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膝格钟眼探究(周冰)
题字在第五字位,有三种钟律:一是OO/OO/OO/O,二是OO/OO/OOO,三是OO/OO/O/OO。第一种构成两字截钟眼,第二种构成三字截钟眼,此两种按诗钟理论绝无问题。第三种是单字截构成钟眼,是属于特殊句式,存在“有眼”或“无眼”之争,需要探讨。从《樊园五日战诗记》、《樊园战诗续记》、《絜园诗钟》、《吴社诗钟》、《湘烟阁诗钟》、《闲话诗钟》、《诗钟说梦》、《诗钟津梁》、《诗畸》、《壶天笙鹤初集》、《雪鸿初集》、《雪鸿续集》十二册印本中选录343句鹤膝格诗钟作品,我们先学习一下。
《樊园五日战诗记》(樊增祥)
“阳•梦”五唱。伯严、樊山同取节庵元云:“世乱久知阳在下;春明同叹梦方余。”伯严又取节庵眼、花、胪云:“刘超爱主阳何弱;韦孟思王梦尚争”、“程子易嗟阳气弱;潜夫论采梦书奇”、“论写静臣阳子媿;语嘲内翰梦婆谐。”节庵取伯浩元、眼云:“惯摹碧落阳冰篆;重感元都梦得诗”、“宓妃永向阳林忆;圣女翻留梦雨疑。”取伯严花云:“上书救贽阳城贬;补注诠苏梦弼疏。”取伯浩胪云:“栾巴乞郡阳通后;杜牧寻春梦觉时。”伯浩取节庵元云:“蕺山学派阳明种;桃坞风怀梦晋诗。”取樊山榜、探云:“海外旧传阳历本;山东新有梦书笺”、“人在衡山阳鸟至;媪眠泗泽梦龙来。”樊山取伯严眼,即“上书”、“补注”句取节庵花,即“刘超”、“韦孟”句。取伯浩胪,即“栾巴”、“杜牧”句。
“通、面”五唱。伯严取樊山元云:“夜观少保通泉鹤;秋爱温公面日花。”取节庵眼、花云:“符予老僧通有竹;篇稽非相面如瓜”、“庆蔚无惭通德后;蘧蒢时戒面柔人。”樊山第五云:“卫公海眼通何远;坡老庐山面独真。”伯浩第六(句见后)。子琴第七云:“长孺积薪通籍久;安仁筑圃面城居。”樊山第九云:“山水难为通锦画;寒喧愁对面交人。”又第十五云:“姜夔竹院通凉后;何晏华筵面热时。”子琴十六云:“初明已上通天表;兴嗣重摹面洛文。”黄楼十八云:“杜诗野水通池细;左赋三都面壁研。”樊山取伯浩元云:“里式司农通德榜;宅寻散骑面城居。”(伯严取胪。)取伯严眼云:“计成郑国通渠利;事急滕公面树驰。”取伯浩花云:“世蕃十罪通倭最;兴嗣千文面洛夸。”节庵胪(见上伯严取眼)。伯严第九云:“花萼空怜通御气;画图谁省面春风。”子琴第十云:“不妨索酒通名入;已是观河面皱时。”
“佳、养”五唱。节庵取子琴元云:“词科半是佳山客;忠告全刊养浩书。”取伯严眼(即子琴元)。取伯浩花云:“曹真合得佳人誉;成济终贻养汝羞。”取伯严四、五、六云:“送米原为佳传计;释刀从悟养生方”、“庾亮难忘佳月色;庄周最贵养天倪”、“凤集梧枝佳气满;鹿藏槲叶养茸闲。”伯浩第七云:“老聃书有佳兵戒;刘备心终养子疑。”
