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净沙-天舟四号速吻太空站天和舱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5月11日夜,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最新消息,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火箭点火起飞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当天8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天舟4号此次对接采用了快速自主对接技术,从发射到成功对接,全程不到7个小时,说到快速自主对接技术,只怕美国人都要自愧不如了,因为,天舟4号货运飞船,比美国近期发射的“龙”飞船对接速度快了一倍。

至此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航天专家评论,这次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

据介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和样品材料、备品备件及部分载荷等物资,交会对接完成后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然而,笔者更看重的是此次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与中国空间站现有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三号之间的快速、成功的“神对接”。

要知道,2022年4月27日,美国SpaceX“龙”飞船(Crew-4)用了16个小时才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美国却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快的一次,多名航天专家还开香槟庆祝,但没想到我国早就已经超越了。
在短短的7个小时里,天舟4号有哪些神操作?是如何轻松实现快速对接任务的呢?

真的不容易。这么多年努力,中国航天奋起直追望其项背美苏航天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因为客观的讲,以前,笔形火箭发射技术耗材浪费。如今,中国航天采用:球形结构旋转航天飞行器工程。以大型矢量火箭装备系统-拽绳旋转下降上升伸缩式结构,反复再利用“二圈量子绕行”磁电场效发生器,球形空天旋转对撞机航天器技术。

为了保证此次对接任务能快速、精准、安全地进行,中国空间站组合体从4月份开始做准备,先后进行过两次调向控制,4月21日进行过一次调向控制,只不过调向控制后的轨道衰减过大,超过预期。

4月27日,空间站组合体又补充进行过一次调向控制,空间站组合体进入了更精确的目标轨道,更容易实施对接,轨道衰减也在预期之中。看见了吗?天舟四号对接空间站,还需要空间站组合体的极力配合才行。
尽管快速自主对接完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但是全过程极其复杂,要进行上百次自主机动控制,当火箭把天舟4号送入预定轨道,天舟4号展开太阳翼后,控制系统接管天舟4号,进入了远距离导引段。

远距离导引段就是指天舟4号与空间站组合体相隔甚远的阶段,使用最先进的航天器导引技术,一步步地拉近天舟4号与空间站组合体的距离,在这一阶段,天舟4号要进行6次控制,执行多次机动操作。
天舟4号货运飞船来到空间站组合体后方50公里停泊点,远距离导引段结束,进入近距离脉冲控制阶段,此阶段要进行5次脉冲控制,天舟4号平移靠拢空间站组合体,从50公里停泊点来到5公里停泊点。
从5公里停泊点来到400米停泊点,又从400米停泊点来到200米停泊点,接着来到19米停泊点,19米停泊点是最后一个停泊点,渐渐接近后,天舟4号捕获端口对接锁并进行锁定,完成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的对接。

看见没,天舟4号货运飞船在7个小时的神操作还是挺多的,全过程虽由软件系统自主控制完成,不过全都在地面人员的监制下进行,一旦系统出现错误,地面人员可以随时接管天舟4号的主控制权。
于是,中国空间站变成了“一”结构,由二船一舱组成,二船是指对接在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上的天舟3号货运飞船,现在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的天舟4号货运飞船,一舱当然指的就是天和核心舱。
神舟14号的“太空快递”已经提前抵达空间站,“太空快递”重达6吨多,包括了神舟14号航天员6个月驻留的食物和日常生活消耗品、航天器燃料、实验样品材料、实验装置、航天员任务工具等。

“太空快递”已抵达空间站,意味着神舟14号的发射时间越来越近了,神舟14号载人飞船计划在6月中旬发射,现在神舟14号乘组名单还没有公布,大家也很好奇,都在讨论有没有杨利伟,不过很快就知道结果了。

总之,笔者认为,通过此次天舟四号仅用7个小时,快速实现运载火箭发射、纳轨、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三号组合体“神对接”。中国空间站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进入了全面建造阶段,几个月后,中国空间站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三舱三船”结构,驻留航天员也从3名增加到6名,届时,中国空间站就可以完全取代国际空间站了。兴奋之余,欣然吟颂《天净沙》为评为纪。
烈焰直窜苍穹。
闪邮飞递神宫。
万里穿针梦中。
双舟和拥。*
再迎航宇英雄。
注*指此次太空神对接,使中国空间站变成了“一”结构,由二船一舱组成,即指对接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上的天舟3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的天舟4号货运飞船,形成“双舟和拥”或称“太空之吻”。
——2022年5月1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