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文学母亲节作品专刊
三湘文学杂志主办
本平台支持单位:湖南省经济报

诗歌作者:邹中海,刘运喜,李振,如蝶,李淑美
文学评论:释圣静
散文作者:廖学眀
总编寄语
邹中海
导读:无论古今中外,母亲都是非常伟大的。在母亲的眼里,儿女们再有成就或再不济,都是她的孩子。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有一年春节回家,家乡下着大雪。老母亲早就在楼下等待候。我家住在六楼,是没有电梯的老房子。她有关节炎,还硬要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当楼道里响起“噔噔噔”的脚步声时,我想到了母亲的关节炎。到了家后,又忙这忙那,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透过母亲热烈的眼神叠加在一起。我们去休息时,才发现她苍老而疲惫。但在儿女面前,表现的是要强弥坚的一种精神风貌。说白了,就是不要儿女们挂念,能安心做事。刹那间,那种复杂的情感喷薄而出,于是写下了这首《母亲》
请欣赏海哥写给《母亲》的诗,祝天下母亲快乐!
母亲
文/邹中海
接过行李,楼道里
响起母亲关节疼痛的声音
拒绝搀扶,还是三十年前的手势
门外正在飘雪
幻影重重
落到母亲的头上
我的心在变冷
一桌圆圆的饭菜
从母亲热气腾腾的眼睛里飘出
还是原来的样子
我们休息时
房间里的一只猫
用眼睛记录着这一切
一个苍老的身影
连电话里的冲锋号
也没有叫醒她

母亲的梦
文/李振 (山西)
蓝天蓝了,麦子黄了
河水叮咚了,母亲的梦就会
回到这里,就会生出
漫山遍野的小花,踩着风
回到这里
我窥见过,无数次
母亲弯着腰,蹲着
等着生活来认领
就这样,年久失修的歌儿
在一层薄冰之上屡屡
以身试险,屡屡提前
把一声疼送上归路
未来可期的梦呀
我知道,你终有一天
会回到这里,千万别忘记
那边的那个地头上
比草要高出许多的
等了你大半辈子的
就是我的母亲
个人简介:李振,1997年生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山西儿童文学创作研修班学员,太原诗词学会会员,现任教于中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星星》《黄河》《飞天》《当代人》《延河》《江南诗》《滇池》《青春》《诗潮》《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中国青年作家报》《都市》《娘子关》《五台山》《作家天地》《湛江文学》等多个刊物和微刊,在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青春文学奖、“抒雁杯”青春诗会、邯郸大学生诗歌节、知音诗会、骆宾王青年文艺奖等多个大赛获奖,作品入选多个选本。

母亲如桂
文/刘运喜(湖南邵阳)
母亲的名字叫桂仁
这也是她一生的写真
母亲就像一颗桂花树
桂花香飘十里名不虚传
桂花果泡酒泡茶止咳消炎
真正的仁心善果纯天然
母亲没有美丽的容颜
没有高贵的气质
没有强大的气场
但她温柔善良贤惠
仁心宅厚助人为乐
爱我们胜过爱自己
她是我最亲的人
也是最爱我的人
她用絮絮叨叨
告诉我什么是母爱 教我
在咿呀学语中学会了说话
在踉踉跄跄中学会了走路
在磕磕碰碰中学会了做人
母亲如桂
见桂如母
今天母亲节
您在那边还好吗

写在母亲节
文/如蝶
时光不声不响
偷去了母亲美丽的容颜
母亲脸上的每一道褶皱
刻下了岁月的艰难
这双颤抖得捉不住筷子的手
曾把我们四兄妹轮穿的衣裳整理得有模有样
在煤油灯下缝制的花布鞋
让我踏过山道跨进本地最高学堂
母亲与父亲用别人数倍的勤苦
换来我跳出农门的荣光
我越来越轻松的日子
几乎消耗了母亲一生的时光
母亲蹒跚的余岁
我能给予的,只有陪伴

母亲节
文/盎然(河南)
今天,听到母亲节
一棵树蜷缩了一下
骤然灰冷的风,从空手心流过
一片绿叶的问候在十字路口漂泊
所有的歌都无法抵达
所有的梦都向你呼唤
原本一束康乃馨的灯早已藏在自己的深处
我笑,你开心
我哭,你流泪
我病,你走入焦灼的长廊
