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十一)
果然不出所料,少年满满两筐新鲜生猛的蔬菜,在他还没有选好摆摊的地方就被人们给围上了,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卖光了。
数了数那些铜元、铜板,把这十几枚钱币还有几张皱巴巴的民国纸币放进贴身的钱荷包里,还用手在外面按了按。
听说民国18年这年政府还发行了铸有孙大总统头像的银元。只是邵阳市面上还没有看见流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宝庆太小了经济闭塞,还是因为少年太穷,要卖出一块这样的银元少年起码还得卖出三四担菜去。

少年看了看天色,已经到了各家各户吃中午饭的时间了。他忽然觉得饥饿难耐,一阵阵的肠鸣响得自己都能听见。他习惯地摸了一下口袋,突然想起两个烤红薯已经被自己做了慈善了。
他决心犒劳一下自己,就去了盟华园,点了一个铜板一碗的光头面。这家店是名店,别的店一个铜板都可以吃有肉梢子的面了,可在这家店只能吃光头面。
饥肠辘辘的少年吃得那叫一个香啊,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他还要到大华药店去买一点头疼脑热的药。因为家在偏僻的农村,最怕发生的事情就是生病。
在大华药店的门厅里,立着一个巨大的栩栩如生的华南虎标本。虽然是个标本,也是让人不寒而栗。那凶猛的眼神和獠牙似乎要将眼前的人撕咬吞噬。
围着老虎,少年饶有兴趣地看了半天,还不顾店员的吆喝跨过围栏去摸了摸那颗白森森的虎牙和俗话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少年买了药。这是上次郎中给他娘开的药方,吃了一副,还要接着吃。还买了几片叫“阿司匹林”的退热的白色药片。
在药店门口的青石板街道上,少年想了想,他还要到府门口去看看。因为县衙在那里,所以那里经常张贴一些公椟告示,能知道一点官府国家的大事情。

在县衙门口,少年看见两个持枪的国民党兵。少年怔了一下,没敢贸然进去。
这县衙过去没看见有兵把门啊,这是换了那个县太爷,唱的又是那一出呢。
看见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少年在门口张望,一个兵说,干什么呢土包子?
少年说,不干什么,看看。
另一个兵说,说得轻巧,看看。你一个平头百姓小孩子家家,有什么好看的。走、走!
少年说,想看看告示栏,知道一下天下大事。
一个兵说,哟嗬,口气不小嘛,还天下大事。穷小子识字儿吗?
少年落落大方地嘿嘿一笑:不瞒您老总,我还真的识字。因为我读了六年私塾呢。他把自己的学历延长了两年。
那兵说,嘿嘿,看你不出嘛,小小年纪还是个文化人嘛,嗯,姓什么,几岁啦?
少年说,姓邹,16岁。他又把自己说大了两岁。
另一个兵说。你跟个穷小子废什么话?走、走!这是县衙大门,别在这里添乱!
那兵急忙用眼神阻止他,小声说,你懂什么,把他拉进来,有这个——他用手比划了个银元的手势。

就在两个兵在大门两侧隔空嘀嘀咕咕的时候,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军官走了过来,他浓眉大眼,身着笔挺的黄昵军装,足蹬雪亮马靴,一副器宇轩昂的派头。
两个哨兵“啪”地挺得笔直,行持枪礼。
军官其实早就看见少年了,他盯着少年说,怎么回事?
两个哨兵抢着报告:报告司令,一个农家子弟要看告示榜。不过,他们倆一个喊司令一个喊旅长。
军官的眼睛还在少年的身上:这么说,他是个学生。
一个哨兵:报告司令,他读过六年私塾!
另一个哨兵:报告旅长,这孩子今年16了!
军官眼睛一亮:哦,小弟弟,你想当兵吗?
那个兵抢着补充:来吧小兄弟,当兵吃粮,大嘴吃——他被军官投过来的冷冷一瞥吓得赶紧闭嘴。
少年眼珠一转说,我还是先看看告示榜吧,我可以一边看一边想想。
军官大度地一笑:也好,现在告示榜不在县衙里面了,就在前面的大街上。去看吧,想好了直接进来找我。
他刚转身又回过头来补充了一句:我呢,可以给你安排个好差事。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