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诗
程明益(商洛)
忆慈母
鹤西慈母十三年,每梦描针引线穿。
耄耋之秋躬手事,临终渡岁杖身前。
心悬儿季平安上,公务无时孝敬先。
今世难还深海愿,遥期冥域纸烧钱。
李永丰(西安)
思母吟
凝望堂前萱草花,心中牵念越天涯。
清明已落辛酸泪,谷雨又回子女家。
母爱从来难复报,慈恩永世载风华。
人生若有伤情事,五月思亲最叹蹉。
刘囯存(河南)
母亲节之思
清风拂彻世心重,泪立陵前念睟容。
幼入书香逢战乱,妙年投笔灭倭凶。
一生奋斗为民富,化鹤仍思欠宝农。
忠孝子孙参国事,时节不忘慰先宗。
陈玉柱(商洛)
母亲节寄意
死生相隔梦犹呼,萱室何寻羸瘦躯?
游子旧衣抚针线,家乡至味忆蓴鲈。
深恩半世心中记,拙句数年笺上无。
不是儿郎少才思,此情万语总嫌肤。

侯俊武(咸阳)
母恩(新韵)
慈母升天已卅年,每当思念泪如泉。
亲生八子精心育,历尽千难美梦圆。
节俭勤劳洁净著,睦邻泛爱善行宽。
乡亲祭奠失声恸,哀乐悲凄场景鲜。
杨 栋
慈母吟
历尽沧桑背影弯,满头白发露慈颜。
几回梦里冠衣被,一笑情浓天地间。
风雨灯花教子累。田园灶火不偷闲。
断机孟母古今唱,明月暖心照太山。
梁文君
母亲节有寄
母爱如天记忆新,萦怀往事久思频。
形容起皱添憔悴,鬓发敷霜历苦辛。
未忘栽培情意切,犹追教诲语声谆。
沧桑已入茫茫迹,每每凝成五味陈。
赵建军(河北)
母亲节怀母
孜孜夙夜为谁持,苦境衰躯育五儿。
雨雪当涂贫里怨,蓬蒿遍野小家知。
艰难未敢三餐少,冷暖焉能四季迟。
多少春晖无以报,惟能一忆一哀诗。
王琳瑶(北京)
母亲
梦里几回消瘦肩,故园呼唤想依然。
慈颜每念加餐否,苍鬓曾怜问病前。
怀远频挥暌别泪,凭高忍颂蓼莪篇。
欲寻荔树烟中井,一棹归于闽水船。

李建初(浙江)
母亲节有念
梦萦萱室坐留连,历历艰辛犹眼前。
岁月蹉跎心血呖,朝昏忙碌孺童牵。
跪恩青鸟知慈爱,返哺乌鸦悟大千。
唯我孝思惭未报,阴阳相隔更凄然。
程有来(商洛)
梦见母亲感怀(孤雁格)
神绕魂牵十数年,音容永驻在心田。
常逢梦里慈祥笑,恍听堂前碎语传。
惊醒才知晨晓近,萦思犹记母亲还。
阴阳两分情无尽,今世来生不了缘。
吴以松
母亲节
五月初来居外乡,家山遥远念亲娘。
清香一束灵童捧,素萼三花老母尝。
烟雨如君书翰墨,云霞伴我写词章。
年深岁晚重相见,呼侣携儿拜上堂。