此时,你从远光中走来
笑意荡漾,目光抱着我
芬芳触手可及
清明节•怀念母亲
文/盎然
一
凌晨四点,黑丝衣披上小城的寂静
比如街边桉树
一河东流的春水
我站在凉台。
一张巨大的虚线眺向
家乡,卷起纱帘
云朵里放牧一群亮黄色的光
越过院墙,穿过绿植
扶起母亲来来去去的身影
“妈妈,我回来了”
女孩欢快的叫声,一点点响起
又一点点隐退
二
您走后,房间喑哑
一个抽屉放药片,一个抽屉放零花
窗外,白玉兰香的耀眼
妈妈,至今
我不敢与您阳光下相认
不敢直视您柔软的照片和视频
那里,分明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时,雨水滴答
如木鱼,徘徊一条长长的走廊
于是,房间的灯亮了
妈妈,两岸之隔
我随您:面朝大海,看潮起潮落
以夏天姿势站立
请一朵莲端坐眉心
三
春分之后。妈妈
三月荒凉。电子显示屏上
西西弗斯埋头推动手里的滚石
清明的风,点燃一根烟头
吐出一段长长的雾气:
那天,春色清新
我扔下冬天的报纸,于黄色灯海载歌载舞
母亲看着,头顶的玻璃花笑了
今夜,啜饮一杯红酒
我想临摹一幅青花瓷瓶里的康乃馨
可手中的画笔却哑然失语
四
一叶浮萍漂泊云河深处
身上布满斑驳
今早,一阵风
一个忽隐忽现的乳名,唤醒浮萍
麻木的翅膀
驻足。闭目
热雾漫天而下,渐渐遮住整个天空
于是,浮萍开始河边打坐,冥想
有时是千纸鹤
有时是高高的,高高的月亮船
五
大年初四,全家去扬州旅游
《小城故事》的芬芳
流过唐、宋、明、清的手
流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面颊
我们说历史传奇,说民间轶事
说到贫乏年代水仙花的趣事
空气瞬间炸响。
余音处,面前的
妈妈笑了,太阳花开了。
一颗棉花糖悄悄悬到嗓子眼
盎然,本名李小香。华人诗歌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协会员,《世界作家》平台签约作家。有诗歌和散文入选《2020~2021世界华人诗歌精选》《世界抗疫诗精选》《人民日报》海外网《大昆仑》《山东诗歌》《香港诗人》《当代商报》《中国民间短诗》《中国风》《山风》《长江诗歌》等国内外书报杂志和网络平台。诗观:用诗意点缀生活。

致敬伟大的母亲
文/李淑美
母亲给予我生命
母亲强壮我身心
母亲哺育我成长
母亲是一首动人的诗歌
引领我建设和旅游神州大地
我用诗歌颂美丽富强的祖国
母亲是伟大的母亲
没有母亲就没有母亲节
我爱您
我也爱天下所有的母亲

读张文龙的作品《妈,不痛》有感
作者:释圣静
这首诗是作者早年的诗,是十七年前的诗,因为我和诗人因诗结缘,作者因善良的天性与文学超越常态的热爱与富有奉献的情怀,为初学者打开了,人生別样风景的希望之门……
刚认识文龙兄时,我很内向不善言辞,也不善与世界沟通……和养生父母的沟通也不好!是文龙用父母的相处之道,用真爱无言,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默的行动,教会人们,如何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爱自已的朋友……乃至于像菩萨心肠一样,爱世界的一切……
诗中的生活细节,多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他的母亲,我的伯母走失的心理历程……历历在目……
我也是那个事件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当时我也参与寻找……亲眼看见老兄对母亲着急与心疼……
因为贫穷,因为母亲的病,因为父亲的正真公正!让一些恶人仇恨与折磨……诗人始终是坚守善良,始终是以德报怨!因为我自己的身世,我当时和他相识恨晚!十五六岁的心里充满了对世界的怨恨与仇视!我曾经自杀过……张老师不仅仅是我文学启蒙恩师,也是我心理的治疗师和人生的导师!教我做人,只有首先做一个善良的人,才能有善良的朋友们,才能有善缘与美好的生活……
释圣静(叶小兵)小学文化,文学启蒙于张文龙恩师,是恩师创建的《奔腾》诗社,首批社员(1986.1月入社)
2019.10.22
附录原诗(选自巴渝文化网公众号)
妈不痛
作者:南山圆心
痛这种生命体验恐是与生俱来的吧!
