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八十一
作者:康金印 主播:梦雨
《论语悟道》十一 先进各章、译文、点评9-12章
9.颜洲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了,先生哭得很悲伤。跟从去的人说:“先生您哭得太悲伤了!“先生说:“我哭得过于悲伤了吗?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
点评:本章写孔子认为为颜回恸哭最应该。本来孔子主张丧礼“致哀而止”,即不要过度悲伤,但他最亲密、共同患过难的学生死了,他做不到感情 “适中”,只能以“恸”表达。这就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变,这也是可以的。

10.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日:“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厚葬他。先生说:“不可以。”学生们坚持厚葬了他。先生说:“颜回啊,你视我如父,我却未能视你如子。这厚葬不是我的主意,是他们几个小子干的。”
点评:本章写孔子反对厚葬颜回,因弟子不从而没办到。孔子认为“丧礼”只要能够献上“哀痛之情”也就够了。从颜路提出让孔子卖车看,孔子当时己不富余,大约国老的待遇早没有了。厚葬不是“量力而行”,这是一不对;《士丧礼》规定,“士” 无权享受厚葬,厚葬是二不对。学生好心厚葬了,置孔子于尴尬地位,他也很无奈。以上五章连写颜回之死

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季路问侍奉鬼神的事。先生说:“还不能服事人呢,怎么能服事鬼呢?〞子路又斗胆问:“死是怎么回事?”先生说:“还不知怎么活着呢,怎么能懂死呢?”
点评:本章写孔子对“鬼神”和“死”避而不答,这种“存而不论”的做法,体现他的务实精神:一要把现实的事办好,二要把活人的事做好。这样做不证明孔子是无神论者,也不证明他是有神论者。《论语》的篇章不是严格按时间顺序编写的,本章大约写于子路还在孔子身边时。

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文:闵子骞陪在先生旁边,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子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和乐的样子。先生看着他们,显得很高兴。先生说:“像仲由啊,难改刚猛粗厉性格,我真怕他不得正死啊!”
点评:本章写孔子看着身边的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各展风采,很高兴,对不改刚烈性格的仲由又很忧心。不幸,孔子的话言中了,后来子路死在卫国内讧中。死前只是帽缨被击断,他不是扔掉帽子去迎战。而是守“死而冠不免”之礼,在结缨时被破成肉酱。子路死于过分 “守礼”,不会变通。孔子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吃饭,他把正在佐餐的肉酱全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