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庭怀
主播:自励
2022年4月7日
退役不褪色,做志愿服务的领路人
——记固安县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齐荣德的事迹
近期,全国多地散发疫情形势严峻,在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交警等迎难而上的“逆行”者,第一时间筑牢坚实防线,在属于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诠释着抗击疫情的决心,用点点微光温暖着寒冬,守护着一方平安。

固安县林城园区有位退役老兵叫齐荣德,53岁,1990年12月入伍参军,1993年12月退役建设家乡。“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离我们太近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作为一名退役老兵又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响应号召,坚决冲在疫情防控一线”。齐荣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位退役老兵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的自愿加入到园区防控队伍中,并组织肖立娟、杜影敏、张新建、权硕等无偿献血志愿者,严守小区卡口执勤,对过往行人、车辆进行登记测温扫码;配合医护人员连续十几次顶风冒雪为居民做核酸采样工作;深入林城校园、农贸市场、小区院落进行消毒,坚决阻断病毒的侵扰,确保广大居民有一个健康、卫生、安心的生活环境。

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为人厚道热心,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热爱无偿献血事业的齐荣德,在爱人马岑云的支持下,从2000年就开始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乘座公交车或是骑自行车来到霸州献血屋定期献血,二十二年从未间断,献全血6000毫升,成分血/166治疗单位,共计献血98次,是固安红十字无偿献血的先行者,并三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金质奖,多次获得廊坊市级“最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光荣称号。2017年5月1日,齐荣德加入廊坊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现任固安县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分队队长。多年来,他一心朴在献血事业上,宁可少上几天班,也想方设法的把固安的献血量搞上去。“希望咱们固安县符合献血条件的爱心人士都能够参与到无偿献血当中来,把咱们固安县采集量达到一个理想的目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是齐荣德经常对人们说的一句口头语。利用手机微信群,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达300余名,壮大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力量。经常组织志愿者走乡镇串村街,发放彩页、挂条幅,为广大群众耐心讲解无偿献血知识;并多次为在校学生讲述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聘请民间艺人用河北梆子、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方式,义务宣传无偿献血国策和重要意义。

生命离不开血液,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特殊医疗措施。在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之时,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过去,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他们为了卖更多钱,往往弄虚作假,隐瞒病史,甚至冒名顶替,重复多次卖血,严重影响了血液质量和供血者的自身健康,有的患者通过输血还染上了疾病,造成了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因此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坚决制止买血卖血行为,才能保证医疗用血的质量,才能遏制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艾滋病、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无偿献血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之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定期献血对每个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还可降低血脂、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科学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謝,增
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精神。

脱下军装,依然使命在肩;告别军营,依然家国于心。危难时刻,苦难之间,齐荣德时刻“逆行”而出、敢于冲锋,勇于奉献,“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2020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在迎接新年的同时也蒙上了一片阴霾。人们响应号召,足不出户,居家防控。而齐荣德做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被困在家中心急如火,他便走出小区以购物为由,悄悄的骑电动车来到三十公里外的固安爱心献血屋招募志愿者,给献首页解无偿献血有关知识,做献血引导服务。为保证临床有充足的血液来挽救无数病患者的生命,齐荣德动脑筋想办法,多次与乡镇干部协调,定期组织市中心血站献血车,走进农村“赶大集”,并在林城、牛驼、渠沟、马庄等乡镇开展“捐献血液、拯救生命”活动,号召身体健康的爱心志愿者,踊跃报名献出浓浓热血。大家本着我献血,献爱心,我开心,我光荣。

在活动中,齐荣德为献血者送上一杯热水、指导填表、测量血压,并且以自己献血的感同身受,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让他们轻松献血,让更多人勇敢的踏上献血车。大家用自己的爱心和血液,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体现出了爱心人士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