从禀受母亲分娩之痛至幼年时的体罚、成人后的伤害,无不与痛关联。
记得小时候,被开水烫伤,被滚烫的火钳烙了脚背,以及小手指被小刀子划伤——那是痛极了的。
被父亲的竹板子打了手板,敲了小脑瓜,那是痛入骨髓的!
记忆最深的是父亲的罚跪,那是最难熬的酷刑。一条小火板凳,双膝跪在磨边棱子上……初时不以为然,尽力跪得符合标准,久之双膝盖便不存在;
最苦不堪的是双股及腰开始发胀直至心悸头晕,同时下肢已不属我所有。
随这痛的体验升级,我长大成人。接着是妻子生小孩时,她为了减轻痛苦,在我的胸脯上刨猪那样抓了许多爪子。
再后来,许多痛与人生共舞:生意蚀本或者被坑蒙拐骗,爱侣离异,众叛亲离,这何尝不是林林总总的痛。
同样,我们还得体会另一些痛:腰痛、肝痛、胃痛、风湿关节痛、头痛……我想,人生本是一部痛的历程,最后抵达痛的绝境——心痛!
然而,我的母亲从来都说:“不痛!”
当我手捧母亲的骨灰立于灵车上,尚余体温的骨灰温暖着我!
那年五月的那一天,天作悲咽,风作祭行……为了不再让你单薄的身子着凉,我用身子给你挡了风,遮了雨。由生而死,你都言行如一地沉默。
当炉火象一群血腥的饿狼撕裂着你临终后穿上的新衣新裤新袜新鞋新的手绢和新的腰带,继而又撕开你的五官和身上的皮肉:妈,痛吗?!
一直记得,我从树上倒跌下来,摔破了头,你奔向我跌落的地点的姿势称得上是一个箭步,与你平时的恹恹病态简直判若两人。
就地,你搂紧我,用你的极细小的手掌捂住鲜血奔涌的伤口揉着,口里还兀自呢喃着:“不痛!不痛!不痛……”
我在你至亲的揉按下相反地感到一种不能言传的沉醉、舒服!
后来,我躺在和姐姐睡的那张大床上回活转来……伤口已包扎就绪,赤脚医生已走了,父亲在隔壁房里看文件,姐和弟在坝子那头的厨房里弄晚饭……
妈妈!你一直坐在我的床边,双手掌心向下搭在膝盖上,你用你那双失神多年的枯陷的眼睛看住我。
浑黄而安谧的桔红色的煤油灯光在你我之间一直亮着!
一直记得,因为我的顽皮好斗给你带来了那么多“罪过”!原是小孩之间的矛盾,童伴的父母乃至叔父母们也加盟对付我。
我一个八九岁的病弱体瘦小孩,居然敢单枪匹马对付着他们的“集团军”,终因寡不敌众,我败回家来。
原想得到庇护和声援,不料,父亲抓住什么就是什么向我劈头盖脸打来。
这时,母亲——你面对他们的谩骂、侮辱,你因说不出话来只是一味的点头或摆头……末了,不知你是气愤不过我或是那些气势汹汹的邻居,你就大哭着发疯般在家门旁的大泡桐树上,将你的头猛碰猛撞,直至昏厥在地!
妈!
我哭喊着奔向你,向你保证再不给你惹祸;可是,不几日,我又会招下这样的“罪过”,他们又追我至家门口,将矛头指向你和父亲!
有一次,父亲终于放下了当干部的面子了,勇敢地抡起扁担要砍过分欺负我们的人了!
有一次,父亲将我打得太重了,母亲,你愤然大吼一声“拼了!”就一头撞向父亲的胸膛……这是我记得你吐出最清楚的两个字。
同样,多年后的一天,当一恶人用扦担捅伤我的大腿,欲再次下狠手的一霎,母亲,是你横身在我身前,使那恶人屈服、败退!
