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雅风
这个故事还得从A雅风2017-7-6 19:00, , 这个故事还得从那场战役讲起.
1944年5月,父亲作为远征军的一员,赴滇西抗战.远征军在滇西与缅甸同日寇进行了无数次的激战,以惨重的代价,赢得了滇缅抗战的全面胜利.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也实现了三通.

1945年1月,远征军在畹町举行了隆重的胜利庆典,之后,父亲所在的部队便又回到了与缅甸仅一江之隔的瑞丽北面10公里处的营地.宿营的地方是个无名山寨.那里的百姓虽然生活很贫苦,但有点钱就捐给寺庙.那庙里终日香烟缭绕.佛龛上供奉着一排排大小不等的玉佛.每天都有百姓在里面虔诚的参拜.
父亲时任53军炮兵连连长.一天晚上,突然有个班长来报告说:"班里的一个士兵在寺庙里偷回一尊佛,回来后就发了神经,不知如何是好,是不是在报应啊"!父亲听后,命令班长立即把佛送还庙上,佛被送回了.这个士兵就恢复正常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傍晚,这个士兵又开始犯病了.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去庙上将那尊玉佛偷了回来.班长又来向父亲报告此事,父亲听了非常生气,亲自去那班住的营地查看.只见这个兵躺在百姓家的木版床上,痛苦的样子像是在发癫痫病.这回还是与上次一样,佛再次被送回庙上,那士兵也再次恢复正常.

第二天,部队开始起程,向保山方向行军.因为滇缅战斗,部队损失严重需要休整.父亲所在的53军部队当时在腾冲城进行外围攻城.日军凭险顽守.53军官兵伤亡近万人.百人的步兵连仅剩20几人.激战时一日数次补升连.排长.当时53军军部设在保山.从那山寨出发,走了一天的路程.晚上宿营后吃过饭,那班长又来报告说:"曾经偷过佛的士兵又发癫了,还没来的及报告就死掉了".班长在他的行囊中,居然又发现了那尊佛.真是不可思议啊!士兵因偷佛至死,一时闹的人心慌慌,谁也不敢碰这尊佛.那个班长更是害怕,他战战兢兢地对父亲说:"这佛怎么处理啊?"父亲告诉他:"不要害怕,将来我会给佛找个去处的."父亲让勤务兵拿来一个布口袋,将佛装入,放在自己战马上的挎包里了.又是漫长的行军,上级传来命令,让父亲所在的部队在保山西面10公里处一个叫由旺坝的地方驻营休整.

(二)
此时是1945年3月间,这个地方两面有山但不高,中间地势平坦.此地盛产甘蔗,景致也不错,适合部队休整.没有战事,军务不繁忙了,军人们的紧张神经也松弛了许多.有时父亲在街上溜达,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很有兴致的观看当地的百姓用原始的工具,提取甘蔗汁,制造蔗糖的工艺过程.
一日,父亲在离营地约1公里的地方,发现那里有座小山.远看隐约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上,父亲顺着小路来到山顶,看见山顶上有一个不太大的院落.院的旁边有个脚门,父亲便走了进去.这时一个老太太从正房出来,把父亲让到厢房落座.父亲与她闲聊片刻,便起身告辞.父亲说:"今天是来看看环境,明天还会来的",便下山了.

第二天,父亲带着玉佛再次来到山上的庙里,将这尊佛郑重的交给女主持,她恭敬的双手接过这尊佛,放在佛龛上,立即上香开始参拜.父亲总算给佛找到了去处,心里也塌实了.
依我来看,这佛是有三个缘份的.一是与那士兵的缘,尽管是恶缘,使他丧命;二是与我父亲的缘,父亲当时必须接受这尊佛.三是与那山上庙宇的缘.想想这尊佛,从遥远的山寨出来,随部队长途跋涉,又被军人亲自送到庙上,这难道不是缘份吗?



作者——雅風
遼寧省鞍山市人,高中畢業——務農盤錦——在建築公司做工會,辦公室文秘——2004退休——業餘愛好寫作,收藏,畫畫,跳舞——曾經在本市千山晚報,發表散文《夢中的椰樹》《天邊吹來古老的風》《》《情系瀟湘》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