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从教行为,确保教育健康
文/贾春民
一、在正常教学期间,严禁把学生拒之门外。
1、有问题的学生,要想办法从长计议,不能靠一次发飙式处置就能解决问题。比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一方面和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另一方面,和学生静下心来谈话,让学生给自己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时间和作业量。这样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完全,一步一步去改变。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分类要求,逐渐改变。切忌简单粗暴!
2、学生有问题不能让脱离自己视线,站在教室外边。以免发生自己意想不到的意外。
3、本身就有问题,罚站是一种手段,目的不仅在于教育本人,更重要的是警示其他同学,不要因为处罚而让学生失去当天当堂的学习。那样对学生学习就是双向损失,这种拒之门外的做法很不好。
4、有问题可以罚站,让学生站在教室后边,或站在教室外边的窗户跟前,从窗户可以隔窗而望,既达到教育处罚,又不影响当堂课学习。不能因处罚给学生造成二次伤害。
5、有重大严重问题的学生及时向政教处报告,由政教处协助班级处理问题学生。
二、严厉禁止过度惩戒!
不能为了教育本人,警示其他学生而给被惩戒学生造成身体伤害。要杀鸡给猴看,但不能真的把鸡给杀了!那就麻烦了!戒尺要用,但也不能因为力度太大而打肿了学生的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让学生一天手疼写不了字。
三、高度重视夏季教室环境卫生管理。
1、做到三净:地面、桌面、墙面。
2、做到四整洁:卫生角、碗筷柜、讲坛桌(多媒体)、图书角柜。
3、做到四个一:一个教室桌凳行列前后拉开,距离合适(忌拥挤),一个勤通风,一个定时消毒,一个学生个人物品存储和仪容仪表。
4、组织好课间四棋活动,严格学习姿势规范,保持昂扬奋发锐气。
四、做到一个切记:切记忍小而乱大。教育不同于其他工作,不能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思想。对于班级、课堂出现的学生的任何问题都不能包容隐忍,如果容忍就是姑息,时间长了,就是养患。发现问题及时止损,想出办法,及时矫枉,这就是教育,就是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