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作者 李旭光

铁军刻意发在母亲节的《小雨》,是写于两天前,却是为今天,为母亲节,为远逝的母亲,为一样为人母而新逝的爱妻而作。就像无言的小雨,永别的亲人,头也不回地仆倒进大地母亲怀抱,使未亡人再也不能人世间与之彼此亲昵…。
其实,在铁军,在天下儿女,风也是雨,雪也是娘。对母亲与亲人的思念,“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问自己:什么是母亲,母亲所代表的又是什么?实际上,一个女人,一经为人之母,把血脉,把膏腴分与儿女,就已经实现了对自我生理上的超越。而且,十月分血润珠,一朝断脐割肉,换来的又是不择日夜对婴嗷哺,以至终生牵挂…。

所以,作为一个儿女,即便是肝脑涂地,也无以报效母亲于万一!母亲不光是血脉传承的载体,又是一个不尽的薪火传递,使每一位替新者那样慷慨赴命,如蛾投火。母亲更是一种情怀:视血肉奉献为快乐,以心力耗费为幸福,在燃烧自己中成就自己……。

尽管,每一位母亲,都有自己对“母亲”的理解,都在完成只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使命,但,只要她是母亲,对于儿女、家庭,以至社会而言,她就是神圣的。此时此刻,在我的目光、心里,都在为母亲,为天下母亲,致敬!2022.5.8(母亲节)旭光于穗
(文中引自网络图片)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