一直记得,十五岁以前的我总是贪玩,一有空就往干妈家跑,一去就是一天或两天,也不管你吃饭的事儿。
有很多次,我和弟去了干妈家,你又发病了。回家时我们才发现你躺在阳沟里,污泥满面,额破血流!
我们问你“痛吗?”
你说“不痛!”
问要不要去拿药,你摆头,然后,我们就用香灰抹在你的伤口上!从那时起,我们都以为你不痛!
一旦你发病,就将你抬到床上去,就自顾去玩耍了!玩够了回家,你发病又滚到了床脚。
有几回,你半夜里发病落入了茅坑,险些丧命;就在你去世前三天里头,发病后滚进了粪口。
当我略懂厨炊后,就在你发病回活转来后,给你打一碗荷包蛋,每次你都要给我留一个!
有几次,你一口未动只顾摇头,原来父亲开会去了已两、三日,有几次,你原封未动的荷包蛋,还是让下队里去解决纠纷或开会深夜里回家的父亲吃了的!
妈妈,虽然你一生都没有开口说过话,讲过大道理,但是,你心里全明白啊!
一直记得,当村人开始给我介绍媳妇了,你的脸上时常生出笑容来。
当我在外面上班了,每个星期日,你便在村旁的机耕道路口向远方张望。
你想二姨妈了,你想我的姐了,你一个人沿公路边一直往垫江方向走,害得我和弟追了十几里路。
有一次,你走不见了,惊动在垫江居住的大姐,姐弟妹们找遍了几乎上半县,第二日黄昏,终于给我的一位朋友在邻村的湾子里找到了你!
妈,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你不说话;就知道你辨不了方向;就知道你认不得钱,你会将钱当废纸片扔掉!
一直记得,从我懂事开始,当我的想法能够影响父亲的时候,我便作主将门前的那两棵葳蕤不凡的泡桐树连根拔掉,让它连同过去消失。
当我的妻子生孩子时,从她撕心裂肺的哭吼到气息奄奄,我才知道我从你那里来到人间——几乎耗尽你一生的心血。
那一刻,我无地自容,我暗嘱自己一定奔个好的前途,以此报答你的生养之恩!
当我的妻子对你稍有不顺,当我将挥拳打向她时,妈,你为什么总是要护着她?!
不敢忘记,你的孙儿第一次见你就是永别,连你的子女也没有一个在你舒出最后一口气时在你的身边。
我真恨,那年的端午节我为什么没有回家,不然,我也会赶在你弥留人世的那一刻握一握你的手,用你给我的这双与你一模一样的眼睛恳求你留下,或者听你讲述你一生遭遇的苦难(据说,人在弥留之际,有回光返照,此时,能忆起生前全部,说出生的一切)……我们姊妹赎罪般一直护送你来到火葬场。
我一直守在炉旁,透过炉门的小孔——我看见你投进炉火,倾刻间,炉火幻化成一张因疾病与痛苦扭歪了的嘴,摔跌而脱光了牙的口,宽额耸鼻,与极度抽搐扭闭了的眼睛组成的——我的母亲!
多年以后,又快到你的祭日,我也该给你准备点钱物和好吃的东西了。最该准备的是你最爱吃的白糕和肥肉,让你那几十年清汤寡水的肠胃也滋润滋润……
同时,我不敢忘记,得写封信问你:妈妈!你这一生,真的不痛吗?!
