆披衣躺在了山石上,以示对山的依依不舍。
第二首七律.故乡情
这也是一首抒情力作。通过写景叙事抒写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柳碧桃红屋后林,离乡不改故园心”,开篇先描写翠柳红桃掩映下的村庄,第二句直抒胸臆,说我虽然远离家乡,但眷恋故园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紧扣题目“故乡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颔联,“黍糜沙长禾苗小,鸟雀篱啼井水纯”,出句写家乡土地贫脊,风沙弥漫,庄稼苗弱小。这并非嫌弃,常言道,子不嫌母丑。丑而更爱,方显情真。对句写鸟雀在篱笆上欢快地鸣叫,井水又清又纯,写出了田园的淳朴美。
颈联,“客至遥途亲臂挽,菜无荤素酒浆斟”,这一联写家乡人的纯朴好客。出句说从遥远的他乡来访的客人,都亲热地拉住手迎接他们,对句说,都要摆酒设宴热情招待。
尾联,“和谐老少民风朴,漫瀚声开满院春”,上句直接赞美家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民风非常淳朴。下句说漫瀚调(地方戏)开演以后,人们欢天喜地,满院都洋溢着浓浓的春意,使人觉得暖洋洋的。
至此,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首诗立意各异,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但笔墨集中,选材紧扣题目,语言朴实而凝炼,意象鲜明,是其共同的优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22.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