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七十七
作者:康金印 主播/牧歌
《论语》各章、译文、点评及各篇要点提示(十)乡党9-12章。
9.席不正,不坐。
译文:席子放不正,不去坐。
点评:本章以要求“座正”要求人“心正”,“坐礼”讲究不仅只此。今天坐礼也还不少,如果不懂坐错了,会让人看不起,要重视学习。
10.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挪),朝服而立于阼(作)阶。
译文:与同乡人一起饮酒,待拄杖老人出去后,先生才出去。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傩礼”时,先生穿着上朝的衣服站在台阶东边看。
点评:本章写孔子在乡饮酒、看傩礼严守礼节的情况。他尊老、敬神、不摆架子。

11.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先生求人到别国去问候亲友,拱手弯腰拜两次并送那人。季康子送给先生药,先生拜谢后接受了药。他说:“我孔丘不明白这药性,不敢尝的。”
点评:本章写孔子求人、受礼时言谈举止方面用礼情况。在高位的给在野的、常和自己过不去的人送药,可见度量之大,孔子可能也受点触动,这就是孔子晚年所处宽松的大环境。

1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棚烧了。先生退朝回家了。他问:“伤人了吗?”不问是否烧伤马。
点评:本章当写于孔子任鲁司寇时,以“问人不问马”之言,显孔子之仁。杨雄、李零都提出质疑,认为圣人“仁民”,也应“爱物”,更有人用点标点的办法,使此句变成先问人、后问马。其一是:“伤人乎?”“不。”问马。本章民本政治理念,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