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外婆
笔名:鸿运当头
我的外公外婆离开我有二十几年了,外婆一九九四年去世,外公二00二年去世。每当夜深人静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公外婆。想起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的点点滴滴。
外公是个老红军战士,十八岁参军,跟随红军打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据他回忆:他参加过红军几次反围剿,参加过东固战役,转战福建。受过几次伤(还留下病疾)。最后在长汀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一个营的红军战士,打散的打散,牺牲的牺牲,最后只剩下三名战士,因弹尽粮绝,被围困在一民房的围墙内,最后被白军(国民党军队)被俘,经多方营救释放回乡。我小时侯经常听外公讲他参加红军时对敌作战的故事,讲他打仗时的惊险,有好几次子弹都在他耳边飞过,死里逃生。他还经常自豪地对我说:“我见过朱总司令,还跟他握过手呢”。
外婆也是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她担任过苏维埃政府乡妇救会主任,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为革命立下过汗马功劳。解放后的几十年,外公外婆都享受政府的军属和退休老干部待遇。
外公当兵回乡后,一直在家务农,农闲时帮人挑石灰,当时没有公路,石灰只能靠肩膀挑,来回一趟要走三十多公里的山路,辛苦的程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外公是个极其善良的人,做什么事都会考虑别人,据本村当年同他一起挑石灰的人讲,每次他都是走在最前面,因为早晨出发山路上有露水,走前面的人把露水趟掉了,后面的人就不会打湿裤子。外公外婆还是个极其好客重义的人,六、七十年代期间,好多外地人都会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做各种手艺活。有补锅的,修雨伞的,修鞋的,打锡酒壶的,卖米糖的。每到夜晚没地方投宿时,外公外婆都会毫不吝啬地请人家到家里吃饭,腾出房间给人家住宿。
为此,还结交很多外地亲戚,人家都把他当亲人一样交往。
我的妈妈是在出生四十天后被外公外婆收养的,在收养我妈之前,外公外婆生了七个男孩,因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农村孩子出生根本没有接生员,都是自己接生,接生用具没消毒,致使七个小孩都是出生后几天得破伤风夭折了。收养我妈后,又生了一个男孩,就是我尊敬的舅舅。外公外婆视我妈为亲生,对我妈特别溺爱。我妈妈经常对我说,她的童年特别幸福,是吃油饼(那个年代最好的零食)长大的。
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外婆比妈妈更好。我有兄妹八个,都是外公外婆一手把我们拉扯大的。打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外公外婆对我们特别好,有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每次去赶集都要买些好吃的带回来给我们吃。早上吃红薯,两头的带皮的他自己吃,中间的好的就给我们吃,剩菜剩饭他们自己吃,新鲜的就给我们吃。我家离外公家有十多公里,每次回家都是外公用箩筐挑着我们。小时候,我家特别穷,家里经常没米下锅,都是外公外婆用箩筐挑米挑菜接济我家,有时挑一担菜米走十几公里山路来,放下担子,还要帮我家砍柴、种菜。外公外婆对我家真是恩重如山。他们的恩情我将永生难忘。
外公外婆的一生,是平凡一生,他们勤劳善良,乐舍好施,一生没进过一次饭馆,没穿过一件象样的衣服,数九寒天都是穿一条裤子。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一生,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过汗、流过血。为亲朋好友播洒过大爱。我深深地怀念我的外公外婆。愿他俩在天堂安好开心!
外公外婆
您们出生苦难深重的岁月
度过战火纷飞的青春
外公为了革命
抛家舍亲当红军
参加过几次反围剿
出生入死打长汀
外婆打土豪分田地
不顾安危为人民
勤劳善良
是您俩优秀品格
乐舍好施
您俩远近闻名
您们为亲朋播洒大爱
您们教育后辈善良做人
我深深地怀念您们
我敬爱的外公外婆
愿您们在天堂吉祥安宁
作者简介:

巫桥生(笔名鸿运当头),一九六三年生,江西永丰县中村乡人,农民。酷爱文学,尤其是我国的传统诗词,闲暇之余常练习写诗作文。偶有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