单晓莉(西安)
悼故人(一)
辛苦一生熬到头,灵魂远塞作仙游。
归来为客空馀恨,别后遗园倍染愁。
举目含情融旧所,伤心无语寄层楼。
今兹小径清明柳,趁雨纷纷插墓丘。
怀念(二)
时至清明身出城,路穷车塞步坟茔。
碑前不语非无语,地下无声盼有声。
杜宇空传游子恨,桃花每见故人情。
点燃香烛心头痛,欲向东风诉此行。
母亲节回乡祭双亲(三)
早去西郊赴远村,纸钱南陌送先人。
苍髯两鬓有心子,浊酒三杯欲祭亲。
遍地青烟飘绿野,满天飞絮绕红尘。
一篇万爱寄幽处,似客终身泪湿巾。
古风
闫羊焕(宝鸡)
思念母亲
濛濛春雨阴心情,狂魔雾霾绕巅浓。
遵父八三病离去,慈母孤独伴儿行。
在世同锅一碗饭,看门扫院事亲躬。
如今坟前蓬蒿茂,老泪纵横溢外盈。
五排律
叶其松(福建)
清明祭母
泪洒清明日,心伤祭母时。
铭恩人子愧,感孝裔孙悲。
博爱崇风尚,怀柔树口碑。
鞠躬甘苦累,尽瘁慰宗支。
照片存哀念,慈容已诀辞。
阴阳成隔世,血脉勉承垂。
怎奈尘缘短,何堪命运崎。
跪斟三盏酒,拜寄一生思。

七绝
文迟(商洛)
今日母亲节有思
寸草春晖悬像亲,无言面壁泪凝痕。
檀香寂寞思泉下,母是心中佛一尊。
达公(商洛)
写意我院常青树
常青树茂母亲栽,郁翠葱茏伞掌开。
每每回家冠荫歇,犹甜慈母面怀偎。
高新平(山东)
写给母亲节
春恩大地年年似,物继胞芽岁岁新。
生态千般巡此味,回头浪子企娘亲。
鞠连胜(山东)
七绝.母亲节颂娘亲
人间大爱颂娘亲,茹苦含辛育我身。
朴实善良传节俭,恩情似海永存真。
李玉玲 (山东)
母亲
褪来红粉黛青妆,坎坷消磨两鬓霜。
今日为娘明镜里,梳开岁月理沧桑。
杨玉霞(山东)
母亲
晨来忙碌至深宵,事事安排皆有条。
今日我为人母后,方知其内几辛劳。
桥山柴人
黄河水变清(一)
壶口忽闻惊叹声,青山绿水映眸明。
那条俗语今须改,跳进黄河能洗清。
立夏感吟(二)
慢怨炎阳似火熏,夏临何必太当真。
枝头只要有花在,直信人间还是春。

词.曲
达公(商洛)
阮郎归•念母亲
敬香燃袅上青烟。忆思睹泪涓。母亲犹杖慢姗前。发飘霜老颜。
风瑟瑟,雨绵绵。光阴渡暖寒。每晨劳起五更天。而今无影还!
周桂萍(山东)
阮郎归•母亲节抒怀
山川青绿报春风。花开情意隆。感时光日月苍穹。携飞燕子宫。
鸦反哺,母身躬。增辉暖胜鸿。怎回报几世恩崇?诗心寄浩空。
程有来(商洛)
阮郎归•母亲节又临感怀
青山依旧小楼空。梁巢无燕踪。每逢初夏牡丹红。花红人勿同。
儿欲孝,影孤鸿。音容冥念中。青丝染雪亦成翁。此情怎了终?
刘纪会(咸阳)
阮郎归•回家看母
心忧慈母鬓成霜。骑车回故乡。院幽庭净菜成行。银屏看戏忙。
开气灶,做羹汤。盛来入口香。不求宝马紫金缰。唯求母健康。
余明凯(武汉)
阮郎归•清明忆母
春风寒食雾衔山。回眸掩泪干。母慈育养几伤怜。持家世事难。
晚年好,合家欢。倏而逝没仙。送终祈祷上瑶天。悲怀祭纸烟。
武善世(安康)
阮郎归•悼母
劬劳终世历沧桑。披星戴月光。殚精心力育儿郎。福绵恩泽长。
任瘦影,对残阳。山风咽怆凉。当春时节忆萱堂。落英亦断肠。
彭红兵(山东)
阮郎归•初夏
迎春花谢柳条青。忽闻燕子声。牡丹芍药透窗棂。西楼月正明。
春已去,夏才盈。杨花柳絮生。飞绵滚滚把君迎。此情对玉卿!
临东(渭南)
【中吕•阳春曲】梦母
三更梦见娘模样,亲切温柔人善良,生儿育女惠泽长。入梦乡,两眼泪汪汪。