“冬、细”五唱,子琴、炯斋元卷。子琴屈樊山元云:“笔材自简冬毫兔;食料常共细肋羊。”屈节厂眼云:“盦中读画冬花隽;营外观兵细柳严。”取樊山花云:“儿课教抄冬夜语;女饥莫学细腰人。”取节厂胪云:“百条凤烛冬郎泪;一部黾堂细字书。”樊山第五云:“吴诗可代冬儿传;班史长存细主名。”伯浩第六云:“遗爱父留冬日誉;论功臣拜细阳封。”樊山第七、八云:“李言山雪冬难写;沈画屏风细更佳”、“官除祜子冬瓜堰;帝入条侯细柳营。”和甫十一云:“律动管灰冬又至;文从樽酒细重论。”樊山十二云:“秀如此岭冬松美;绿为谁家细柳衰。”炯斋取子琴元云:“唐贤善谑冬瓜堰;汉将军容细柳营。”取伯严眼云:“取道杜陵冬蚋见;学书卫铄细蚕驯。”取樊山花,即“冬儿”、“细主”句。取伯浩胪云:“李温诗逊冬郎艳;棘霸军输细柳严。”节厂第五,即“冬郎”、“细字”句。樊山第六,即“祜子”、“条侯”句。伯浩第七,即“冬日”、“细阳”句。伯浩第八云:“侯度周详冬狩典;儒林汉重细君诗。”樊山第九,即子琴元。伯浩第十云:“韩愈怜儿冬暖哭;王褒颂主细旃夸。”伯浩二十云:“主司头怕冬烘诮;夫婿眉须细语商。”子琴第三运:“面药口脂冬拜赐;江云渭树细论文。”
“中、鼓”五唱。子琴、樊山同取节庵元云:“才搜金集中州美;体爱唐诗鼓吹工。”樊山取子琴眼云:“论兵泽潞中难制;助战金山鼓不衰。”取伯浩花云:“蜀主伐吴中道逝;淮阴拔赵鼓行前。”(此联本拟元,因下三字全与涛园雷同,故抑置第三。)取子琴胪云:“坊局官从中赞始;闽山名让鼓旗尊。”取伯浩第五云:“生来龙种中阳起;俘得鸢鞮鼓国垆。”子琴取樊山眼云:“胸似丹渊中有竹;手如白雨鼓催花。”取涛园花(句佚)。伯浩胪,即“鸢鞮”句。取涛园第五云:“次第圣贤中酒品;流连山水古琴声。”樊山第八云:“金玉可怜中败絮;管弦不及鼓回帆。”樊山十一云:“诗譬着盐中有味;文羞湿木鼓无声。”樊山十九云:“香山诗惜中人赋;龙靓名同鼓子花。”
“题、目”五唱。樊山取涛园元云:“尺牍谢安题后答;窥墙宋玉目成来。”取伯浩眼云:“汉阙萧何题榜勒;楚辞屈子目成吟。”取黄楼花云:“马欲过桥题此柱;鱼能欺世目成珠。”取子琴胪云:“诗编温叚题襟集;书校晁陈目录家。”涛园第五云:“到门未许题凡鸟;涉水何须目母虾。”节庵第六云:“陈家书录题能解;夹氏经名目尚存。”涛园第七云:“碑访颜书题四面;天亡项氏目重瞳。”伯浩第八、九云:“宫中幽怨题红女;殿下殊常目黑儿”、“少蕴怡云题额妙;浚冲闪电目光殊。”节庵第十云:“记喧雁塔题名众;字小黾堂目力精。”炯斋十一云:“逐日雄姿题号白;郊天郁气目称黄。”子琴取伯浩元,即樊山第八。取和甫眼云:“崔灏有诗题在上;苏公自笑目终迷。”取涛园花,即樊山第七。取节庵胪,即樊山第六。取和甫第七云:“迩英应制题初下;天禄雠书目待编。”取樊山第八云:“萧氏始传题壁字;杨妃翻入目连诗。”樊山十三云:“唐进士皆题塔手;宋知举有目眵篇。”又十八云:“七层塔记题名者;十九人皆目笑之。”
《樊园战诗续记》(樊增祥)
“川、独”五唱,夷叔、炯斋阅卷。炯斋取伯浩元、眼云:“沙哥新秉川东节;君实难忘独乐园”、“循吏式(“式”字模糊,猜的——抄录者)凭川主庙;佳人生长独头村。”取伯严花云:“严公奉使川西节;杜老怀人独夜舟。”胪即夷叔元。伯浩第五云:“程颐悟道川流喻;杜牧消愁独酌吟。”黄楼第六云:“府厅旧志川沙考;边境雄关独石名。”伯浩第七云:“水尽横流川竭易;天仍长醉独醒难。”黄楼第八云:“山开闲咏川平句;泥浊还吟独漉篇。”夷叔取樊山元云:“苏门尚记川流叹;桂岭长标独秀名。”取黄楼眼,即“川沙”、“独石”句。取伯浩花,即炯斋眼。取樊山胪云:“高吟左闢川行句;零拾中郎独断篇。”炯斋第五、六云:“姬室衰微川竭后;湘累哀怨独醒时”、“汉京赋就川珍句;乐府吟成独漉谣。”子琴第七云:“五色日华川上景;一楼花笑独眠人。”樊山第八、九云:“新障如烟川女怨;帽檐侧雨独孤归”、“涛回巫峡川鹾下;星落钤冈独火明。”
