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美食——葱蘸酱
作者/索双椽
朗诵/孔祥会
常言道;百人百性。
从饮食习惯上来讲,也是百人百样;
有爱吃甜的,
有爱吃苦的。
有爱吃洋的,
有爱吃土的。
有爱吃素的,
有爱吃肉的。
有爱吃香的,
有爱吃臭的。
有爱吃辣的,
有爱吃酸的。
有爱吃醒的,
有爱吃膻的。
当然,也有不吃这不吃那的人,
有不吃葱的,
有不吃蒜的。
有不吃水产的,
有不吃鸡蛋的。
有不爱吃米的,
有不爱吃面的。
还有的,
不吃萝卜不吃豆,
不吃水果不吃肉。
……。
多了去了!
就连毛主席这样神一样的伟人,
也有爱吃和不吃的东西;他老人家最爱吃苦瓜辣椒红烧肉,但是不吃酱油儿!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这叫偏食!
我就是比较偏食的那种人。
比较偏食,不是绝对偏食,就是有的东西不是一点儿也不吃,只是不喜欢吃而已。
比如海鲜类的东西,包括鱼蚌虾蟹,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那大对虾,黄螃蟹,皮皮虾等也没觉得怎么好吃。不像我们天津老塘沽(尤其是北塘)人,一顿不吃海货那简直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在水果类里,我最不喜欢吃的是草莓,它那种香味儿我不爱闻。为这个还闹了一次笑话;记得是2010年,我结肠出了点问题,需要做肠镜检查,之前要导泻,要喝几公斤的一种叫聚乙二醇散的东西。
院长知道我要做肠镜,出于好心就吩咐给我配上点儿好闻的香料,这样就不至于难喝了。
没想到那哥儿们给加的是草莓味儿的香料,到晚上一喝,可要了老命了,几乎是捏着鼻子喝的,最后还差点儿吐了。
第二天,我对院长说;“老弟,你差点坑死我!”

他问怎么回事,我说我不爱闻草莓味儿。他一听就乐了,说;“你不早说,这毛病还真多”。
不仅是水果中的草莓,食品中的鸡蛋我也不太喜欢吃,炒的,腌的,茶鸡蛋还可以吃一点儿,煮的的鸡蛋几乎不吃。
小的时候家里的鸡蛋是宝贝,一旦少了一个,娘从来不怀疑是我偷吃的,总是像审贼一样问我两个哥哥,一边问一边说;“肯定是你俩的事儿,不会是老三,他不吃鸡蛋!”
说起偏食,也有几样东西是我的偏好;
一是五香果仁儿(老家叫炉长果豆)。二是烧饼果子(老家叫烧饼麻糖)。三是葱蘸酱,大葱小葱都行,大葱最佳。
先说第一个偏好,是小时候带来的。
那时候不像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们基本没什么好吃的。
就说那好吃的五香果仁儿吧,虽说五分钱能买一大捧,但做父母的谁也不会有那闲钱总去给孩子买。每当过年的时候兜里就有个块儿八毛的压岁钱了,我除了买几本小人书外,竟然也经不住那五香果仁儿的诱惑,也能舍命掏出五分钱的“巨款”买点儿解馋。边吃边想;这玩意儿这么好吃,等我长大了有了钱,我天天吃这个!从此,可能有了条件反射,长大以后,凡是觉得饿了的时候,首先想到买五香果仁儿吃。

再说那烧饼果子,虽说当时是一毛钱一套,平时是很难吃到的。看到那卖烧饼果子的也就只有流哈喇子的份儿。说起烧饼果子来,我也曾干过一件使大人哭笑不得的事;在我老家有个公认的风俗,干亲之间,干儿干女方逢周岁或整年(五岁,十岁,十五岁)都要蒸馒头炸馓子等,装进一个红事盒里,这种事盒大约长两尺宽一尺,分两层。然后由干儿或干女儿方的父母抱着事盒,带着孩子去拜干爹干娘。
干爹干娘一方则要给孩子准备好用红包包好的压岁钱,再用红线拴好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当孩子满月或周岁的时候有钱人家则要买一个银锁,两面都有轧成的字,一面是“长命百岁”,一面是“富贵吉祥”,在孩子满月或周岁的那天要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一般人家买不起银锁,则要准备好用红线编好的十二个铜钱,这种编好的铜钱叫“锁子”,据说挂在孩子脖子上可以保佑孩子无灾无病,长命百岁。
在这一天,两家人高高兴兴在一起的吃顿捞面。临别时,干娘方把对方亲家带来食盒里的食品象征性留下一些,以示感谢。
这种干亲仪式当孩子满十五周岁以后也就停止了,可能是因为孩子已接近成年了,如果脖子上再挂上一串铜钱,好像和年龄就不配套了。
但当孩子生日不是整年的时候就简单多了。到了这天,干儿干女方就委托卖包子或是卖烧饼果子的到干娘家里来,请她们留下点儿吃的,然后由干儿干女方去结账。遇到这种情况,干娘家象征性地留下两个或四个包子或一两套烧饼果子就行了,留多了亲家要多拿钱的,一般谁也不会多留,有那点儿意思就行啦。
记得在我九岁的时候,我娘在本村有个干闺女,比我小三岁。在她六岁生日的那天上午,我家来了本村一个卖烧饼果子的老人。当时学校放了秋假,就我一人在家玩儿。那卖烧饼果子的老人说明来意后,就说让我看着拿,留下多少都行。我一听,还有这好事儿啊!那就都留下得啦!我就把十几套烧饼果子全都留下了,看着这些好吃的东西我美坏了,虽然很想大吃一顿,但我还是能克制自己的,心里想等娘回来再吃吧,娘看见了一定很高兴!
