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我的故乡
吕凤芹/文
我的故乡坐落在大山里,是个古老的村落,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中两棵唐朝的古槐两两相望共同镇守着村子。老人们常说他们是夫妻槐,是村中得道仙树,能护佑一方生灵。我们村中还有一座观音庙,那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心里寄托。记得儿时我们虽调皮,却都心存敬畏,没有人去这两处捣乱。故乡对我是梦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满满都是我童年的记忆,我知道那是我想家了,家在梦中时刻牵引我的思念之海,想父母想兄弟姐妹是亲情,故乡对我是种念想,如果老家是根古老藤蔓,那我就是附着在藤蔓上的枝枝叶叶。

尽管离家已经很多年了,老家的模样也一直在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前我的苗山苏上坡村很穷的,我的家乡就在山脚下,东山子原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山,至于又为什么叫东山子,我听我娘说以前发生过火灾,凤凰后来就飞走了。当然这算传说,毕竟没有人再能说的清当年的是是非非了。这里的人们除了地里来地里去,副业还真不是很兴火,不是说人懒,是我们身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集上的农具生意不是很好,顶多就是把家里的鸡、鸭、鹅还有猪拿去卖,这样的生活温饱而已,谈不上发展经济。村里的小伙姑娘都上外面去打工闯荡去了,其实在家里的人也急得不行,山上的土地都不太好,净沙土地,适合种花生,还得靠天吃饭。那时我们村到公社交公粮麦子都不多,相对于玉米、花生、地瓜我们交的多些。我们那好土地也不多,一家就几块豆腐田,种玉米和地瓜了还行,小麦因为是沙土地存不住太多的水分,浇个二三十回都撑不到成熟期。还记得小时候那年大旱连村口机井里都没水了,麦子当长需要水,村里老百姓自发的掏钱出人工满坡满地的打井解救旱灾,那时候小像小铃铛很新奇跟在大人后面转悠,给他们送午饭。每每他们打出水来我们就高兴的咋呼“出水啦,出水啦!”我们也知道那是活命的水啊。因为穷村里很多人找不上媳妇,邻村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本庄的条件稍好点的家庭的姑娘就顺利出嫁了,不好的就要给自家哥哥或弟弟换亲了,那时穷很多人都认命了,至于幸不幸福没人太在意。虽然这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个偏远山区农村的缩影,即是历史的悲哀,也是个人的悲哀…………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普遍有所提高。政府出钱出力帮老百姓把路修了起来,并给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策略加以灵活运用,别说还真干出了不少成绩出来。我们村里的叔叔伯伯们真的就开山打石头卖;碎的再加工石子;开石灰窑;开粉皮坊,在我印象里石灰窑让我们这些小家伙吃过苦头,大人们忙碌时,我们就爱在旁边围着看热闹,无论说多少遍危险我们也是不听的,面对过滤好的一池石灰膏。我们太开心了,像张白白的大饼,也像大大雪糕好诱人,我们嬉闹着张望着,时刻想象着它能吃的模样,忍不住哈喇子都流了下来,不知是谁就被挤下去了,干活的叔叔急忙把他提溜起来,他已经变成“石膏人”了。因为快和穿的衣服多人没什么大危险。