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到大钟寺之六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到大钟寺之六
走近大钟寺,你会有一种这里是钟林的感觉。为何这么说呢?其实称其为钟林也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注意到,在大钟楼东面的庭院里,陈列着40余口古钟,而最早的是宋代熙宁年间铸造的,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里,如果按照年代往下顺沿的话,分别有宋、元、明、清各代的古钟。

大钟寺一角
另外,在藏经楼的一楼是古钟简史陈列厅。展品中最小的香烟盒大小的陶钟,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最古老之钟。不仅如此,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展品中的精品有商代青铜钟、三件一组的编钟、西周编钟、春秋编钟、早商青铜铃、西周合瓦形编钟、曾候工编钟等。
叙述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再来说一说这里的古钟博物馆。
据有关资料介绍,1957年的10月28日这一天,大钟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中间有一段时间因无人管理,寺院变成厂房,庙内建筑凄凉破败。时间到了1985年的10月,国家拨专款重修大钟寺,创立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据了解,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和古钟资料、传播古钟文化知识为宗旨的专题性博物馆。馆藏古钟类文物品种比较齐全,有乐钟、朝钟、佛钟、道钟、金刚铃等古钟类文物 4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古钟222口、铃192只中,大的近7米高,小的可放在手掌之中;年代最远为西周编钟,近的为民国道钟。
我们还注意到,当然也从相关资料中获悉,该馆陈列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现有《大钟寺历史沿革陈列》《古钟简史陈列》《铸钟工艺陈列》《钟王铭文陈列》等基本陈列。还设置了供观众敲击和娱乐的编钟、佛钟和龙洗。此外,该馆还出版有《古钟文化》丛书。共有10个展厅,分别为:第一展厅,觉生寺历史沿革;第三展厅,战国编钟;第五展厅 ,佛道钟铃(魏晋-明代);第七展厅,明清精品;第九展厅,永乐大钟;第二展厅,早期钟铃;第四展厅,佛道钟铃(类型概说);第六展厅,佛道钟铃(清代);第八展厅,钟铃铸造;第十展厅,外国钟铃……
我们还要欣慰地说,1996年,大钟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我们也深信,大钟寺的明天一会更加的美好!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