《絜园诗钟》(蔡乃煌)
鹤膝格 兰•骑 江关萧瑟兰成赋 烽火仓皇骑劫兵(伯浩)。箧中古拓兰陵志 袖里新编骑省诗(纪廷)。春•掷 品诗为听春鹦鹉 愈瘧高吟掷髑髅(文山)。掠燕已看春剪试 化龙还记掷梭飞(纪廷)。才高公干春华采 貌美安仁掷果来(劭安)。画图省识春山笑 赋稿疑闻掷地声(衣堂)。香•柳 新留荀令香三日 旧种桓温柳十围(铁山)。鸡林远购香山集蛮峒争摹柳井铭(铁山)。气征夹马香孩瑞 丸记和熊柳母贤(衣堂)。法宗北苑香光画 令谱南楼柳永词(劭安)。题•凤 塔悬唐士题名榜 辇望吴王凤字牌(劭安)。司马桥边题柱日 有熊阁上凤巢年(纪廷)。同榜并夸题塔盛 寄笺且助凤楼修(仲克)。摩崖衡岳题名旧 视草銮坡凤诏新(铁山)。麻•尾 郑班预兆麻生阁 庄叟偏甘曳尾途(伯浩)。谏院阳城麻敢裂 漕船刘晏尾相衔(铁山)。神•落 舟寻蓬峤神山远 帖访兰亭落水前(纪廷)。好吟瑞鹤神芝曲 莫诵哀蝉落叶诗(衣堂)。谱残乐府神弦曲 嘲到参军落帽文(铁山)。求仙海上神山远 思友梁间落月迟(劭安)。腰•点 清风书却腰间白 微雪炉看点处红(纪廷)。杨柳舞余腰最细 梅花妆罢点如新(铁山)。桐•佐 药传仙界桐君古 酒饮宾筵佐史严(仲克)。刀圭曾考桐君录 衡石还程佐隶书(纪廷)。清•洞 斜谷地连清涧驿 成都山建洞霄宫(伯浩)。胡塞夜闻清角起 汉宫春入洞箫来(纪廷)。
秋•大 达士万言秋水至 英雄遗恨大江淘(劭安)。故乡鲈脍秋风忆 高隐羊裘大泽寻(伯浩)。话雨西楼秋燕去 抟云南海大鹏来(劭安)。沙•走 贾后童谣沙猎猎 高王将略走蠕蠕(伯浩)。香山诗句沙哥赠 温国勋名走卒知(纪廷)。流•鸟 浔阳九派流终合 齐郭三年鸟始飞(伯浩)。献图应识流民苦 通訉频烦鸟使来(纪廷)。济河史纪流乌瑞 同穴书传鸟鼠奇(仲克)。九华宝帐流苏绕 三古奇书鸟篆留(纪廷)。灯•马 丁缓西来灯市闹 孙阳北顾马群空(伯浩)。剔焰玉钗灯影乱 寻春金勒马蹄骄(文山)。湖•鸟 虎林山映湖光绿 蜀塞天连鸟道青(文山)。八万六千湖计顷 三双一只鸟争巢(铁山)。新诗合入湖船录 古鼎谁摹鸟篆文(纪廷)。
烟•爪 魂归吴女烟初化 痒倩麻姑爪试搔(文山)。小步金莲烟视媚 生香玉李爪痕纤(衣堂)。关•会 廉吏岂容关节到 才人翻借会真传(伯浩)。三辅雄图关陕地 千年王气会稽山(纪廷)。子列百家关尹著 集成一品会昌传(劭安)。毛•有
看山曾访毛家埠 作郡新题有美堂(衣堂)。盟许捧盘毛遂至 辱甘负鼎有莘来(伯浩)。经留汉代毛公传 文入萧楼有道碑(劭安)。青•铁 宫人鸡听青头唱御史骢闻铁面呼(伯浩)。北行应洒青衣泪 东去如闻铁板声(伯浩)。才名定入青钱选 王气偏随铁锁沉(铁山)。南朝月冷清溪宅 北固云横铁瓮城(衣堂)。娇•绝 莺哥怯雨娇音涩 骥子追风绝足驰(文山)。子惭商隐娇儿誉 妹进延年绝世姿(劭安)。南•可 拓地旧编南诏版 款关新赐可汗冠(伯浩)。春风度曲南歌子 夜月听琴可喜娘(劭安)。玉笛似闻南曲奏 金尊应傍可离开(铁山)。紫陛云书南至日红闺月照可怜宵(劭安)。衣•碧 一水影怜衣带隔 廿年诗幸碧纱笼(铁山)。
