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忆 母 亲
(文/任迎春)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的母亲走了七年多了,七年的别离,七年的悲思;七年的哀恸,七年的回忆。七年前和母亲生死别离时的痛伤,时不时地撞击着我的心房。
我这个在外游荡多年的游子退休之后,常常倍感无聊和孤寂,也许是闲下来的缘故吧,我非常想念母亲,特别怀念母亲生前的时光,因为那时有母亲的笑容,有母亲的唠叨,有母亲的爱抚,更有母亲的牵挂!
母亲她老人家一生善良处事,宽厚待人;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克勤克俭,相夫持家;养儿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一生坎坷,吃尽了苦,受尽了累。母亲生前四世同堂,晚辈现已近50人,和乐而上进,可谓是其乐融融。
我的童年时期,既无电视、也无电脑,看电影也很少,识字不多的母亲常常在晚间给我讲故事,督促我写作业。数十年来,每次回忆起当时母亲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我就激动不已。记得在母亲生病住院初期,为打发母亲住院的寂寞烦躁情绪,我常给她回忆我们兄妹六人小时候淘气的情节,她点头微笑,会暂时忘记自己疾病的痛苦,重温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母亲走了,我不敢再想这些点点滴滴,越不敢想却越容易回忆,往往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母亲贤淑善良能吃苦,除照料爷爷奶奶,养育六个子女外,白天还要去生产队参加劳动,晚上还要为我们几个小泥猴缝补浆洗衣服,搓绳子纳鞋底做鞋子,十分辛苦。父亲一直在外教书,为教育事业奔波操劳,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母亲柔弱的肩膀承担了家里的生活全部。
那时没有缝纫机、洗衣机,母亲纳鞋底做衣服缝补浆洗全凭双手,再加上那时还没有电灯照明,一盏昏黄小油灯常陪着母亲到天亮。当年父亲的薪水微薄,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吃穿费用全靠父亲的工资。在那个挣工分吃饭的年代,我们家由于人多劳力少,工分往往挣不够吃平均数的口粮,所以父母亲每年要省吃俭用积攒买工分的买粮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缝缝补补一年又一年。
母亲从我们小时起,就教育我们要勤俭、要诚实。鼓励我们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养成自强自立能吃苦爱劳动的习惯。母亲做事低调、谨言慎行,凡事不予人争。在林州五龙镇我们阳和农村老家,老母亲留给街坊邻居,左邻右舍、家族亲友的印象,就是如此。
后来,我入伍去西藏服役戍边,16年间扎根西藏边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低调行事,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就是现在,我也是这样子。从不争强好胜,遇事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我自己认为,这和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我退役来到新乡后,天天为生计而应付忙碌。母亲的身体也由于常年积劳成疾,先是眼睛白内障做手术,后又因为脑瘤做手术,手术后留下了后遗症,右手右腿活动困难。从此母亲17年与拐杖为伴,在父亲的陪伴下面对现实,坚强生活,乐观向上,不气不馁。饮食起居尽量不让我们子女们代劳,为的是怕麻烦我们,会影响我们的工作。
七年前, 母亲病重,我们兄弟姊妹六人一致商量,要让母亲在最后的日子尽量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要让母亲得到最好的治疗,我们要陪伴母亲过好最后的时光。
母亲在新乡解放军三七一中心医院住院的日子里, 我们全家人轮流在医院照顾陪伴母亲。为了让母亲好好休息和方便照料,我们兄妹六人找院方商量,安排母亲单独住一间病房。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仍然非常乐观、和善和幽默,时不时和我们谈以前我们童年的趣事。病房常有笑声,完全没有病痛的样子。但可恶的病魔始终缠着母亲不肯放手,那年腊月初十,一个异常寒冷的日子,无情的病魔硬生生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母亲走了,转眼七年多了。又到初夏时节,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马路边上绿色的草红色的花。远远望过去,真希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能再出现母亲的身影!可泪眼望出去,只有马路两旁的满树翠绿和匆匆往来的车辆和人群,丝丝悲哀涌上心头,泪水忍不住浸湿了眼眶。
回首往昔,往事如烟。清明节我回家上坟时,去了老家的老院。老院里西北角那棵香椿树已萌芽,青草也从地下和根基的石缝里萌出,那几株还是父亲生前从新乡移回家的不知名的花草也顽强地随风摇曳,似乎在迎接我这个不经常回来的游子。我默默地伫立在院子中间,久久凝视着老院里的树木和杂草丛生的院落。石桌石条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早已斑驳脱漆生锈的门窗,满院子里都是被岁月刻上的痕迹。霎时间,院子里父亲母亲曾经的爱抚,过去那无忧无虑美好幸福的童年,我儿时的点点滴滴,透过我的泪眼,就像决堤之水喷涌而出...
老院子、老房子,承载着满满的过往和难忘的记忆。如今满院满屋的沧桑中,曾有过满满的幸福,屋里院外处处都有父母留下的影子。记忆深处母亲年轻时的样子犹在眼前。着一身素装的母亲围着围裙,忙碌在院子里厨房间,平静而从容。我真想让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回到我的童年。能够再依偎在父母的身边;再听一听父母满是爱意的唠叨;再听一听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再吃一碗母亲亲手擀的捞面条和亲手包的各种各样馅的饺子;再尝一尝父母在院里种的山楂、葡萄、黄瓜和丝瓜。满是回忆的老院,满是想往的老院!老院一切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叫人不能有一丝丝的忘怀。
儿时的记忆点点滴滴,就像点点星光,如此灿烂耀眼,值得留恋。房檐上的雨水滴滴答答,院子里花和树轻轻摇曳。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管岁月如何沉淀,我对于童年的记忆都无法释怀。如今,我明白,因为我童年记忆里饱含着父母深深的爱!我深深怀念的,是我自己经历的难忘的记忆,是难于忘怀的父母之爱呀!
初夏,各色繁花盛开绿树成荫。从阳台窗户望出去,文化路、黄河大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可人群里再也看不见父母的身影...
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可是记忆没有走,也不会走!难忘的记忆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点点滴滴将陪伴我一生一世!
母亲节到了,谨以此文怀念亲爱的母亲!


任迎春,网名:耘春一隅,河南省林州市人。1974年入伍,在西藏察隅边防服役,1989年转业后在河南新乡工作至退休。风鸣梧桐文学社诗友,喜欢散文诗歌。在部队和地方一直从事文秘工作。曾在小报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作品散见于百度、军魂网、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