我们吓得一哄而散回家了。那掉下去伙伴估计吓的不轻,家里大人肯定打他。这也没办法,我们小也皮实,打过了就忘了,过后还是照样闯祸天马行空的去做飞人。而我也曾吃过石头上的亏,因为我们村下边要盖营房,需要大量的石头打地基,所以就用我们山上的大青石,运下来后放在村口的位置,我娘说没看住我,爬上了青石堆,半路磕在了锋利的石头上,小孩的皮嫩,我身上浑身是血,头和脸也嗑破了,被别人抱到了村医务室,长大后额头上留下疤痕。说实话娘说的这些事我都不记得,只是疤痕印在我的额头上,证明那是调皮捣蛋挨的教训。那时村里的粉皮坊是我们小孩的天堂,在粉皮还未凉干时,我们就排队和大人要粉皮吃,啾着一根葱和春芽别提有多香啦,到现在粉皮和粉条还是我最爱吃的菜。当时人们干的是热火朝天,当然大家是利用农闲时的副业。我记得正真改变我们村的面貌是省里的地质专家,他们一行人转到我们村,在我们村东山上到处敲敲打打,还挖走些象铁的旮瘩,他们说我们村的山体像一个大席家帽子,下面有矿石还是品质最好的矿山。而这稍差一点的矿石我们村各处的地里都曾出现过,人们不惊奇。惊奇的是最好的优质矿石是我们吕家绵延好几百米的祖坟处。也许连我们吕家的老祖宗都没想到他们长眠的地下,有这么大的宝藏机缘。虽是吕家人的福气,更是全村人的福气。我奶奶说难怪我们吕家这门不出人才,原来老祖宗把“顽石”都搂在怀里了,奶奶的话虽是戏言却也是实话,不知是那辈子的老祖宗懂人财两旺的风水,为后世子孙选了这处佳地,几百年后的今天财宝才被大家知道。

这样吕家整个家族面临着是自己族人开矿,还是交给村里集体开矿,无论谁开矿祖坟都是要搬迁的。在农村迁祖坟不是随便可以迁的,它关系到整族人的命运。我们吕家人是善良的;纯朴的更是明事理的大义人,既然有能改变村子穷的机会,那就为了全村老少爷们迁祖坟,全族就这样让出宝贵财富和大伙一起奔小康。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死,可我们吕家人的格局和大度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我们不是要全村人都记得这份恩惠,可是吕氏子孙后代都不能遗忘,我们当年为村为民所做的事,我们真正能做到了恩义双全!吕家祖坟迁走后,村里就着手商议怎么个干法?经过全村老少爷们商量,大家意见一致,全村无论老少的爷们都可以参加,挣公分发工资。妇女不让参加,家里有条件的可以买拖拉机往外运矿石,送马庄矿或莱钢矿,不允许外庄人参与。这样算是家家户户都有饭吃有钱花了,我们村的好日子也来了,许多外村的姑娘都争着嫁到我们村来当媳妇。以前我们村穷在苗山镇是倒数第一,几年时间我们靠矿石和辛勤劳作一跃成了正数第一,村里年年挂红旗发奖状。人们的日子眼看一天天都红火起来了,家家都盖了前后厦子,家里有运输车、农用车、彩色电视、录音机、自行车,在八几年那样的日子别的村是羡慕的。光我们村那条拖拉机运输长龙就让人羡慕的不得了,毕竟那一车车拉出去都是白花花的钱啊。老人们都说咱村的金凤凰又回来了,那时我奶常不服反驳她们说都沾了老吕家的光才富的。他们笑笑说“对啊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说凤凰是你们家族的守护神回来啦”,我奶听了就乐了。要我说不管谁家的凤凰能让全村都富了才是重点。