现代诗
杜忠书(商洛)
妈妈的香囊
妈妈听说我要奔走远方
便亲手为我制作了一只香囊
囊中藏有苍术、朱砂、神砂和雄黄
临行前亲手为我挂在胸房
妈妈说有她的香囊陪伴
走夜路时就不会心慌
妈妈啊
在这一生当中
有你慈爱的呵护
积攒了我一生的骨气和脊梁
刘继业(天津)
母 亲
母亲像太阳
给我温暖
照亮我前进的路航
母亲像月亮
给我温柔
让我浮躁的心
不在彷徨
母亲像高山
教我攀登
给我力量
母亲像大海
教我搏击风浪
倦了
有港湾避航
母亲像参天大树
为我遮风避雨
让我乘凉
母亲像一湾清泉
清澈甘甜
涓涓不息
认准一个方向
母亲就是心中的桥
永远住在我的心房
祝龙喜(商洛)
母亲的一生
怀揣生命的种子
恨不得倾其所有
把生命的精华输送给子女
呕吐出肠胃也无悔
哪管体态臃肿
也不在意行动迟缓
一刻也未曾停止劳动
洗衣扫地做饭
喂猪养鸡喂猫
每日到生产队里挣工分
只到胎动才匆匆往家里赶
分娩时那撕心裂肺的呼喊
抓住床沿倾尽全力的拼命
也无怨无悔
等待一声响亮的啼哭
没有接生婆时
自己剪断脐带
用旧衣服将心爱的儿女包好放到床上
只待家人收拾胎盘和羊水
能喝半碗红糖水补血
从鸡窝里取有热度的鸡蛋
吃半碗荷包蛋
泡她娘家送来薄饼
也昰难得的奢侈
产后三天就下地干家务
哪有什么坐月子一说
更别说忌生冷凉风
月子里下地干活昰常事
黑腰带攀着孩子劳动
除过夜晚
脊背是孩子活动场地
有时一手抱着孩子
一手添柴搅糊汤面
经常把孩子夹在两腿间吃饭
可怜家里没有一只破摇篮
鲜红的血转化成白花花的奶水
一点一滴被儿女吮吸
干瘪了自己的身体
更别说身材体形变化
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
三九天在冻冰喳的水里洗尿布
手冻得彤红麻木
儿女病疼的啼哭
牵动着她每根神经
儿女的冷暖饱饥
时刻挂在心里
他们第一次叫声娘
她高兴得眉飞色舞
奶水不够
就撇糊汤油油
或喂洋芋粉糊糊
孩子实在吃不下去,
找别的妈妈吸口奶水哄哄
多子多难不嫌弃
一儿一女一条心
他们都心头肉
到死还断不了牵挂
煤油灯下
针针缝衣缝的昰孩儿心中的温暖
线线补补丁补的生活的艰难
大儿穿过让小儿穿
吃糠咽菜不让孩子饿
自己挨冻受饥也心甘
教孩子明事懂礼
送学校读书识字
希望他们快快长大
盼望他们展翅高飞
希望孩子成龙成凤
脸上也洋溢着无限光荣
又担心他们远走高飞
失去子孙绕膝的天伦
待到儿女筑巢育雏
心思转移到儿女的儿女
甘心做免费保姆
掏心掏肺也无比快乐
儿女的儿女长大了
她发白眼花耳朵聋
即使拄着拐杖
也要替儿女做点事
等到卧床的那一日
不想给子女添负担
支撑到了离世前的一刻
只求再看一眼所有的子孙
只要他们幸福
含笑九泉也心满意足
黄瑞华(商洛)
母亲的思念
母亲累了
母亲走了
那天,雪花飞舞
她没等孙子放学
就乖风而去
父亲久久呆在墓地
看着高高耸立的墓碑
我知道
他把泪烟了下去
他不想再让儿孙哭泣
哥哥和姐姐
哭得天变了颜色
我木然的立在那里
心随着母亲而去
在母亲远去的路上
许多花开满雪地
伴着剌耳的爆竹
儿女和亲人们一起跪倒
哭声落在那些雪花上
母亲去了天国
可那渐渐隐去的身影
却一直留在我褪色的记忆里
每当我去墓地看她
可她总是躲避
我知道
她怕我伤了身体
可我内心的呼唤
依然能穿透大地
让我再掬一把黄土
让我再喊几声母亲
让那些青藤再长长些
让那些青草再长旺些
让它们把我的思念
寄给母亲