骨相不凡衣一品 血痕未化碧三年(伯浩)。新•塞 杨花满路新莺啭 苜蓿连天塞马肥(伯浩)。鱼怯一钩新月映 雕盘万里塞云横(劭安)。归•瘦 帆随春水归如驶 笔写秋山瘦更奇(伯浩)。客催乌榜归何处 人比黄花瘦不禁(文山)。三径陶潜归计决 一编贾岛瘦诗传(铁山)。鸡•字 轩窗宋子鸡谈共 图画荆公字说新(文山)。荀朂尝羡鸡半露 正平怀刺字全磨(纪廷)。月低店外鸡催晓 酒载亭前字问奇(仲克)。金诃一抹鸡头护 银管双钩字脚斜(衣堂)。雄•羽 一世尽嘲雄寂寞
千人皆废羽喑呜(文山)。渡向龙津雄剑合 绛传马邑羽书催(伯浩)。骨•帆
锦缆艳看帆映水 玉钩香葬骨成烟(伯浩)。若耶溪上帆如驶 无定河边骨已寒(铁山)。逐浪鲎张帆一幅 追风骏市骨千金(文山)。年•腹 美人碧玉年华艳才子金荃腹稿多(劭安)。烈士壮心年岂暮 先生高卧腹何便(劭安)。轮•主 青社桓听轮扁说 录韝*偃尽主人欢*疑为“绿韝”?——抄录者(文山)。开边帝有轮台悔
报最官宜主爵迁(伯浩)。张纲节著轮埋后 酂国功基主计时(劭安) 庄叟化尻轮自转 越王尝胆主先忧(纪廷)。云•枕 愁看白草云同黯 梦醒黄粱枕未抛(伯浩)。招还孤唳云中鹤 绣作双飞枕上鸳(铁山)。三辅凤城云里阙 一篇鸿宝枕中书(文山)。鬓影乍梳云映绿。泪痕偶拭枕留红(伯浩)。夜月偷明云不觉 秋风送冷枕先知(劭安)。丝•项 乱已棼如丝可斩 官虽卑甚项偏强(伯浩)。养蚕长祝丝盈箔射鹿还惊项有牌(铁山)。鼓•惊 贼党乍闻惊破胆 童谣争唱鼓咙胡(铁山)。凌波共诧惊鸿影 入寺俄看鼓鹤飞(纪廷)。吟诗别有惊人语 入座何曾鼓吏羞(仲克)。金焦肯逐惊涛徙 龛赭都疑鼓浪来(铁山)。萤•火 灯残南内萤飞候
酒熟西宫火照时(伯浩)。晕腾若木萤光隐 运阨当涂火德征(铁山)。一星隋苑萤沾雨 三月秦关火照天(伯浩)。石•人 万里天山人负弩 千年江水石沉碑(伯浩)。难禁子敬人琴感 且读昌黎石鼓歌(文山)。奇险曾探人鮓瓮 高歌谁和石鱼湖(纪廷)。眠想宫中人柳态 睡留袖底石华痕(劭安)。飓风海上人鱼拜 燐火坟前石马嘶(铁山)。坡老甘从人海隐 褚渊忍听石城歌(纪廷)。观史尚留人鉴在
著书应补石经亡(伯浩)。鸾•杏 秋怨羽抛鸾扇翠 春游身着杏衫黄(劭安)。描黛晓临鸾镜媚 踏青春试杏衫轻(仲克)。虫•劫 藓石摩挲虫篆蚀 楸枰腷膊劫棋争(纪廷)。岣嵝碑中虫篆在 昆明池底劫灰留(铁山)
《吴社诗钟》(龙阳易顺鼎实甫原辑 番禺沈宗畸太侔选本)
平•禹 鹤膝 翠槛浓阴平仲木 青箱妙品禹余粮(实甫)
菜•东 鹤膝 春溪漱玉东丁远 夜雨跳珠菜甲松(实甫)
压•迷 鹤膝 红雨仙源迷路客 黑云昌谷压城篇(由父)
娥•乞 鹤膝 外孙恰解娥碑字 内史曾传乞米书(石卿)
受辛谜解娥碑巧 生子古从乞石佳(子绂)
卿•扇 鹤膝 旌旗日暖卿云丽 幙帘风清扇月圆(曼君)
虞陛云因卿纪瑞 谢庭风以扇扬仁(实甫)
歌•白 鹤膝 绕梁韵感歌尘落 击鼓声催白雨来(实甫)
台临西楚歌声壮 乡近南阳白水留(实甫)
温•越 鹤膝 朝罢不言温室树 宦归还放越溪舟(季文)
定情早下温家镜 却敌谁吹越石笳(实甫)
卅六体工温尉作 五千人壮越王师(实甫)
洗环帝赐温泉水 衣锦人归越殿花(实甫)
先•小 鹤膝 唐代同年先辈号 元朝后裔小王名(曼君)
后庚日异先庚日 大酉山连小酉山(实甫)
常璩志传先雒孝 周瑜嫁忆小乔初(实甫)
银•胆 鹤膝 侍史颜家银鹿字 帝师元代胆巴碑(实甫)
