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李渡口村的古村落大灶台,郭欢和刘丽丽夫妇开始忙碌了起来。搭好锅架,架上柴火,摆上桌椅……慢慢地,人越聚越多,村里的“小食堂”焕发了与往日不同的生机与活力。“我是一个宝丰人,作为八零后的我,比较喜欢音乐,听朋友说他在郏县李渡口这边做生意发展的不错,我也慕名前来开了一个这样的农家乐风格的小食堂,在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也可以给大家聊聊音乐,分享一下快乐,让大家远离城市的喧哗,享受一下农村风格的慢时光。” 李渡口村创客郭欢说。

近两年,随着大批创客的入住,原本在夜晚有些许沉寂的古村落,在夜经济的装点下,有了别样的韵味,也给田园生活增添了不少“烟火气”。“我在成都的街沿途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郭欢弹唱着。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李渡口古村落旅游率同比降低,但是随着一大批抱有“田园”理想、愿意回乡村创业的创客们入住这里,让李渡口村的夜经济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成为郏县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卡”,有了夜生活的老村也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引领出新的时尚。

三街六巷十八坊、一茶一友品书香。李渡口村推出的旅游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文旅元素,策划出茶馆、小酒馆、书画院、美食狂欢等文旅与文旅经济相结合的活动,吸引了不同层次、群体的人参与,也展现出了文旅消费的新活力。而古村里的夜经济不仅让整个李渡口村亮了起来,还带动周边民宿、农家宴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复苏,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民宿,品尝美食。
“根据我镇的统一规划,目前我们在沿蓝河示范带上重点打造了李渡口传统古村落、花园村嘟嘟牛亲子研学农场、柿园村特色大棚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像李渡口村引入了渡口饸饹、渡口大灶台、忘忧别院、共享茶社等业态。这些业态的入驻,不仅带动了李渡口经济的发展,也丰富了我们群众的夜生活。”冢头镇宣统委员叶晨阳说。

在夜经济的带动下,李渡口村在节假日不仅白天的收入很高,而晚上的李渡口村烧烤、啤酒等美食及其他周边也开始热销,实现了人气与经济的双提升。接下来,李渡口村还将启动各种夜间活动,以新活动、新特色持续增添冢头镇“烟火气”,推动郏县夜经济繁荣,让郏县的夜经济真正“亮”起来,为美丽村落的魅力画卷增添动人一笔。( 米可可 谢雯 鲁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