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第136章)
熊攀 著
第136章 芭蕉不展丁香结
人间四月芳菲天,丝丝清风拂面来。华师一附中校园里,春明景和,秩序井然,整个校园一派生机盎然。川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正芳率领川江校长代表团,在华师一附中汪校长等人陪同下,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一行人实地考察了华师一附中心理教育中心、航空馆、学术报告厅等地方,听取了学校在教学改革、学校特色课程安排、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德育工作等方面的主要具体作法,现场观摩了特级教师的授课。随后,一行人走在林林荫道上亲切交谈;从教学楼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李正芳笑着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汪校长,华师一附中真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汪校长呵呵一笑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局长,川江教育闻名遐迩,川江一中也是全省县市中的名校,我们是彼此彼此。”众人一听,哄然大笑。
胡学儒一笑说,“汪校长如此抬爱川江教育和川江一中,我们倍受鼓舞和鞭策。不论他山之石用来作磨刀石,还是用来雕玉,我们都希望能和华师一附中,长期合作交流。当然,我们更多地是学习取经。”
汪校长呵呵一笑说,“胡校长是‘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我看行!我相信我们强强联合,一定能互惠共赢,更创辉煌。”汪校长热情地向他伸出手来,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众人见了热烈地鼓起掌来。
实验中学骆校长问,“汪校长,去年,贵校招录了我校两名学生,是对姐弟,叫坎钰馨和坎钰龙,不知汪校长对两人是否有印象。”
汪校长呵呵一笑说,“骆校长,我们得好好感谢你们。你们给我们输送了两个非常非常优秀的学生,姐弟俩各方面都很优秀。坎局长的这两个孩子,那可真是了得,每次高一全年级考试,姐弟俩包揽了第一、第二名。”
众人听了都高兴地点头赞许。
汪校长接着说,“后来,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把高三年级一、二、三统的试卷让姐弟俩做,你们猜怎么样?”
大家饶有兴趣看着他,汪校长高兴地说,“3次的成绩在高三年级排前30名。班主任老师还有意让姐弟俩参加今年的高考呢!”
众人都满心欢喜。胡学儒阴沉个脸嘀咕道,“我早晓得这两个娃子是好苗子,是读清华、北大的料。”他朝汪校长说,“汪校长,这姐弟俩本来应当是上川江一中的。”
汪校长哈哈大笑,“胡校长,你是说我们有点夺人所爱呀。坎钰馨和坎钰龙好比两锭金子,不论把他俩放在华师一附中,或是放在川江一中,都不失为放对了地方。我相信姐弟俩总能绽放金色光芒。”
李正芳笑着说,“汪校长,你说的好啊!”他带头鼓掌,其他人也高兴地鼓起掌来。
至下午,华师一附中校园显得特别热闹起来。铺垫着一层塑胶垫的操场上,学生们有打篮球、排球的,有练拳的,有跳绳的,也有嬉戏的等等,不一而足。
排球场上,坎钰馨和同学们在操场打排球。她站在5号位,紧邻4号位是她的班主任王丽琴老师。场上的队员个个神采奕奕而又凝神定气,场地的四周站满了“拉拉队”成员。此时,只见对方队员“嘭”的一声,发球过来。这球发的厉害而有水准,球来的急、快、低,越过了前排队员森严的防备,飞向后排。四周观众眼神随球画出的弧线移动。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坎钰馨一个扑地,眼睛注视球体,双手兜球往上使劲一掀,球呈抛物线状飞过网去。对方的队员接应球抛了几下,随后,一队员跳起一个扣球,球再次飞了过来。只见王丽琴双手举起,纵身跃起,一个拦网成功,夺回发球权。
几番拼搏,坎钰馨所在的队最终赢得了比赛头筹。队员们像是赢得奥运排球比赛一般,高兴而又热烈地拥抱在一起。
站在一旁观看许久的胡学儒、骆校长等人,欢笑地迎上前去。
“坎钰馨同学,你好啊。”骆校长笑呵呵说。
“骆校长,胡叔叔,怎么是您们呀?”坎钰馨高兴地迎了过来。
她和骆校长、胡学儒热情拥抱。骆校长拉着她的手说,“我们和教育局李局长一起来看看你。”
“姐姐。”坎钰龙跑了过来,然后惊喜喊,“骆校长好!胡叔叔好!”
胡学儒一把拉过他的手,“好家伙!丰神俊朗,朝气蓬勃。钰龙,来,见过李伯伯。”
“李伯伯好。”姐弟俩拉着李正芳的手说,“李伯伯,谢谢您。”
李正芳大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钰馨、钰龙,你们好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伯伯祝你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谢谢李伯伯。”
李正芳高兴地和姐弟俩相拥,汪校长、骆校长、胡学儒等人微笑着鼓掌。
李正芳一行人考察完返回川江,中巴车在县教育局停下。一行人陆续下车。李正芳正高兴地走下车,忽见前面县纪委两名同志向他走来,不远处停辆公务用车。他顿时一惊,身子晃了几下,手里的包掉到地上。他用手臂抡了一下额头,试图让自己的身子保持平衡。
来人走到他跟前,一名高个子的工作人员说,“李正芳同志,经县委研究决定,今天起对你实施‘双规’。请跟我们走吧。”两人上前分别架着他的胳膊向公务车走去。等两人上车关上车门后,公务车随即驶离县教育局大院。
所有在场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一下子惊呆了,大家面面相觑,皆显惊讶之状。
坎家福是在两个小时前得知这一消息的。消息是县纪委副书记张志军和县纪委两名同志一起来向他传达的。对李正芳实施“双规”措施的主要事实依据是:严重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受贿金额巨大。李正芳被县纪委带走时,坎家福正站在办公楼四楼自己办公室窗户边看着。他非常震惊,无论如何,他都不愿相信这位年长他几岁,科班出生,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同志,会走上如此严重违法犯罪的道路;他非常痛心,这么一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做事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在全局上下有良好口碑的同志,最终竟然利欲熏心、自甘堕落,背弃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同时他也非常自责,自己虽然与他朝夕相处,交往甚密,却没有真正走进他的心里,没有很好地了解关心过他的家庭、他的思想、情绪及真实作派,从未善意提醒他严于律己、注重小节,以致他违法犯罪行为持续这么长时间,自己竟然完全蒙在鼓里,没有一点点察觉。作为局长,他觉得自己应该负有领导责任。
他正在自责,手机电话铃声响起。他一看,原来是女儿打来的电话。他赶紧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爸爸,我是钰馨。你和妈妈还好吧?”