等到中午娘回来一看大吃一惊!随后又气笑了,说;“你个小兔崽子,这得让你婶子他们花多少钱啊!”
说完只留下了两套烧饼果子,又赶紧风风火火的给卖烧饼果子的老人退回去了。这件事儿多少年以后还是村里的笑谈。
提起葱沾酱,可以说是我的最爱吃的东西了。
当年在老家,特别是秋天吃上用新玉米贴的饼子加大葱蘸酱,吃起来那叫一个美!当年,我常说;“棒面饼子葱蘸酱,天下美食数它棒!大葱再把面酱蘸,给个知县都不换!”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学校解散了,我们这帮孩子只得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算半个劳力。那年秋天队长派我们四个半大孩子每天中午去看菜园子,把在菜园子干活的社员替回家吃饭。
娘说;“带点儿晌午饭吧!”
我说;“不用,大秋天的还能饿着人?给我带点酱就行了。”
娘说;“带酱你吃什么啊?”
我说;“地里有的是吃的。”
娘说;“不许去发废(捣乱)啊!”
我说;“带块酱能发什么废啊?”
到了中午,我的几个同伴儿都拿出带的干粮准备吃饭。
他们问我;“你的饭呢?”
我把用厚纸包着的酱拿出来说;“这不是吗?”
“你光吃酱啊?”
我说;“那能啊!”
说着我走到茄子地里摘了几个比拳头大点儿的茄子,又拔了一棵大葱洗净了,一会儿就把生茄子就着大葱蘸酱给消灭了。同伴儿们很好奇,也摘来茄子拔了葱,蘸着我的酱尝了尝,都觉得挺好吃。于是第二天中午我们都带好了酱准备出发时,见一个小伙伴儿竟然把用香油调好了的半碗面酱也端来了。到了地里,我们掰了几个嫩玉米,又拔了几棵花生,点了堆火把玉米花生烧熟了,用大葱蘸着香油调好的面酱,就着生茄子,吃着烧熟了的花生玉米,几个人美美的搞起了野餐。
第三天,种菜园子的社员和队长说;“赶紧把这几个小子换了。”
队长说;“怎么啦?”
“再让他们看菜园子,茄子长不成就被他们吃光了!”
队长到菜园子里一看,气的够呛,决定这几天不给我们几个人记工分儿,立刻找了几个老头儿把我们换了。并且罚我们每人每天去打100斤猪草,连打三天,以示惩戒!
记得我在团政治处当干事时,有一次感冒发烧好几天,打针吃药也不管事儿,食堂给做的面片儿鸡蛋加香油连一口都不愿意吃,把股长和主任急坏了。主任说;“这可怎么办呢?得想法儿让他吃东西啊!不行就送师医院吧!”
这时候食堂管理员正好也来看我,因为是老乡,他对我很了解,他看了看我,对主任说;“我想法儿让他吃东西。”说完就走了。
不一会儿他拿着一张烙饼,一颗大葱,一小碗儿炸酱来了。
他说;“哎!哥们儿,尝尝这个!”
也别说,我一见大葱蘸酱还真来了精神,虽然闻不到味儿,但很想吃两口,于是,我就着大葱蘸酱竟然吃了多半张饼,把主任,股长都看乐了。说来也怪,我连续吃了几顿烙饼卷大葱蘸酱,感冒竟然好了!
2002年6月,我去深圳开董事会,住进一个五星级酒店。在欢迎酒宴上,一位笑如春风的服务员小姑娘说;“大家喜欢吃什么菜都可以随便点,我们这儿什么都有。”我看到大转盘桌子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十分丰盛,但对我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就对服务员的说;“那你能不能给我来份儿烙饼卷山东大葱蘸酱?”小姑娘一听愣住了,过了几秒钟她说;“不好意思先生,我去给你问问”。说完就出去了。
一个同行说;“你老兄真会开玩笑,这五星级酒店怎么会有大葱蘸酱啊?”
说的大家都笑了。
在大家笑声中,酒宴开始了。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哪位服务员进来了,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还真盛着大饼,山东章丘大葱和面酱!
这小姑娘走到我旁边,对我鞠了一躬微笑着说;“对不起先生,让你久等了,因为你点的菜我们这儿确实没有。所以,这是我们经理亲自到外面专门给你买来的。”
大家一听,不约而同的为酒店的管理水平鼓起掌来!
从此,我在五星级酒店点大葱蘸酱的事,在业内传为奇闻。
20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