《湘烟阁诗钟》(武陵王以敏梦湘原辑 长安李盛基仲衡选本)
飞•比 膝鹤(原书即为“膝鹤”——抄录者)
铁鏃远驰飞将骑 铜盘长勒比干铭(子相)
奇民夜可飞头去 好鸟春随比翼来(文鹿)
隔院风香飞紫燕 卷帘人瘦比黄花(梦湘)
《闲话诗钟》(张西厢)
鹤膝格,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五字。所谓五唱也。例如重、九:五唱
要为卷土重来计;谁赞勤王九合功(似庵)
战血寒凝重铠紫;游尘暖扬九衢红(霭麓)
金门恩赐重裀坐;玉殿威宣九服来(莘农)
剪虎豫悬重五节;灼龟离照九三爻(镜微)
昆阳雷雨重兴汉;霸国衣冠九会齐(逸尘)
拔山莫解重围厄;问水终亏九合功(寿泉)
沙鸥天地重溟阔;铁马风霜九塞多(渔叔)
政虐人皆重足立;道孤吾欲九夷居(武公)
来王曾乞重文译;窃国宁容九鼎移(遵鲁)
感君大德重生后;表我精忠九死余(世雄)
万里归来重聚首;一朝别去九回肠(绍文)
此日三生重会面;当年一别九回肠(仲文)
旌旗日月重光色;斧钺江山九伐声(元英)
层峦云敛重霄净;平野风高九塞寒(子丹)
微官自笑重台拙;大盗虚疑九鼎轻(道瞻)
隔世有缘重晤面;深情无语九回肠(黄衫)
御街巧遇重圆镜;仙灶初成九转丹(石军)
秦皇梦断重关月;汉使魂归九塞烟(史剑)
《诗钟说梦》(易顺鼎)
湖北巡抚郭远堂年丈。其传作有“连、白”限第五字云:“海水琴边连竟去;凉风天末白如何。”可谓虚实兼至,情文并茂,诗钟之正宗,闽派之盛轨也。闽派中沈文肃及弢老皆能以大笔为诗钟。文肃“天、我”五唱卷云:“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大而不廓,空而不疏,所以佳也。
闽派以弢庵阁学为最工。如“束、羊”云:“束修自笑羊何瘦;年齿谁怜马又加。”“腰、细”五唱......余有两卷云:“裴怜犀带腰围重;李感蚕眠细字多”,“诗夸口素腰蛮艳;画喜粗文细沈工。”翼牟卷云:“量衣瘦觉腰围减;熨锦平知细意多。”书衡卷云:“骑来鹤背腰缠重;写道蝇头细字精。”颖人卷云:“带宽始觉腰围减;镜听频闻细语佳。”瘿公卷云:“兄弟不才腰鼓诮;主臣相得细旃荣。”此数联似皆稳适。杏城谓《世说》称王丞相能作吴语细唾(按此说微有误,《世说》中但有“吴语”,“细唾”见于刘孝标注——抄录者),若以“细唾”对“腰围”,殊新颖耳。
“高、黑”五唱,瘿公有两卷云:“礼经故训高堂纂;神策兵威黑闼擒”、“犬戎浪说高辛后;龙种休疑黑子多”,得两元两眼。余取仲骞花云:“青山合与高人契;白水难盟黑子心”,亦佳。余卷云:“狱感淮阴高鸟尽;卜怜墨翟黑龙诛”,杏城取花。叔进亦用黑龙典。瑟君胪卷云:“北海传经高密里;南柯寻梦黑甜香。”佛经古字“密”、“蜜”本通。余笑谓“甜”对“蜜”真工矣。
瘿公文辞雅丽,记问淹博,诗钟特其余事耳。记其......“横、雨”五唱云:“法惠清铙横翠阁,秣陵残角雨花台。”“南、太”五唱云:“庭前蚁穴南柯梦,屋角蛛丝太极图。”
曾伯厚福谦近录取其旧作诗钟示余,择其尤者载之......“官、线”五唱云:“今日郎君官已贵,当年慈母线犹留”。
