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于4月10日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
湖湘钩沉

(十四)
前面说了半天,也给读者朋友留下了悬念,少年是谁,而两个有身份的青年又是谁?
这里要为大家解读一下。还是先来说说青年吧。
前面的一个着长衫的青年是徐君虎。另一个呢?笔者也说不清楚,也许他是廖忠国、也许他是陈新宪抑或贺绿汀。也许他谁也不是,就是一个笔者杜撰的陪衬人物。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叙人物,绝大多数是真人真事。
徐君虎,(1906--1996)湖南新宁人。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湖南政协副主席、省人民政府参事、民革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政协特邀顾问等职务。
徐君虎曾在湘西(南)当了三地四任县长。由于清廉朴素,常年身着粗布草鞋,被百姓称为“草鞋县长”。又因勇斗土匪、绥靖保民,又被百姓称为“老虎县长”。
徐君虎在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25年考入了国民党人开办的广州第二军官学校。
由于人品优秀,学业冒尖,他很快就引起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谭延闿的注意,并得到谭军长的青睐,被保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他又与一系列的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大人物同窗同学。如蒋委员长的大公子蒋经国,中共重要的领导人邓小平、张闻天、左权、周小舟等交往密切,关系甚好。
因为工作关系,更是与蒋经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徐君虎是学校的宣传部长,而蒋经国则担任黑板报和刊物的编辑工作,两个人因为工作上的联系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

生活中两个人也是互相关照互相帮助。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两个人也会到莫斯科的餐馆酒吧去小酌一杯,或者去找一个中国人开的小饭店去吃上一顿中餐以聊解思乡之情。
那个时候,常常是蒋经国请徐君虎吃饭,因为他的口袋里总是不缺钱。
大学里的生活很艰苦,兼之单调的面包牛奶也使人吃得发腻。所以每至周末,蒋经国总会慷慨解囊,请徐君虎到外面去大吃一顿。
两个人还利用学校放假的时间去贝加尔湖考察旅游。
望着万顷碧波、一望无垠的壮美贝加尔湖,想起这个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璀璨明珠、古代被称之为“北海”的地方在清顺治朝之前还是属于中国的,两个人嗟叹不已。
这样的关系也让两个人彼此信任,无话不谈。
徐君虎与邓小平的关系也十分好,他最喜欢与这个个子虽小,却是胸怀大志,豪爽健谈、性格开朗的同学散步聊天。喜欢听他讲他在巴黎勤工俭学时候的故事,那些与中国在巴黎的反对派和巴黎警察局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听了邓小平的这些经历,也使他对这个坚定的共产党人钦佩不已。
还有张闻天、左权和周小舟,他与他们也是亲密融洽,和这些共产党人友谊是朴实纯真的。

1927年,徐君虎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此时的军长已换成了鲁涤平)任少将政治部代理主任。
徐君虎在21岁时年纪轻轻就官拜少将军衔,不得不让人感叹,少年出英雄。
现在回过头来看民国,民国就是一个属于青年的时代。
许多政党的领袖、国家的首脑、军队的将军以及声名显赫的文人学者都是青年。有人统计过,红军的军师级干部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而营团级只有十多岁。
长征时红军有个“四老”,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和林伯渠。其中徐的年龄最大为57岁,其次为谢觉哉50岁,而董必武和林伯渠都是48岁。
放在现在,48岁还是青年呢。但是在民国年间,那确实是“老”了。在民国年间,普遍的观念是,人在20岁左右就应该出成绩,如果到了30岁,那就是“人到中年万事休”了。
究其原因,一是那个时候人的寿命短,解放初年,据学者统计,民国年间的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现在呢,到了古稀之年他还说,小呢,才70。
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生活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可是人的心智都成熟得晚。二、三十岁的人没有断奶,四五十岁的人还回家啃老。
而民国时期呢,十几岁就开始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了,小的七八岁就开始风里雨里地劳作了。这就是差别。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长沙街头刀光剑影,血腥扑鼻。共产党人和农运分子惨遭捕杀。
由于徐君虎是中国共青团团员,又与共产党人过往甚密,也被国民党当局以“共党嫌疑”的罪名将其在南京逮捕,并关入南京的老虎桥监狱。
1929年,经谭延闿保释出狱,回到家乡从事进步政治活动。这就是前面所叙的一段。
在南京的监狱里,徐君虎也命悬一线,差一点就被押到雨花台当共产党枪毙了。辛亏了有谭延闿作保。谭大帅面子大呀,他都出面了,南京警备司令能不给面子吗。
在监狱的时候,徐君虎还很凑巧地与湖南老乡贺绿汀关在同一个大监房里。
传说贺绿汀还为他画了一幅遗像。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是假。

这个时候的徐君虎应该是取道宝庆府转回新宁老家。与他同行的应该是他的好朋友廖忠国。
当时的中国笼罩在一片百色恐怖的高压之下,徐君虎也没得依靠。(其时谭延闿已病笃,在上海休息养病)而他与唐生智的关系不错,唐又与新桂系往来甚蜜。新桂系当时是反蒋的。
当时,新宁是唐生智的势力范围,先回家乡应该是个不错的选项。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档案馆,也无法复印徐君虎先生的履历。以徐老丰富传奇的一生不可能在这短短的几纸短笺里一一赘述。
1937年,徐君虎任广西北上抗日独立旅旅长,投身到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的残酷战场。
同年冬,徐君虎突然接到老同学蒋经国的聘请函,他赶赴江西,担任了赣南专署秘书、临川新兵训练处副处长。帮助蒋经国实施“建设新赣南”计划。
那时候抗战打响,已经全面实施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但是在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昔日志同道合的老同学之间发生了重大的分歧。
徐君虎也坦言,他没有想到,思想一贯激进左倾的蒋经国,现在会这么仇视共产党。他已经不是过去在莫斯科时期的那个蒋经国了。
后来他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蒋经国。
1942年,徐君虎回到湖南,担任第六区保安副司令。

1944年,日军入侵新宁,身兼新宁、武冈、城步三县自卫军司令的徐君虎,带着部队在湘西南的崇山峻岭里打游击,毙伤了不少日伪军,也有力地配合了后来国军对发起以湘西芷江为目标的8万日军来势汹汹的“芷江攻略战”的强有力的反击。
一次,徐君虎的部队围歼了50多个被打散后惊慌逃窜的日军,受到了雪峰山会战副总指挥王耀武的通令嘉奖。
由于徐君虎穿着朴素,常年脚踏一双草鞋,也被老百姓称为“草鞋司令”。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