2002年秋火神街105号圆心阁
诗人简介:张文龙,男,生于六十年代末。曾用笔名圆心、张迦、文殊、南山圆心等。巴渝文化网站长、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长寿区作协副主席。 在《诗刊》《诗歌报》《黄河诗报》《人间》《企业文化》《青海湖》《重庆日报》《重庆商报》《西部开发报》《公民导刊》等报刊发表诗文1000余篇(首)。多篇作品获奖。
(原刊于《中华风》杂志2006年夏

奉献精神,母性的慈祥喜舍
一一兼评邹中海的《母亲》《致敬钟南山》
作者:释圣静
邹中海的母亲,你的母亲,我的母亲,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无不是对自己的儿女,乃至于子子孙孙,不穷尽的操心和无尽头的无私奉献……
从接过儿女的行李开始吗?不!不仅仅是如此,从十月怀胎,到母亲最后的期望和祝福子孙后代的目光,目光随牵挂的执着流轮,那怕生命结束后,精神的灵魂摆渡于苦艰的五浊恶世,尽心尽力,尽父母的生命的每颗细胞的温暖和心跳,持续性的温暖哦,如邹中海的温暖《母亲》……
母亲
文/邹中海
接过行李,楼道里
响起母亲关节疼痛的声音
拒绝搀扶,还是三十年前的手势
门外正在飘雪
幻影重重
落到母亲的头上
我的心在变冷
一桌圆圆的饭菜
从母亲热气腾腾的眼睛里飘出
还是原来的样子
我们休息时
房间里的一只猫
用眼睛记录着这一切
一个苍老的身影
连电话里的冲锋号
也没有叫醒她
不管在哪里,在人间,或者是人间的任何视角不及之处,母亲般的温暖,奉献精神的慈悲喜舍如在邹中海的诗歌里,不限时空,不分法界,十方法界,四维上下,不所不在!你思不思,你在不在,诗歌的灵魂时时刻刻不不在致敬钟南山……
致敬钟南山
作者:邹中海
你是春天里的逆行者
撑起的是民族脊梁
手术刀在显微镜下闪烁
你要用这锋利的寒光
斩断伸向肺部的魔爪
你是岐黄中的妙手
却依然有人记起
你曾经是绿草中的国足
你在用箭一样的速度
把世界同行,甩在脑后
怎么称呼您呢
陈老师如此说
明星、学者、院士、教授……
是也不是
你最喜欢的称呼
或许就是医师这个伟大的职业
你面对的是看不见影子的恶魔
你必须用,放大数十倍的捆妖绳
才能把它们束缚
你面对的是生离死别
可你轻轻对女儿说
去吧,不要多想
你是翻滚的长江黄河
天塌下来,也要把仁心守护
你是春天里的逆行者
可你并不孤独
在你的身后,紧紧随着千万个你
千万个我
千万个党员干部
你没有独行,你不会孤独
医者仁心
会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筑出更多的南山,在中国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以农为本,以粮为纲……粮食是生存的根本,但是谁也是吃五谷杂粮的!谁不生病?
不论古今中外,还是工农从盘古开天地,到如今的全面复兴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中央到各级党委政府,制度体系结构,时时刻刻都如同共产主义的温暖一样,如同千千万万的钟南山一样,特别是“新冠肺炎”抗击疫情与防控的时期,许许多多的,有名或者是无名的大白天使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一化为千百亿的钟南山!遍及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褔泽净化每一缕空气,让人类的生命力,在共同生存互助互爱的慈悲光和热里,驱逐病毒,永享幸福安康的人生……
评论作者【简介】
释圣静:叶小兵。1971年生,心理咨询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西部散文选刊》顾问。月印无心文化总编辑。美国华人诗学会巜诗殿堂》诗刊(汉英双语)头条主编。中国文联主管《神州文学》杂志社编委。湖南《三湘文学》杂志社总编辑。山东《黄河作家》副总编辑。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
诗歌作者【简介】邹中海,笔名涛博哥哥,海哥。喜欢国学,曾为中专教师,现为三湘文学创始人。有作品选进教辅、获奖、馆藏和翻译成英、日、韩等文字。《致敬钟南山》被关工委选定为《新时代好少年教育读书活动》指定诗歌,中央电视台直播推广。
2022.5.8农历四月初八

爸爸妈妈的心愿(散文)
廖学明(重庆)
秋天的清晨,阳光雨露天高云淡。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迎着朝阳走在乡间上学的路上,看见田野成熟的水稻,一片片绿色的树林,一朵朵野花,都被浓浓的秋情陶醉。我漫步在路边信手从土坎上,取一枝蒲公英的花,轻轻的放在嘴边一吹,把收获的希望与祝福载入那飞翔的思绪,让花蕊飘向远方随思绪飞翔,飞进我的家门投进妈妈怀抱中,给妈妈及家人带来温暖和幸福。
我抬头看见天空中自由飞行的大雁,心里立刻想起了爸爸和妈妈。
