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诗人张倩君篇】

还在等她送诗来,文先开头。张倩君有几个特点符合系列里的“阴”:一、阴阳学认为女人属“阴”;二、大众看得到的属明,看不到的属阴——她的诗在网上看不到;三、她像隐于山野之人,之前在大理旅居,现在在深圳梧桐山下居住很久了(陶渊明隐居是靠自己耕种,她隐居好像是做一些手工艺品)。我只知道她原来是河南人,90后,比我还略小一点……还有诗文的情绪或情感也可以把她分为“阴”,写天气的内容也可以分等等。
我从国外诗人但丁到国内在世与不在世的我所知的诗人,都想过和默找过了好几个,最后还是觉得她的这些综合特点最适合——
正如她的诗集《隐而不发》《秘而不宣》自序里开头说的那样:“没有人知道我在写诗,这是我的一个秘密。”(这是一本书,分横体、竖体排版合成的两本诗集)。网上能看到出她诗集平台的页面了解到的。想到她朋友圈去找,不好意思,没有,设置可看也只有近半年,不过她朋友圈也很少发她的诗或没有完整的可看,还是像她自序里开头那句差不多,看朋友圈所以就算了。她自序里接着也说:“这些诗都是必须得写的那些东西,不写不行,激情在操作我的手。写出来,我就舒坦了,我就得到了安宁,我就又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并且试图再次融入生活……”
“有些文字,一旦写出来,它就不再属于我自己了,它们有了自己的道路。看不见诗人而看见了诗。”她说的,所以“看不见诗人而看见了诗”,没有公开便是很难做到的,除了她主动给看过的少数人。想起前年认识她后,为《新诗文本/青春诗会》选稿要过她一首,还短评了一下,还约辛夷也评论了她的诗。能见度,如果是没有她诗集以外的人,好像能看到的就是之前约发她的那一首加出她诗集链接里的极少有诗的图片,现在想想,前年认识她时怎么不要本诗集在走,关键是当时也不知道这些情况。所以我现在还在微信让她发点诗歌给我…因为之前她发的那首我很喜欢,留下过深深印象,从而对于诗歌这块,我没有忘记过她,尽管不知道她其它的诗。

说回来,我上周有提前一周和她约好,她也答应,今晚上提醒了她,她明天发点来,她哈哈的说这两天休息,没有碰着电脑……其实她是很爱笑的女孩,而且笑容很灿烂,是个很细心、礼貌、好客又不羁,热爱自由的人。至于我怎么认识的她,上一篇“云”其实就有讲了。《雪雨阴晴云,读五位诗人》,“阴”空着的,只好请她的诗出山了。可能是老天冥冥中早就安排好了的,我也不知道,总之就是有点巧吧,也符合她自己所说的见诗识人。之前见她的第一首诗,全诗如下:
窥探
并不是没有快乐
像风
在冬日把房子吹成一管笛
你与世界疏离了
一块毛玻璃
年轻时,我能看见自己
衰老也让我欣赏
去佯装流浪者,模仿鸟儿,玩过家家。
命运从来不是一时的事情
某些事物,有绵长的影子
像一个人经历中年,试图重新开始。
假如我和你说“我好久都没有真正快乐过了…”可能你会和我共鸣,这也是我和作者的那种共鸣。如同将悲伤能想象成“在冬日把房子吹成一管笛”!且第一部分还能很有理智或智慧的保持并同时说出多重的丰富意蕴来,如此“密集”,综合起来也算“自娱自乐”和超然如“我”自己的、家的、我世界的“巨人”,谁读都能找到他(她)想要的结果或思想……“毛玻璃”我便猜想或理解“身上长满刺?眼前一片朦胧或迷茫、泪水?等等”都将符合与贴切;最后一句,特别是“经历中年”,浮夸了还是跳跃了?从前面的诗和内容来看,这样的作者是不会在这里写出你所理解的不好层面来的,结合前面,“中年”就是她或她所代表的群体,被催熟的……但她又总能看到“绵长的影子”和想“重新开始”!(当时为她诗歌留下的本人一点感受)
还有辛夷的:Best wish with you.《窥探》诗意像一只奔跳的小鹿,像春风,吹皱湖面的琉璃镜面。作者像一个潜伏者,潜藏于自己的内心,自己与世界之间,始终有一层隔阂,像一块毛玻璃,空间的距离很近,时间的距离很近,近得可以听见声音,但心的距离,心境的距离却很远,始终无法靠近,无法抵达,更无法触摸,就像命运,忐忑不安地想象着中年,甚至想象自己年纪轻轻就已优雅老去。
现在五一假期了,把她发的诗歌挑选出来看一看。她的文档前面还备注了一个小目录,想先分享一首和她诗集同名的诗歌:
隐而不发
寂寞喧闹的人群里
我们相视一笑
四月 鲜花正盛开
我们这样真好
你永远不说爱我
我永远不问离别
在适当的年纪一身疲惫
说着永不着边际的话