《冬•细》五唱。余取弢老元云:“向人如睡冬山静;润物无声细雨深。”默园眼云:“闲身旧瓮冬齑办;老眼昏灯细字胜。”弢老花云:“宋陵不尽冬青泪;汉将曾无细柳才。”又胪云:“最是穷檐冬日爱;何疑大海细流容。”弢老取熙民元云:“不免负薪冬月感;胡为舞剑细人谗。”取肖雅眼云:“风檐摇铎冬丁响;雪瓦堆盐细碎收。”取余花云:“独爱孤松冬岭秀;几闻大海细流捐。”此次余用意之卷颇多,如:“老辈诗评冬友当;小妻称谓细君沿”、“错颜未免冬烘太;灭迹须能细熨平”、“闲抚陶松冬更秀;老耽杜律细如何”、“裁诗谁及冬郎早;读书方知细沈难”、“味思食鲤冬难得;字写蚕眠细更多。”其最得意者为:“状口与鳞冬得鱠;论筯入骨细同鹰。”此联自谓工细也。
《茶•定》五唱颇多佳卷,如砚农云:“自注香山茶比女;苦吟贾岛定如僧。”公辅云:“渔洋格调茶村似;秋谷情怀定远同”、“闲居陆羽茶经著;晚岁朱熹定论存。”召南云:“白傅颇怜茶客妇;紫云深赏定生儿。”瘿公云:“诗堂怀麓茶陵隽;石墨兰亭定武精。”余有数卷云:“小名曾听茶娇唤;睡脸初开定子新”、“遗民愿共茶村老;名将谁如定国忠”、“午枕睡余茶味在;丁帘坐久定香生”、“隐居鸿渐茶经著;讲学鹅湖定论难”、“山谷诗情茶灶热;荆公禅学定林深”,皆可采。召南即满洲诗人奭君名良,为清代词家承子久先生之子,年近七十,吟兴犹不衰也。
《宗•翠》五唱,师作云:“西方佛衍宗三派;南越王贻翠一双”、“小谢尚司宗衮烈;李斯曾赞翠旗先。”余作云:“虞廷藻火宗彝贵;奥海兰召翠羽多”、“服裳虞帝宗蜼画;被舄荆王翠豹装。”
第五唱《心•老》,节庵云:“闻有所南心史在;直呼平北老兵还。”《迁•履》弢庵云:“一卧沧江迁谪感;十年京洛履綦痕。”印伯云:“鸢边桂管迁江卫;马上蕉衫履道坊。”《团•兄》香骢云:“盘中苜蓿团朝日;叶底芙蓉见早霜。”《香•月》余作云:“令君去后香三日;书记来时月二分。”《何•手》程子大云:“明月西园何皎皎;佳人南国手纤纤。”《连•白》郭远堂云:“海水琴边连竟去;凉风天末白如何。”《铜•佛》余作云:“落日荒台铜雀瓦;神鸦社鼓佛狸祠。”
《川•独》五唱云:“循吏式凭川主庙;美人生长独头村。”
《诗钟津梁》(肖晓阳)
五唱选句
悬犹国事山栖日,负已民心海遁时 (刘以仁)
肩承任比山尤重,乳育恩同海并深 (詹训楷)
眼慧绝非山可隔,心平自信海能过 (孔庆洛)
入狱从容歌正气,闻鸡慷慨舞中宵 (叶会堂)
残照欲支长路乏,绿阴自养一家肥 (高茶禅)
枯鳞得水思源几,健翮摩天造极如 (郭秀如)
月明赤壁中流棹,风暖扬州十里帘 (郭洪子)
乞多天上长生药,医尽人间薄命花 (佚名)
溪山亦为虚名夺,风月徒多恨事干 (佚名)
占祥不必听鸣凤,雪耻端从醒睡狮 (邓德光)
触网休矜头有角,上钩应悔眼无珠 (郑名彦)
鱼龙异趣情难共,犬马愚忠义本同 (肖晓阳)
《诗畸》(唐景崧)
海/安 五唱
到此已知安土贵,伊谁能使海氛清。(燕生)
淮水流从安庆过,浙潮奔向海昌来。(贡南)
世路车输安步好,情人泪比海枯难。(南注)
五月榴传安石种,三春花放海棠颠。(澐舫)
汉家使节安都护,明代倭袍海侍郎。(贡南)
闺门花诰安人服,番舶珠璎海客装。(南注)
外/宾 五唱
郑使一言宾馆坏,汉朝十世外家尊。(燕生)
周王定鼎宾三恪,夏后乘 外八年。(贡南)
梁苑转因宾客重,桃源不许外人知。(贡南)
辽帝自称宾铁号,赵王早决外黄谋。(澐舫)
卫侯仪度宾筵著,晋国膏腴外府多。(澐舫)
