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62)
诗║李耀文
第三章~第四十一节
诸子百家人才倍出
百家争鸣各显其能
阴阳家~邹衍


齐人曰邹衍,阴阳家先宗。
阴阳五行学,解释万物名。
世间之万物,阴阳来组成。
两极互转化,至极而反行。
金木水火土,相生和相胜。
五德终始说,一统之论定。
赤县之神州,内外分两层。
内为小九州,外大九州名。
字宙演化论,与五行对应。
王朝之更替,乃五行变更。
邹子终始著,洋洋十万盈。
武帝罢百家,阴阳不复生。
注: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华夏族,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著有《邹子》一书。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文心雕龙.诸子》说:“邹子养政于天文”。同书《时序》说:“邹子以谈天飞誉”。可见善于谈天是邹衍的一大特点。然而邹衍不是为谈天而谈天,他以谈天为手段,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为目的。建立于阴阳基础上的“五德终始”说才是他学说的核心所在。
邹衍提出了五行的概念、“五行生胜”的理论,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的规律。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这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他把历史看成常变的,认为没有万世长存的王朝,这是合理的,但忽视了历史变革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将其归结以神秘的天意,并且是循环论,这就陷入了迷信的泥潭。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对后代哲学,医学,历法,建筑等领域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汉代被董仲舒的新儒学所吸收,成为支持“君权神授”的学说的理论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