整首的情绪或情感表达适宜,就像温度也刚好,和题目一起诗意之花在蔓延开来。如“寂寞喧闹的人群里/我们相视一笑”,寂寞和喧闹本不像一个场景,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寂寞和喧闹,会就有人觉得寂寞,也有人觉得喧闹,有点不同的是,看对谁,对有的人可能是陌生或熟悉,对有的人可能是喜欢或不喜欢,对有的人可能是好感或期望…寂寞一词也容易让人关联到爱情,所以有她的第二段。第二段的情感心境较广也有隐晦,道明了一种我们不明的关系和情愫,似爱情也不似爱情,这种情愫里有“希望能长久陪伴的影子,也有不想成为对方或爱情的羁绊,也有友谊等;最后两行才有点明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疲惫却又适当,并无什么不妥的情绪渲染,有无奈也没有渲染或转嫁给他人,这就是一种值得欣赏的优良的品格!结尾她对自己有贬或自黑,其实也有褒,因为“不着边际的话”不会有确切的褒贬定义,她认为贬多,我则可以认为应该褒多。
还有她的一些诗句:“我努力讲着话/周围噪声一大片/字/一经丢出嘴就不见了”《离开的大理的一百种方式》;“现在/我所拥有的/是在四月里种下一个灵魂/然后用自身的孤独/做注脚”《四月》;“别有用心的蛛网,隐匿在天上/在空气在人心,在眼睑/在等待/一些误入自有天堂的飞翔”《悬而未决》;“时常,我惊醒于/身首异处/像时光机打翻了记忆的果盘/迷失于空白无垠的荒野”《质问》;“越雷区三百里/干脆就等待一个炸裂的时刻吧/粉身碎骨老死不相忘”《跨越雷区》;“我还需要,二两熏风/要么热的刺骨,要么/冷的酣畅/我进而还需要,一次蜕变/出两个自我/一个变成上帝的宠儿/一个成为漂泊的风”《怀疑的时刻》。暂且就先挑选已经6首了的这些诗句,也可以进而多纬度认识一个人。
她给我的文档里,还列有个小目录,里面还有如下题目的诗,看一下更喜欢哪个题目?有:《爱情之一》《告别》《假若 风中有个人裹雪而来》《没烟的手指》《疲倦》《写诗是最无能为力的事了》《月光接管了不眠的人》《月亮出天山》《雨夜中的琅勃拉》。对于我来说,4、6、8、9会比较最先想看一下。这个文档是我争取多要一点来的。
《没烟的手指》“保持一支没火的烟的手指/仿佛在向虚空索要/更多一点的寂寞”;《写诗是最无能为力的事了》“时间 爱恨 革命 信仰/文字妄以为留下了时代的解药/然而 面对江河/事实大抵是/写诗是最无能为力的事了”;《月亮出天山》“脆弱的人/远在/太阳的对立面。//爱他/就离他最远/千里万里,荒芜人烟……活成你的反面/如人生黑色的影子般/孤独的陪伴。”(有几首她的诗后面标注了日期,基本上是2015或2016,这首是2016.10.17)《雨夜中的琅勃拉》则是也想知道“琅勃拉”是什么?就像前面几个题目,想知道她的表达或状态。琅勃拉倒是网上可查,是老挝国家的古都和佛教中心。
雨夜中的琅勃拉
那是一座雨水中寂静的城
有橙色僧袍逶迤而过
我们打马而来 相去千里
谁也不认识谁
莫名的风雨吹打在一起
就有了莫名的相遇
那千年的风雨吹打了无数人
无数双脸 无数双手 无数个房子和信仰
无数个人又托起另外无数个人
任凭吹打 风里雨里
却有人独自舞蹈
那吹打了无数人的风雨也将继续吹打无数人
在永恒的时间里
另外的一场风雨也将会被
另外的一双眼睛所观望
你可曾见过那风雨里独舞的人
但愿你能见到那风雨里独舞的人
人都喜欢看不一样的美景,也喜欢美景一样的诗。她的诗歌我很喜欢,那种内在也很欣赏。通过这次这么多作品的阅读,对她又更熟悉了一些,她这个人其实也是很好了解的,刚认识就像已经很了解,真诚、可爱、有趣的人…我是知道她吸烟的,不是通过诗;还有她喜欢戴帽子的;袖子里有隐藏着时髦青年的纹身;还有她喜欢诗歌和艺术等……我觉得没有人会不渴望爱情和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她诗里说到的爱情虽然是秘而不宣,但我从她朋友之多和诗歌的内心独白等来看,她没有获得想要的爱情,我是希望她获得幸福的,也希望其他人获得幸福,如果幸福等于温热和美满的话。阻碍她爱情幸福的可能有三,①她怕受爱情的伤,应该没有人会不怕,她还伴随着怕受友情的伤,像前面她诗里说的“相似一笑或你永远不说爱我…”等;②是自由的灵魂与生活愿景的追求及为对方着想得多,为对方着想得多也是会幸福的;③纹身等不是什么事,它在有的人身上仅代表浪漫、坚毅和果敢等。 最后,朋友圈看到的,祝她五四青年节受“山艺术空间”(公众号)之邀的诗歌访谈成功和理想。
20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