爸爸,你好。我的家有了你默默劳作,为一家人的生活,又默默为我祈福。为儿子的前程,你象一块铺路石,愿儿子踩着你的身体前进,你又象一块厚实的泥土,愿意承受脏和臭的洗礼。为了儿子能够象泥土上的花儿一样开得更加鲜艳华丽,我的爸爸妈妈愿意奉献一切。我想,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儿女幸福,他们也愿意奉献一切。在此,我要感谢伟大的爸爸妈妈!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看见爸爸1.70米的身高,经常穿着绿色的迷彩服,奔波在生活的空间。因为爸爸曾经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位中共党员,他退伍后在一个国营企业里上班。那个时候我家的生活过得愉快。后来爸爸上班的企业因市场经济倒闭下岗了。妈妈的左脚虽然有点残疾走路不方便,长期待业在家,她有一张白里透红的脸深受父亲的挚爱。妈妈喜欢我和红梅姐姐,即使我家比较清贫,她还是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妈妈鼓励我说,一定要象姐姐那样考上大学,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让我值得高兴和骄傲的是,姐姐在爸爸下岗的前一年,她以在重庆西南大学毕业成为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师。
“新鲜大馒头一元钱一个。”
每一天清晨爸爸便挑着满满的两筐大馒头,走街串巷蹒跚着步,走田间小道爬崎岖山路,50多岁的人为一家人的生计做到家里有粮心才不慌,为儿子读书的学费他在骄阳下在风雨中,总是喘着粗气抹下额面上的汗水,希望能多赚几个钱。这样的日子从爸爸下岗后的第二年,我正好上初中一年级一直延续到我大学毕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爸整整坚持了十多年之久,让我刻骨铭心的热爱我的家人。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得不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爸爸妈妈。
雨季来了,我上学行走不方便,爸爸总是要护送我到学校的大门口,放学时爸爸又会来学校接我回家。回到家里后,我才发现爸爸的裤子湿了半截。爸爸在书店里为儿子买复习资料排队的身影,象写满了望子成龙的心愿……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在县城里上高中。
“感谢,爸爸!”
我高兴的站起来让爸爸坐在我的床辅上,他仔细把煮好的猪肉打开嘱咐我趁热吃下,哪些散发着肉香的肉片。
“爸爸,你吃过饭了吗?” 我边吃边问。
爸爸微笑说:“没啥儿子不要紧的,我去你姐姐家吃饭。”
“爸爸,学校离姐姐家也有近10里的路程呀。我这点饭,可以分成两份,爸爸吃一半吧。”
“没事的儿子,我的脚板硬一会儿时就到了,这样可以节省5元钱的车费。” 爸爸说完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来一沓钱微笑递给我。
“儿子这是你下个月的生活费,你要克服困难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会面对生活中具大困难,那你这一辈子的生活就很麻烦,你必须翻过高考这道人生的坎。” 爸爸说话的声音很是温暖,给我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的力量。我与爸爸交谈约有半小时他有事要走了。
“儿子,你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我知道,你和妈妈也要保护好身体!” 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目送爸爸远去的背影,消失在炎热阳光下的树林中。
三年后我终于考上大学,在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爸爸妈妈兴奋不已,爸爸满脸的微笑仿佛额头上的皱纹霎时没有了,妈妈青瘦的脸上也露出了扬眉吐气的笑容。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尽甘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读书改变我的命运,读书也改变我的生活。读书还改变了我和全家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地位。
我撑着一把天蓝色的雨伞,在大学花园中散步,我伸手一接雨滴,它是那样的晶莹透明,温柔的雨滴宛如爸爸妈妈的情怀,为花儿、为绿草、为树林、为大地默默地奉献,雨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心全意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爸爸的生日快到了,我把优秀的成绩通知书寄给他,这就是我给爸爸生日最好的礼物!我感谢爸爸妈妈的默默奉献,才让我有实现理想的力量,也为我创造一个实现幸福快乐的人生平台!大学毕业之后,我很顺利地进入政府单位里工作。
我要永远感谢伟大的爸爸妈妈无私奉献,向老人家们深深的躹躬和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