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名篇一“破窑"
北宋吕蒙正的《破窑赋》,亦称《寒窑赋》,乃千古名篇,流传甚广,计有三个不同版本,每篇中稍有差异。然如此经典名篇,却在《宋史》和《古文观止》中皆无收录记载,令人费解。是编撰者们疏漏或是另有它因?至今没有任何说法,令人遗憾。
《破窑赋》,一则流传至今有一千多年的短小精悍赋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赋文观点新颖,充满着哲理性和思辨性,发人深省。作者思路清晰,用自己从生活凄惨到富贵荣华的实践经历,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帝王将相或名人商贾经历的各种命运或遭遇,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地阐明了人生命运起起落落,皆由命理注定的道理;赋文言之有理,述之有故,论之有据,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结构之美,无以言表,堪称赋体中的千古奇文,历千年而流传不衰,传诵不绝。
军旅书法家,赵朴初书法传承人李桂强先生,近日伏案作书,偶读此赋而深有感悟,兴之所至,一气呵成而成17条屏,地上一一展开足有五米多宽,比一面普通的墙壁还大,可谓黑光四射,行云流水,蔚为壮观。如此上乘佳作,观之赏心悦目。今予发表,佳作共享!
北宋.吕蒙正《破窑赋》

李桂强行书作品
《破窑赋》全文共617字
17屏 137ⅹ578cm

破窑赋 全文
北宋.吕蒙正撰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柘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晏婴身长五尺,封为齐国宰相。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世无遇。
上古圣贤,不掌阴阳之数。今日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贫贱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贫贱,而后有富贵。有小壮,而后有老衰。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青春美女,反招愚独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妇。五男二女,老来一身全无。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请将手机横向欣赏,效果更佳

军旅书法家李桂
李桂强,军旅书法家,赵朴初书法传承人。国家文化部颁发“共和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荣誉者。有天津人美出版《李桂强书法作品集》等多部个人专著。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四会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金谷书画院院长,广东南粤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市场报总编、副社长。
编辑: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