庄辉点评
咏白海棠
桥山柴人(延安)
蜂儿引路入柴门,云做芳容园做盆。
冰魄莹莹堪比月,素颜淡淡更销魂。
为除寂寞香春日,但证沧桑印岁痕。
蝶去蝶来都是梦,诗人何故叹黄昏。
【庄辉点评】海棠花有多个品种,花色各异。其中,白海棠花期4--11月,花白色。秋海棠花期10月左右,花红色。历代名家咏海棠诗甚多,佳句可见一斑:苏轼“东风嫋嫋泛崇光”;王安石“绿娇隐约眉轻扫”;陆游“为爱名花抵死狂”;李清照“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等等。
此诗开篇不直接写海棠,而是说“蜂儿引路”到不显眼之处,“柴门”引指简陋的院落,“云做芳容”指花为白色,实际上暗说了花,虽如是,仍有欲擒故纵手法之妙用。接着从视角去写,写海棠花的“莹莹”,如月亮一般洁白晶亮。比喻恰当新颖;写海棠花的“淡淡”销魂,很有吸人诱力。再就是用虚笔写海棠花的品性,为春日送来芳香,留下印痕。“沧桑”一词,一语双关,切入人生哲理,并为下面作铺垫。尾联借景抒情,用“都是梦”抒写感慨,叹花期易逝,叹岁月老去生命短暂。海棠花触引了自己的共鸣。“何故”二字为反问语气,蕴蓄深沉,耐人寻味,留给遐想,感怀而不伤感,寄意旷远。
韵字“魂、昏”的声母、韵母都相同,视为同音字,此为隔位,可用(若是上下连位就应避之)。中间二联尾三字的节奏(1/2)能变换一下更好;“为除寂寞”有些费解。
庄辉点评
春茶
杨淑琴(陕西)
杯底风光仔细收,春山淑景入清流。
安贫何惧绿罗去,投老可随黄叶游。
竹傍松声早听尽,蝶穿花海晚含愁。
新诗有韵居方寸,香气无形却自由。
【庄辉点评】茶是大题材,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和文明礼仪。春茶通常是指清明节前采摘而制成的茶,茶芽肥嫩,色绿质软,气香甘润。
此诗从平时饮茶说起,“杯底风光”“春山淑景”很巧妙地写出了春茶,且不碰题字,甚好。二联以形态寄品格,绿时献身成茶,“安贫”立命,老了也落地归根。三联借“竹、松、蝶、花”作烘衬,用“听尽”来写春茶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用“含愁”来写因生命的短暂而有淡淡愁绪,简明凝炼。写影、写声、写时间、写动作、写形态,切入了通感写法的运用。“早听尽”属本句自拗自救,可用。尾联高扬一笔,用春茶的“香气”与诗韵进行比较,诗韵是“方寸”有限的,而茶香是“无形、自由”的,这就大大提升了春茶的品格、品位。“香气无形却自由”尤好。
此诗意脉清新,笔触老练,诗语娴熟。韵字“游、由”的声母、韵母都相同,视为同音字,此为隔位可用,若是上下连位就应避之。总觉得,写春茶的外形特点笔力少些,有点“虚”。

《万家诗苑》期刊顾问:
文迟,程良宝,宁长珊,包德珍
钟振振,李江存,周正民。
律绝编辑:程有来,杜仲书。
词曲编辑:刘大魂。
现代诗编辑:黄瑞华。
庄辉点评:庄辉。
刊头题字:陈玉柱。
制图:网络。
制作:达公。
编审:程明益。
《万家诗苑》编委会
二0二二年五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