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张国政

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大多都知道,所谓场院,就是农村大地的粮食成熟收割后,运回来做为存放粮食凉晒风干并进行粮食脱粒入仓的集结地,也叫打谷场。
我们屯的场院在离屯子东南一百米处,面积大约有一晌地左右,四周用一米多高的干打垒土墙围起,两个生产队的场院都在一个位置,中间用一道墙隔开,场院外南侧二十米处有一个很深的大水泡子,屯里人都管它叫“王八坑",因坑型状酷似一只甲鱼而取名。
选择场院也是有讲究的,一是场地要开阔,二是土质不能是沙土地,三是要土质坚硬平坦,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场院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地。那时东北风大,而且不论男女老少大多都抽烟,万一发生火灾,如果附近沒有足够的水源,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场院是全屯人一年的口粮和全部希望。 场院的西侧留有一个用杨木杆做的四五米宽的简易大门,一是为运粮车方便通行,二是防止大牲畜进来糟蹋粮食。靠近场院的西北角有一个十平米左右的用泥土和麦秸扠起来的小平房,用做打更和社员打场时休息。屋内有一補土炕,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门,很暗,人进去后得适应一会才能看见东西。


一进入冬季打场时期,社员们天还没全放亮就都从各自家中陆续来到场院,在小屋里集合,大家挤在炕上或地下,靠着墙根,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七嘴八舌地开着玩笑,唠着骚嗑。那个年月农村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农民的娱乐就是砍大山,讲笑话,说荤段子开心解除疲劳。队长点名看人都到齐了就开始分配一天的工作了。
由于北方土地多,场院都是永久性的,春夏基本都闲置。到秋后启用时,简单地平整一下碹土的地方,喷点水压硬压实就能用了。那时东北主要的粮食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玉米、高梁、谷子、大豆为主,有时种点春小麦和糜子、红小豆、绿豆等杂粮。


中秋节前后,大地高梁开始最先成熟,漫山遍野红彤彤一片,象征着又一个好年景。社员们用镰刀倒着割下高梁穗子,打好梱,大马车把它运进场院码好垛,等着风干后上冻打场。接着,苞米、大豆、谷子也开始成熟收割,大马车一车接一车地把这些粮食往场院里运。眼见着大谷垛越码越高,苞米堆越堆越大,高粮穗和黄豆跺码的象长城,心里那个高兴呀,因为这又是一个丰收年。在那靠天吃饭,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人民公社年代,这个场景就是最大的幸福感。有人还编了一首打油诗:"谷垛高高上了天,摘朵白云擦把汗。靠近太阳借个火,抽口旱烟做神仙。"全队的男女老少经过一个来月的抢收,终于把一年的庄稼拉进了场院。高梁、谷子、苞米、大豆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场院的四周,就象一座迷宫。成群结队的老家贼(家雀的外号)叽叽喳喳象赶大集似的,一会飞起,一会落下,黑压压一大片,从头顶飞过时就象乌云遮住太阳一般。


场院里最热闹的季节就是打冻场,而我那时最喜欢的看点就是扒苞米。在场院的中间,苞米堆象小山似的,每天傍晚吃过饭,队里各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嫂子和孩子们,一家一户地围坐在苞米堆周围,有说有笑,不时地扯着东北屯子里特有的荤调子,一边两手不停地扒着苞米,笑声伴随着夜空中的星星回荡在场院的上空。孩子们有时也帮着大人们扒几穗苞米,但大多数时间是嬉戏打闹。一会跑到谷跺后面捉迷藏,一会挑些还不成熟的青苞米拿到打更房里烤着吃。苞米扒完光棒后经过过筐装进苞米围子,那时扒一大筐苞米记一分,一筐苞米大约一百斤左右,每晚一家都能扒到七八筐,手快的能超过十筐。


场院里冬季打场最热闹的场面就是打谷子,清晨,人们把谷梱打开,穗朝里根朝外按着谷场的圆圈铺好,一匹马拉着一个石头磙子,四五匹马一匹接一匹连在一起,有经验的老组长拉着第一匹马的僵绳站在谷场中间,在他的一声吆喝下,马的嘶鸣声,磙子压在冻地上的谷子声,借着飞扬的尘土,好一副东北最热闹的原始的冻场打谷子画面。经过一圏圈的碾轧,谷穗到一定程度便开始翻场,就是把下面没有轧好的翻到上面来,翻场的工具是三根齿的木杈。经过几遍翻场后,谷穗变成了穣子,便御下马匹停止碾轧,开始起场。先用木杈把穰子和碎谷草起出来梱好垛在场地边上,再用木齿筛耙把木杈没起干净的穰子从场里耙净,而后用扬锨和扫帚把谷粒按当天风向攒成堆,为下步扬场倒出空间。


扬场是一个技术活,新手是扬不好的。它是用木锨把碾下的谷物籽粒抛向空间,借用风力把谷粒和杂物分开,高度由风力大小而定。风力一般应在二到三级最好,风大了容易把谷粒刮跑,风小了杂物又吹不净。因为抛向空中的谷物要求象扇面一样散开,又象雨后的彩虹,长约二米五左右,宽约半米左右,薄如一张纸,谷粒落到尽前,谷秕子和谷壳等杂物飘落远处。会扬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个蛋。我扬场就不行,总也用不好那个劲。扬场更需要两人密切配合,一人扬,一人扫,也称漫场。漫场的人带着盖住脖的帽子和风镜,以免落下的粮粒落入脖子里和迷眼。大扫帚拿在手中,顶着空中哗哗落下来的粮粒,及时把落在粮堆上的杂物扫出。动作熟练麻溜,就象在黄金雨中飞舞,又是打场的一个美景。


东北打场一般都在年前结束,社员们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留下口粮外,剩余的都上交公粮。一车车的公粮送到县城的粮库,检斤过磅,完成任务或超额完成任务后受到公社或大队的表彰时心情也是非常兴奋的,因为那时人的思想纯洁单一,人人都以为国家贡献为荣,没有私心。打完场后,一年的农活就到此结束,就等着腊月杀年猪、蒸豆包、包冻饺等备年货了。进入正月过完年后农村基本就是猫冬备耕阶段,选选种、积积肥,为来年春耕做好物质准备。

作者:张国政
插图:选自网络,在此一并感谢!
2022.5.7日修稿于丹东

作者张国政简介:
祖籍河北,生于吉林松原,军人出身。在团至军各级装备技术指挥机关任职多年。后转业到地方金融系统工作直至退休。
兴趣广泛,尤爱好文学作品。在部队期间撰写的《关于野战条件下坦克抢救抢修》的技术保障论文,曾获全军和军区优秀论文奖。在军报和地方报刊、网络文化平台发表过数百篇诗词及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