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南京(上)
文║刘昌国
玉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锁石头。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一首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勾起了我对南京的遐想。
炎炎夏日,为了一睹六朝古都金陵的神秘面容,择日儿子陪我踏上了由上海开往南京的高铁。
雨后的早晨,凉风习习,拥挤的苏州高铁站早已人流涌动,来去匆匆的人们,总感到时光过得太快,来不及歇脚,就已经踏入了下一个候车的序列,正点、列车按时到达,当我踏入车厢的第一步,就为整个车厢的雍容华贵所惊讶。车壁窗明几净,地上一尘不染,当我踏上厚厚的地毯,就像踏上三月毛绒绒的特别有生气的小草,不忍下脚。舒适的座椅,滑如酥,柔似水,坐着使人心幻迷离,想入非非。
须庚,列车微微一动,在人的不知不觉中,已风驰电疾般的驶离车站,身后的高楼,奔跑的汽车,涌动的人群,在眼前一纵即过。那远处的高山,广褒的田野,带着几遗憾和眷恋也快速消失在眼眸中。一旦驶入高架桥,那流水似缎带,池水如星光,自己仿佛置身天上人间,似飘似飞,亦凡亦仙,说不出一番快意,美景欣赏,犹如一杯还未来不及品味的香茗,列车已穿过无锡,告别常州,徐徐停靠在南京车站,使你的雅兴久久难以释怀。
踏上南京的土地,那又是一番别样美景。繁华的都市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叫人目不睱接。祖国的强盛,安宁,日新月异的面貌,叫人肃然起敬。
怀着对老一辈浴血奋战,打下江山的特有情怀,我首先想去总统府。招手摇得一辆的士,一上车,“的哥“满是笑脸地问:“去哪里?”
“去总统府,今天会人多吗?”我亦问亦答。
“不是特别节假日,不会很多,”
“南京有日本车吗?”
“有,但比其它城市会少些。”的哥毫不掩饰地说。瞬间的问答,拉近了民族同宗的距离。
又问:“非常时期,有会砸车吗?”
的哥微笑答道:“一般不会,都是私家车,大多都很理智。”或许是轻车熟路,也可能是距离不远,我们还没来得及深谈,就已经到了。
下了车,只见总统府前人头济济,话语喧天,拍照留念成了一道靓丽风景。“总统府”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可我觉得没有了总统府的威严,反而觉得颓废,衰败,凄凉,没落。可它见证了一代民族的悲哀。一个领导集团的失败。江山的所得,只有那超睿智的人,能够代表最基层人民利益的人所拥有。
站在总统府前,思绪颇多。最定格画面的是战士把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那一刻,多少人为之倾泪,欢呼。
踏入总统府大门,隔着宽敝的空间则是第一厅室,厅堂正中是一个长长通往后面的走廊,两边都有大小不一的厢房。厅的后墙右侧嵌着三幅纪念照。一幅是清朝末期二江总督府时的总督人员照,一张是周恩来与蒋介石,另一幅则是刘、邓、聂解放南京时的合影。三幅旧照还原了一个时代的政治走向,耐人寻味。
我沿着右侧厢房依次漫步,当进入第四厅厢房时,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只见小房正中放着一把龙椅,龙椅背后有五扇画屏,又合为一体,雕龙塑凤,鎏金嵌银,栩栩如生,熠熠生辉。上悬《太平一统》鎏金大扁,扁前悬着圆弧形泘雕,花鸟鱼虫,鸾凤和鸣。金光闪闪,耀眼催灿。房顶则红蓝相间,洁如星空,蓝似大海,庄严肃穆,叫人由衷感叹。龙椅两侧有一幅对联“天命诛妖殺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呈持斩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对联两边各有一帘金黄色丝织挂帘,似水,波谲云涌,似瀑,气象万千。地板是绿白相间的云石地板,如潭水碧波,鳞鳞闪烁,使人如临仙境,阅尽人间春色。房间的金碧辉煌,反映了当年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奢侈。短暂的辉煌,芸花一现,与国民党政府的衰败如出一辙。这也是老朽多想矣。
走出偏厅,沿走道一路深进,走马观花,无伤大雅,走出后门,来至后花园,又别有洞天。几幢三十年代的四层中式楼房与几个走廊相连接,廊廊相接处,多呈九十度,显得古典优雅。廊外拐角处,都有凤尾竹相衬,其它的奇花异草,老夫眼拙,也不知姓甚名谁,可搭配相得益彰,是那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句的真实写照,整个后花园也就是两江总督及后来总统府人员的住宅了。
移步走廊,走出后花园,就到总统府右侧出口了,这里有个大水池,四周有隐身灯光,可惜看不到夜景,旁边有一小阁楼,经营着南京特色小吃,未涉足,来去匆匆,为争取时间,就近找了一餐饮室,缓解下饥饿,少憩坐公交,直扑中山陵。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