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烽火人生》
四、解放战争时期

7、霍县反击战
1946年8月13日,在同浦战役的强攻霍县县城战斗中,我3营7连冲锋陷阵,首先攻克了霍县城南的屏障坛底镇,兵临城下,敌人十分胆寒,我部很快就扫清了霍县外围。15日,我营攻入城内迅速与敌人展开巷战,肃清了顽抗的残敌。在战斗中,7连干部战士是战斗队,对敌人实行坚决打击;在战斗间隙,他们又是工作队,认真区别对待敌人和老百姓,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受到部队首长陈赓、王新亭的表扬嘉奖。战后,被太岳军区、太岳纵队授予“纪律模范连”荣誉称号。
1946年秋,庄稼接近成熟,我旅在背靠霍山的霍县一带集结待命,准备寻机歼敌。这时太岳军区领导王新亭、孙保国等人来部队检查工作,正在召集全旅连以上干部讲话。
此时,阎锡山发现了我军的动向,以一个正规军又两个团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我军驻地推进,枪炮声由远而近。原来他们误认为我们是霍县独立团,人员少,装备差,妄图以优势兵力进行包围剿灭。
各级干部听完军区首长的讲话,刚刚返回驻地,敌人已接近我们的驻地。军区领导经过观察分析,认为这是一次设伏歼灭敌人的好机会,遂立即命令各部秘密集结,占领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准备出击。
当冲锋的号令一响,我军战士出击就好像离弦的箭一样,个个奋勇当先,猛插敌阵。当敌人发现我军是主力部队时,即刻全线溃败,狼狈逃窜,但已经后退不及了。有的被我军穿插部队甩在身后,有几股敌人被我军像赶鸭子一样由山顶压下山沟,聚而歼之,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此次战斗,我军重创敌人一部,歼灭敌人两个团,俘敌200余名,缴获轻重武器无数。战后,部队首长对反击勇猛的我营及兄弟部队进行了嘉奖。
并且,党中央毛主席也特别致电嘉勉我参战部队:“你们部队自卫反击光复洪洞、赵城、霍县诸城时,纪律甚好,闻之甚为欣慰。望对全军将士加以勉励。”

8、临汾、浮山战役
1946年9月初,胡宗南拼凑了12个旅,沿着同浦路及其两侧地区北犯。阎锡山为接应胡军北进,调34军集结于义堂地区,继之南下,与胡部对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4纵队首长随即决定在临汾、浮山地区首先歼灭胡军一至两个旅。纵队首长命令我部阻击由平遥、介休南犯的阎军,以保障纵队主力的作战行动。
9月中旬,我旅在灵石樊家洼、斩断崖击退阎军的多次进攻,使纵队主力部队解除后顾之忧,集中兵力在官雀村、陈堰村一线全歼蒋介石胡宗南的王牌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的整编第一师第一旅,取得了临汾、浮山战役的重大胜利,使阎锡山和胡宗南合击我军的阴谋彻底破产。
我军在同浦方面连战连捷,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表扬。刘伯承司令员在晋冀鲁豫边区干部会议上说:“同浦方面打得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9月2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号召在自卫战争中各条战线上的部队向太岳纵队学习。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下期精彩内容
四、解放战争时期
9、隰县歼灭战
10、汾孝战役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