八五年我家添了阿弟,那时日子都好过了,我比阿弟大八岁,我记得我上小学了,有了阿弟以后我就没那么多时间瞎跑了,放学了还得帮娘带阿弟,我自己也不大还得抱着阿弟,就好像虱子抱麂子的感觉。我小时候家里的农活都干过,喂猪、放牛、打猪草、上山拾柴火,什么耩麦子、种玉米、按花生、插秧苗,其中耩麦子得两个人拉,一天下来整个肩膀都肿了出血印摸秃噜皮,抬都抬不起来,更何况我才十岁,有时累的晚饭都不想吃。那时我好怪阿娘和阿爹不知道疼惜我,后来大了才知道他们是在教我生存的技能;种玉米、按花生都好干,就是秧地瓜苗,需要刨坑、插秧、打水浇灌、再封土,这些活我都全程参与,我跟着阿爹去远处的机井挑水,一路磕磕撞撞,爬坡爬岩边,有时候走不稳还跌倒,阿爹不说话陪我再回去打水,我都委屈的直哭,也不能中途不干。我只要反抗就会被教训,所以我特别讨厌干农活。特别是秋收我得顶半个人用,我记得那年晚上半夜下雨了,我们的地瓜干凉在了南坡里,从家到地里需要三里多,且黑灯瞎火的路还不好走,我被阿爹叫醒去坡里拾瓜干,我一边抱着袋子,一边哭和着雨水委屈极了也困极了,那时想不通为什么叫我一起去,现在想来父母是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所以不管我干多少活他们是不在意的,只是让我体验农民的辛苦。说难听点这也是我今后的生活,所以我必须什么都会才能不至于饿肚子。

我的童年一半我不记得,一半在家学生活,不算好也不算坏,在懵懂中我也渐渐长大了。也有了自己心思,我就是不愿在大山里待一辈子;不愿今后的生活面朝黄土北朝天的一辈子。我常想象山那边的模样,父母看出我不愿在家老实的务农,就让我进城读书当了工人。说真的我很感谢我的父母,用所有的积蓄助我过我想过的日子。那时阿弟被父母留在了家里,后来的日子我常想如果当时阿弟也和我一样出来,阿弟的前途是不是比我还要好。不过这些话我至今没对阿弟说出口,心里总觉的没拉阿弟一把心里亏欠他的许多。改革开放后人们都不在畏手畏脚的干活了,他们使出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招数,有的人养鸡;有的人养鱼;有的人养猪,所以整个苗山我们村又成了养殖业专业村。这里提一下,原先开采的露天矿,因安全问题被政府保护起来,不让随便开采了。
村里把地下的饮用水也通到了各户家,盖起了蓄水池以便管理。阿弟也在村里盖了现代化的养猪场,全部自动化,电脑控制饲料,水位,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出来这些年,家乡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房子都按城市的布局设计,现代化一应俱全,一步到位。村领导班子也给力,哪里有问题就为社民解决哪里的问题。村中集体绿化,条条胡同、大路都铺了水泥,油光放亮仿佛能照出人影子来。老家也还保留了一部分石头墙、石头屋,毕竟这种原始的建筑不常见了,人们都幸福快乐生活着。作为家乡的一员,我很荣幸,当你问我老家是哪里时,我会自豪的说我是苗山苏上坡的!!!

我的家在大山里
我的根系深深扎进泥土
努力长成参天大树
如村中的两棵唐朝古槐
苍劲挺拔绿树成荫
故乡的山水世代养育着勤劳的人们
故乡是我儿时满满的回忆
故乡是我一生灵魂的牵绊
我忘不了
也甩不脱
那是骨子里和血脉相连的牵挂
故乡用梦的延伸呼唤着我
我也思念着牵挂着故乡和亲人
我忘不了
我在那里出生
我在那里长大
我在那里学会展翅高飞
忘不了我的父母双亲
忘不了我的兄弟姐妹
忘不了我的山
我的水
我的路
还有那家中的老黄狗
故乡是我想抓在手里的温度
故乡是我能梦见却触摸不到的光影
我知道离家久了
故乡想我了
用它那思念的藤蔓悄悄拉我回家
我知道是父母想我了
让风给我捎来牵挂
让云给我捎来问候
让明月给我捎来平安勿挂
夜没告诉我爹娘的思念有多深沉厚重
雨没告诉我它淋湿了多少回
盼儿归的背影
长路没告诉我爹娘一天几趟
都快把它踩倾斜了
我眼角弥漫着愧疚的泪
在外多年如今还是一事无成
难言回家
无颜面对
家更是我想回却不敢回的一道禁忌
其实我多想像儿时那样肆意的哭泣
抱着娘任性的撒娇
说我想家了
诉说多年的苦闷
故乡如母亲不介意我的平凡
不在意我的落魄
我只是他久未回家的孩子
依然用它那宽容温暖的怀抱
迎接我
静静聆听我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