“钰馨,爸妈在家里都好。你们现在感觉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压力呀?”
“爸爸,我正要告诉你。班主任王老师把我和钰龙叫到办公室,马上高考报名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参加今年的高考。其实,我和钰龙心里特别想。可我们还是想听听爸爸的意见再作决定。”
坎家福呵呵一笑说,“这样啊。钰馨,爸爸谢谢你尊重我!你告诉钰龙,如果你们心里想做这件事,就按你们自己想法大胆去做,爸爸支持你们。”
坎钰馨咯咯一笑,“爸爸,你真是我们的好爸爸。爸爸,我和钰龙爱你,特别特别地爱您。”
“女儿,爸爸也非常非常爱你们,爸爸深以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不过,女儿,爸爸还是要告诉你,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爸爸,我知道,这饭要一口一口慢慢吃,我们不会噎着的。”
电话里传来坎钰龙说,“爸爸,我是钰龙。我们刚吃过外公做的饭,外婆又给我们做了百合莲子汤喝,味道都很好,我们不会噎着的。”
“呵呵,好啊,钰龙。刚才听你姐说,你们想参加今年的高考,爸爸非常支持你们的想法,也深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你和姐做些准备,尤其要基础夯实;但切不可打疲劳战,拼时间;切不可好胜心切,好高骛远;还有最重要的不要动摇和打破许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
“爸爸,我和姐姐记住了。那我们明天就报名了。爸爸,我们都爱你,也爱妈妈。那我挂电话了,爸爸再见。”
“钰馨、钰龙,再见。”他放下手中的电话,心绪开朗了好多。然而,突发的李正芳事情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之外,并且让他很快卷入这场激流的漩涡。
李正芳被县纪委“双规”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曾美玲耳朵里。消息是她的战友宋怡华打电话告诉她的,不仅如此,宋怡华还告诉她一个重磅消息:说有人写举报信,把坎家福给告了,说他收了什么老板的20万元,还有,就是以她俩“合伙做生意”名义前后给她的20万元。曾美玲听她这么一说,宛如睛天霹雳,手机一下掉到地上。她一下瘫坐在书屋的地上,后来宋怡华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她一概都没能记住。
企业老板送20万元?她冥思苦想,后来想起这一定是说的楚国良好多年前,给王若竹兄弟姐妹四个读书、生活的那笔费用,这件事她不担心了。她唯一担心的,就是以和宋怡华合伙做生意的名义,前后收受的那20万。
“有人写举报信,把你家坎局长告了……把坎局长告了……”,这声音反复在她耳边回响。她万分懊悔,却不断地自我安慰:家福不会有事的,家福那么正派的一个人,怎么会有事?怡华说得对,我们统一口径,绝不承认有这回事。
她拿起地上的手机,拨打宋怡华的电话,那知她手机关机了。她又拨了几遍,对方手机仍旧是关机。她心里立刻又紧张起来了,心里嘀咕:怡华手机关机?她知道了这个消息,那川江城一定有许多人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家福也该知道这个消息了。那我该怎么办?是如实向家福坦白,还是矢口否认?如果如实坦白,按家福的个性,退钱自不必说,他局长也恐怕当不了。她耳边又想起前段时间坎家福告诫她的话:“美玲,别怪我没提醒你,如果我们这个家真有大事,那你不仅仅把我给毁了,也把我们这个家给毁了!”她不敢往下想,泪水从她眼眶汩汩溢出。
曾美玲起身坐到书屋的椅子上。她调整了下情绪,拨通了坎家和电话,“家和,是这样的。刚才,我听人家说有人写了举报信,把你二哥告了……”
“什么?有人举报把我二哥告了?二嫂,我二哥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怎么会被人告了?”
“就是啊!在教育局,在一中,谁不知道你二哥是领导有方,公平正直。平时人家送的烟酒茶全都给人退了回去,更别说收别人钱了。我听人说,那举报信上说你二哥在一中当校长时,收丁一位老板20万,这笔钱应该是指国良给若竹他们读书、生活的那笔钱。”
“二嫂,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我们共同面对。你不要介意;我想问一下,你有没有什么事瞒着我二哥和我们大家?”
曾美玲一听,惊慌地说,“没……绝对没有……”
“二嫂,真没有事瞒着吗?”
“没有,没有。我怎么可能有事瞒你二哥?”
“没有就好!那我相信我二哥一定是清白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二嫂,你也别急,我相信纪检部门认真调查后,会还二哥一个清白的。”
“可是,家和……”曾美玲着急地说,“纪检部门一介入调查,就是没问题,社会上的人都会觉得有问题,家福的声誉也就受到影响,以后他这个局长还怎么当啊?嫂子打电话给你,就是看能不能通过你和国良,给这边县里的领导说说,让他们不要让人调查这事。”
“二嫂,我二哥名声已经受影响了。他是清白的,你也没做事瞒他,现在我叫国良哥让县领导打招呼,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二嫂,你说是不是?”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