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健康(随笔)
——健康新概念“五维健康观”浅析
文/刘培华
最近,笔者读到一篇有关健康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五维健康观”的健康新概念,颇有新意,感同身受,集思成文,以飨读者。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健康。”可见健康对于人是何等的重要!
健康取决于什么?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健康取决于生命基因、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受人的观念支配,因此,健康取决于观念。
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理解和观念不同。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健康观经历了“一维”、“三维”和“五维”三个重要阶段。
最原始、最直接、最普遍、最传统的观念就是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一维”健康观。依照“一维”健康观的传统观念,人们普遍认为,疾病与健康是相互排斥的,健康等于无病,无病等于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此“一维”健康观进行了更正:“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在人们熟知并正在践行的“三维”健康观。
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标准来衡量,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身心都健康才是真健康。
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把道德修养和行为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形成了在身体、精神、社会、道德、行为等方面反映出的机体全身心健全的“五维”健康观。
如果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维”健康观是人类健康史上的一大进步的话,那么,21世纪“五维”健康观将是人类健康观的又一次飞跃。
新观念认为,一个精神、社会、道德健康的人,才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因此,在健康观念中,应包括“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从全球看,生活方式占死因比例,发达国家已达70%~80%,发展中国家为40%~50%。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这些现代病,无不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在健康观念中,还应包括“行为健康”。
可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健康观发生了由“一维”到“五维”的变化。
当然,如今健康指的应当是“五维”健康,五好才是真健康。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只要记住并践行以下五句话20个字就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里平衡,睡眠充足。”相信我们在这人体“五大基石”的铺垫下,在“五维健康观”的引领下,一定能实现真正健康的目标,达到长寿的彼岸。
成之 岁逢壬寅季春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作者简介:刘培华,1957年生,山东利津人;笔名:乡隐居士,亦署:成之、耕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中国乡村》杂志散文室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认证作家;中华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原创达人;青年作家、辽宁文学签约作家,金榜文化理事签约作家,《中国新时代诗人》会员;东营市谱牒文化研究学会会员;《利津商业文化史话》、《百科拾珠》丛书编委,创刊《民建大厦之声》企业报刊任总编。自幼喜爱文学,散文见长,评论次之,偶涉诗歌、随笔杂文;作品发表于《联合日报》《齐鲁晚报》《当代散文》《东营日报》《中国乡村》各大报刊和《人民日报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乡村》等网络平台。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