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礼赞!
文/张国书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诗城北碚嘉凌江边,绿荫如盖,鸟语花香。西园酒店大厅,座无虚席,琴声悠扬。北碚区老年大学二胡(4)班数十位师生,在这里参加了二胡专业三个班级联合举行的汇演排练活动。

2022年4 月28日清晨,学员们背包带琴,沫浴着和煦的春光,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衷情,凝结在丝弦上,倾注在胡琴的学习过程中。日月如梭,世事如烟,只有劳动才是人世间恒定的主题!劳动创造光明,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快乐!劳动增长底气与骨气,挺直脊梁!劳动开启希望,实现梦想!
学员们怀着劳动者的赤热情怀,续写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逐梦时光,在课堂内外践行着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坚守着劳动者平凡而神圣的舞台!
学习民乐二胡演奏的基础技能是一个极其精细的劳动过程!演奏指法宽窄距离表现音位的掌握,伴随乐句音符变化的把控,下指准确,不高不低恰到好处,那是要经过学琴者成百上千次乃更多的练习才可企及。一米左右的弓子,左右进退推拉运动,做到平直匀,点线结合,通过擦弦震动,奏出不同感情色彩的旋律,这是耐性的磨砺,是心性的修炼,是对生活的表达。学习揉弦,一指、二指、三指逐个指尖肚在弦上滚揉,一弓八次、十次、十五次……指拇肚被弦勒出深深痕迹,像要裂开那样疼痛,但是音波不规则,高低长短紊乱,再疼也还得坚持坚持再坚持,以达成熟能生巧的程度。手腕动,不能手指伸或缩替代。一个“动”字,说来简单,但是年纪大了,动腕往往动臂,甚至整个肩臂部位都耸拉扭动,难看还难受。聂鑫淼老师比起年逾花甲和古稀上下的学员是年轻许多,不过已是退休后被聘请到老年大学教授的!她执教几个二胡班级连轴转,全身心的投入,讲析、示范,轮换着数百名学员的指位弓法一一过关,还利用课前零星时间,让个别学员到讲台上接受面授!一日易,百日难,凭着对民族器乐胡琴演奏的热爱,数十年磨一弓!一曲悠扬流畅的优美乐章,或细腻柔和,深情叙述,或铿锵激越,欢快轻盈,如泣如诉地从打起皱折的学员手指缝隙间,从斑白的鬓角下飘飞起来,唯有锲而不舍的打磨才可以!这正是用实际行劲在践行我们民族伟大的工匠精神!
排练中学员们一遍又一遍的跟随伴奏,练习《摘椒》这首小乐曲。曲子一共八个乐句,包含了4分音符,全音符、4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连弓与分工都在中短弓上演奏,努力表达出摘椒这一劳动过程的快乐与喜悦之情。
排练结束,走出练习大厅,举目四顾,目之所及,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精湛的技艺巧夺天工!那耸入云端,跨江河、穿凿悬崖的桥梁,隧道上高速动车正奔向幸福!卫星飞月球,天眼望远镜……传承坚守,奋斗创新!开拓进取!正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造了城市的流光异彩!正是艰苦卓绝的劳动创造出惊天伟地的奇迹!
致敬!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 唱响“五·一”劳动节永恒的奋斗乐章!
重庆市北碚区老年大学
二胡四班学员
2022年5月1日于北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