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生肖石
十二、猪石
诗曰:
好吃又懒做,养肥一身膘。
天天偷着乐,过年挨一刀。
这块“猪石”是在陈吴涧入洛水处拣到的。刚退休那些时秋高气爽,我再无工作压力,常去洛河滩拣石头。一天,独自在河滩转悠,不知不觉来到了陈吴涧入洛处的一道石梁上。在那里的乱石堆中,我拣到了这块石头。
古代文人把猪写作“豕”,估计老百姓还是叫它“猪”。专家说,无“豕”不成“家”,因为“家”字下半部分是“豕”。“家”字是不是这样造出来的,还得去问仓颉。仓颉去世几千年了,哪里去找他?我就胡乱“测字”吧:“家”字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豕”,意为“猪是家中宝”。我这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理解的,若有不同意见,以专家说的为准。不管怎么说,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不会错的。因为考古专家在新石器时代的灰坑里,就发现有家猪的骨头。
在我所知道的成语里,带有“猪”字的没有一个褒义。不过,姓猪的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便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在师徒四人中,猪八戒虽然有缺点,但还是最有资格称做“名人”的。第一,他本是天蓬元帅,出身高贵;第二,他曾与高老庄的高小姐做过夫妻;第三,取经任务完成后,如来封他为“净坛使者”,成了佛。唐僧、悟空、沙僧,非但出身比不上老猪,而且都没有婚姻史。他们缺失人生履历的重要一环,是没有资格与猪八戒争当“名人”的。
明朝万历年间,沈德符写了一本《万历野获编》。书中说,明武宗朱厚照在下乡视察工作时见老百姓杀猪、吃猪肉,很不爽。原因是他姓朱,而且还属猪。回宫后就下了一道圣旨,不准老百姓杀猪。若有违犯,全家充军。不过,《万历野获编》毕竟是一本野史,所记朱家皇帝的荒唐事不可全信。
有句俗语,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现在,生长在城市里的年轻人虽然吃过猪肉,但他们还真没见过猪跑。广大农村现在也不见猪跑了,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句话也得“与时俱进”,该改一改了。
后记
写完这一组文章,还想啰嗦两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动物的元素已经深深融入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假如从汉语成语中剔出有关动物的成分,那将是不可想象的“语言灾难”。
从千万块石头中拣到这一组生肖石,并非易事。认真把玩之后,深深感到:一块“玩石”就是一方天地,那里别有洞天!
(完)
作者简介:张泽民,1949年生,陈吴乡陈吴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前曾任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文史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