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的愿望
耿志平(甘肃)
认识这位大叔已经好多年了,只是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名姓。以前来卖东西都是骑辆两轮弯梁摩托车,近几年如果老伴也来,就骑三轮摩托车,他每次都戴头盔,说是怕交警挡住麻烦。其实他哪里知道,三轮摩托车是不能载人的。

那天大叔卖完货,说是坐公交领阿姨去代礼的地方,阿姨找不到。几十分钟后,大叔回来了,他说坐院子里等阿姨,外面很热,我那会店里人也不多,我就让他坐在里面等着。我们就聊了很多,这还是多年来第一次。
大叔说他希望给每个村子建一个冷库,把私人粮食放在里面,自己拿钥匙,用多少取多少。我说那恐怕不行,有些人多地多的人家,一年打几万斤,哪来那么大的冷库放,电费支出也不少。
我们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火葬,他说火葬他接受不了,可以把人埋在地里,不用起坟堆。我心想中国这么多人,如果都土葬,那太不现实了。他说见过天葬,不过他说的和我了解到的有点区别,我就给他说了我所知道的天葬情况。
大叔说现在年轻人不学习,应该定期组织起来参加培训,比如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植修剪管理,学习文化知识,整天待家里刷手机,或者赌博,风气不好,学会了技术干啥就不盲目了,收入也就会提高,用老一套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没文化种地都种不好。
听了大叔的话,我很好奇,问他家在哪里,他说在段家川,以前在白龙江水电站工作,两个儿子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司机,他每月有三千多块钱退休金。我说那你老有所依,不为钱发愁,真好。
大叔笑呵呵地说,钱不多,够花了。我真为他感到高兴。比起一辈子务农的老人,他的情况要好很多。
老人有很多的愿望,但是给村里建冷库和土葬是不现实的,我倒盼着大叔希望的让村里人学习科学文化这完全可以办得到,有了一技之长,就不需要外出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使村子变得冷清,这是农村人万般无奈下的现状,如果有了技能,不但自己可以发家致富,还可以用学会的技能挣钱养家,也不用出门,使老人老有所养,孩子有爸妈的陪伴,可以度过快乐的童年。那样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也有盼头,光景也会一年年好起来,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
一阵槐花的清香飘来,我仿佛看到了村里人热火朝天劳动的身影,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