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时,骑自行车最远骑到金锁,那时候只想知道那条路究竟有多长,路过柳湾,不知道那个地方以后还要去了一次又一次,而金锁关因为杨家将在那里镇守过而出名。
柳湾就在金锁的附近,跟石林很近,但它一直默默无闻,似乎离古战场有点远。那条路上有杨六郎骑马的雕塑、古桥、古战台的遗址,每次从那里经过,耳畔似乎都还有战马的嘶鸣声。
谁也不晓得,时光安排了多年以后在那里谋生,我和父亲都在那里帮二弟一起打理我们家族的第一份企业,那时我们都不懂何为营生,全凭高人介绍而进入的自主营业的行业,更不会清楚背后有多少明线的钳制和暗线的牵绊,你能接过来是门槛,你能走多久全凭个人本事。
几年以后,为安全着想,我们从那里撤出,离开了有桃园、杏林、有水池、金鱼、有葡萄架,有小狗,有核桃树,有梅李子树,有新鲜的玉米、土豆,自种的西红柿、油麦菜、黄瓜,豆角的蔬菜的大院子。但柳湾的山水,柳湾的风都留在了记忆里!
光阴继续向前跑,机缘巧合,经一位焦坪佛友的介绍,又一次远涉柳湾,在那里结识了一位世外高人,随着不断的交往和了解,最终拜师成为佛家与道家双门师徒,同时还结识了一位师兄和两位师妹。
自去年9月底以后,每逢初一、十五,佛教道教的特殊节日,只要没有重大事情,我和师妹都会前往礼佛、拜佛、敬道、求道、问道,不知不觉七个月的零碎时间跟随师父听经、念经、诵读宝诰,练习道家的健身秘术,身心灵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今年的母亲节巧逢佛家吉祥,道家喜庆的日子,外加我的生日。不知为何,突然有点想念小师妹,已经一个多月未见了,看到她发的图片和文字,感觉她在周边不远,应该回到老区了。正低头给朋友回复祝福时,一不小心就坐过了三站。
又一次在柳湾二队下车,看到熟悉的工作过的地方掩映在绿树中,村庄还是那个村庄,道路还是那条道路,只有时光走远了,接下来是三队、供水厂、最后抵达粮库。师傅估计在门诊忙碌,没在办公室,准备摆贡品时,发现桌子上摆着干果和糕点。
因为已经饿坏了,就垫了一块桃酥下去,刚烧上水,把金骏眉茶泡上。师傅就从前院回来了,随后还给我端回来一碗面,制作者竟然是我的小师妹,我都不敢相信,惊喜地又一次尝到了家的味道。
原来一位护士有事请假回老家了,小师妹是来帮忙打针的,一大早就来了,一直忙到现在,困得倒在沙发上都开始犯迷糊。我们俩吃了一点水果,喝了一点茶水之后,就赶紧进佛堂上香、礼拜,再到道场供烛、敬香、跪拜,结束之后就一起坐车回北关。
我乘车还要到新区给同事换货,等我处理完事情,已是六点,细雨蒙蒙纷落起来。幸好临走前师傅给我又贴了几剂他新制的膏药,在此时就发挥着它暖暖的作用,帮我温经、散寒、御寒、祛邪、疏风、驱湿。
爱玲好心把她的伞给我,送我到站牌,立在树下避雨等车时,她才想起来她的爱人也是今天的生日。上了车,雨越来越大。雨雾中有仙境的感觉,如坠仙雾渺渺的云里。车就像传说中的挪亚方舟,而车里的我则像船上的一只鸽子,等着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就会被放飞,可以自由飞翔。
关着灯的车厢里音乐袅袅,冥冥之中,昏昏睡去,梦境里我人在柳湾,师傅在分秒之间给病人复位,手到病除,将他们搬回正轨,妙手回春。龙在天上起舞,行云布雨,混混沌沌忆起《陋室铭》里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楚丰华
2022.5.8
10:10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