太子东宫宾客重,舍人西汉外黄贤。(燕生)
琛尽渐多宾至乐,旌常谁有外攘功。(贡南)
东南尽美宾兼主,夷夏能通外与中。(茂卿)
九陛早教宾远迩,四夷何敢外生成。(澐舫)
班固奇文宾戏著,蔡邕隐语外孙猜。(南注)
侯门事败宾无迹,权相谋深外不知。(南注)
半/童 五唱
寿能百岁童颜在,缘不三生半面悭。(澐舫)
幼时头角童牛比,梦里功名半犬符。(珊季)
少年裙屐童心在,荡妇琵琶半面遮。(星軺)
祖龙入海童男遣,回鹘来朝半子称。(澐舫)
感时诗每童谣采,制胜棋犹半子争。(珊季)
娱老客将童妾进,持家姬有半妻名。(贡南)
上/沙 五唱:
满眼恒河沙数佛,超心法界上乘禅。(澐舫)
男儿甘向沙场死,好女都从上界生。(贡南)
湖北镇推沙市大,浙东邑辟上虞偏。(春甫)
楚江灯火沙阳舶,吴地烟花上海楼。(南注)
礁石辨从沙线外,风波险过上帆初。(星伯)
鲍鱼难掩沙丘臭,黄犬空思上蔡游。(贡南)
大海潮痕沙线远,中天月影上弦高。(南注)
潮回碧海沙生觜,日照青天上有神。(南注)
黑鸦结队沙陀国,黄犬伤心上蔡门。(南注)
《壶天笙鹤初集》(林幼泉)
万/山 五唱
白云本是山中有,明月曾经万古来。(萨联炜)
冲寒好玩山梅意,待雨难寻万木声(弼卿)
忘/日 五唱
书如好友忘犹忆,杖似佳儿日不离。(逸仙)
纵酒居多忘约束,爱花不厌日扶持。(逸仙)
偶持旧事忘之久,一去他乡日已多。(人伯)
《雪鸿初集》(黄理堂)
不/无 五唱
漫漫长夜不知曙,寂寂空山无数秋。(筱园)
沸鼎茶成无谱曲,倾樽酒作不衣温。(肖石)
评史顿生无限感,读骚聊作不平鸣。(乾君)
山似文心无碍曲,月如梦境不常圆。(郁斋)
一/秋 五唱
喁喁哀怨秋弦写,了了恩仇一剑知。(陈九年)
西风蟋蟀秋灯冷,暮雨梧桐一枕凉。(海如)
传神画到秋毫末,敌手棋争一子先。(乾甫)
得来知己一何恨,感到离人秋更悲。(雪岩)
凝脂终让秋娘白,理发谁如一妹长。(琴菽)
《雪鸿续集》(孙乾甫)
夜/红 五唱
相士目悬红拂久,别亲泪洒夜来多。(湘舲)
点卷恨如红勒帛,遗文悔失夜明珠。(李允卿)
依旧桃花红此日,相思明月夜谁家。(筱园)
客座狂言红粉笑,选楼艳句夜珠传。(叔敏)
以上钟句配眼的269句,未配眼的74句,可见配眼的占绝大多数。对于配眼的无须赘述,两字截的居多,三字截的占少数,如“冬瓜堰/细柳营”、“题名榜/凤字牌”、“清涧驿/洞霄宫”、“重圆镜/九转丹”、“横翠阁/雨花台”、“铜雀瓦/佛狸祠”等等。
而重点是要分析一下题字为单字截的钟句,为什么可以存在?大约有四种情况:
一是古人钟聚一般范围小、人数少,三五知己聚吟以娱乐为主,又受时间催促,难免随意成句,出现无眼哑钟,但这种情况还是极少数的。
二是“吊眼”法,肖晓阳先生在《诗钟津梁》中有论述:眼字不用来组词,而是作单字使用,这种方法叫“悬眼”或“吊眼”。仍以“大好”一唱为例,其作法是把眼字与虚字配合(如“大纵堪夸缘比小;好休过誉为含差”);或把眼字作副词用,依附于动词、形容词(如“好施善政疗民瘼;大展雄才壮国威”、“好让凯歌忙里听;大难豪气老时消”、“好多俊杰披荆棘;大半英雄出草莱”);或在眼字之后加时间、方位词组成“时空式”的句子(如“大处无非能守节;好时未必不存瑕”)。
比如“必、兴”五唱作“好句自来兴许有;大功深钻必然成”,其中“必”是虚字,“兴”是动词或形容词,本不对仗,但组成的“兴许”与“必然”,一为怀疑,一为肯定,对仗极工整。若“必”、“兴”二字不组成眼,只作单字用,则三字尾绝难对得工整(如“但有决心兴百业;何须立说必千言”),这是因为两个眼字词性不一。
三是六、七字位构成双字眼,即题字配以一词组构成两字截的三字钟眼,龙平老师持有这种观点。例如:“碑访颜书题四面;天亡项氏目重瞳。”、“品诗为听春鹦鹉 愈瘧高吟掷髑髅。”、“贾后童谣沙猎猎高王将略走蠕蠕。”、“纵酒居多忘约束,爱花不厌日扶持。”等等。
四是题字本身就是钟眼,这种情况是否应归于吊眼法有待商榷。比如:天/我五唱 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根据钟句的前后关联,此处非“天,我”不可,若其他字替代终觉不妥,达到不能移易的稳切地步。又如:飞/比五唱 隔院风香飞紫燕;卷帘人瘦比黄花。下句化自“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处唯用“比”字最贴切。再如:帆/骨五唱 逐浪鲎张帆一幅;追风骏市骨千金。化自“鲎帆”、“骏骨”两词,自然稳如磐石。题字单作钟眼,必须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以题字为中心的前后表述都须紧扣题字,易换题字则整句不成立。
以上浅陋言论旨在抛砖引玉,谬误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斧正。
(附:微信群讨论鹤膝格钟眼问题)
【龙平李华武陈莪周冰等人论0114中华社日题《飞发》鹤膝格】
周冰:晚上与于东光、陈莪、李华武等老师探讨了这个钟题。“飞、发”做动词,成句太容易就成了嵌两字的对联,与诗钟无关。我是这么理解的。
龙平:如非做不可,三种方法处理。一是三字截成对,即组成三字截的固定搭配。二是五六字组成两字截。第三,以第六七字构成双字眼。这种情况大体上要求有事填实,不宜白战。因为白战便成百搭,题字的作用等于零。飞妙笔/发雄心,有无钟眼?双字眼看,不及格!一是不工整,在前人句例中,第五字为题不考虑对仗,则后接双字眼应力求工对。二是无事典填实,则难说稳!其它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这个O/OO结构的五唱有特殊的要求。其余没特别处。这事其实不复杂,多看点前人五唱句例就明白了。
陈莪:第五字组成钟眼与弔眼均常见,究竟还是成钟眼更妥实。
周冰:后两字对仗很容易,但能替换的对仗词组非常多,那这钟句稳不稳?
陈莪:当属不稳,拙见!
李华武:这就是钟的前后链接为什么要紧的问题 也就是典句的长处 无典就是容易出现这样的百搭。吊眼当属于无钟眼
周冰:一唱用吊眼法比较多见。
李华武:嗯,也有间用的,我一般不用吊眼,觉得是投机取巧,但绝对不排斥不否定,用好也是有好句的。
周冰:总之我感觉,飞、发还是配眼为稳妥,飞+(词组)这样的钟句总感觉有百搭之嫌。
李华武:今天的钟题太近,不纠结,不转品好钟不多,很容易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