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稿/供图/排版:纤云 || 供稿:李绪廷
1.馈赠
朋友奇怪,我为什么总写诗。我说
只是为了回馈生活的馈赠
纸上种庄稼,比父亲和田间杂草的纠缠
轻松多了,我只需一粒灵感的种子
就能收获一个诗意葱茏的夜晚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回馈
纸上长大的孩子,成熟的都比较晚
但我清楚,即使陌生人
也有着和我类似的喜悦、悲欢和
隐忍的苦楚。灵魂是否虚无
取决于肉体的挣扎
我写诗,仅仅是因为不想
被世俗的欲望明目张胆地切割
这从我被旋涡带到异乡的城中村时
就已明白。失去的温暖或冰冷
以方块字的形式伴游
总能氤氲成梦里的潮湿
而汗水是否甘甜,只有靠近一张纸
才能感触的到
但馈赠不是每天都有,你需要的
不仅是耐心,还有平常心
不是每个人都有在诗中抱紧一地灰烬的勇气
2.跋涉
走过千山万水,是身体的跋涉
为稻粱谋,是心的跋涉
这就意味着,即使你酩酊大醉
长睡不醒,甚至盘腿禅坐放空自己……
也从未停下过疲惫的双脚
即使被手术刀收割过的人,也想
靠拐杖重新上路。一如
被枯叶埋葬了十几年的蝉
在燥热和雷电中仓皇出逃,迅速
伪装成飞翔的样子
跋涉时,风景暂时停摆。一颗
流星划过,瞬间冷却成硌脚的蜂窝石
试图让鱼相信眼泪的,最后都成了诗人
诗人时常仰面朝天,在白云上寻找岛屿
而后,种植一种叫藤的植物
作为梦里踏上孤岛的扶梯
笑他的人都坐了下来,设想
屁股能长出翅膀。他们坚信磨刀的逻辑。也许
没有什么比等待更锋利
路,从来不是跋涉的理由
路尽头的果园才是

3.上海一夜
把飞尘和喧嚣关在门外,公寓
安静,旋被飞舞的诗词覆盖
时间和空间,似乎和真实的世界泾渭分明
我把身体从板正的衣服中解封
让柴米油盐和惠特曼、泰戈尔……
一起,拥抱成和白天格格不入的默契
茶是新的,这是夜晚开始的征兆之一
台灯的光比电脑显示屏的光强一点
它们持久的凝望,能让字词的卵
发出荷尔蒙的味道。而随之的孵化
过程,将是暗夜里的第三条光
我常常把这比喻成梦里遗漏的一枚
星子,掺杂着虚荣和坚持,很遥远
白天飞速移动的肉体,在此微光的辉映中
瘫了下来。楼顶上有人在跳绳
固定的节奏,和屏幕上敲出的汉字
搅拌成拒绝与接纳的怪物
我甚至在猜测她的年龄,用三分之一秒的
时间,虚构一个邂逅的开头
楼道中,推着小车缓缓走过的扫地阿姨
是网络时代的打更者,她不敲更鼓
却能让欲飞的心灵凛然一惊。偶尔
她也会和同事说话,大嗓门里的方言
在楼道的墙壁上撞出回响
而此时,我的灵感在台灯下打了一个滚
扬起透明的灰尘,充盈了这间
不到五十平米的狭小空间
大彻大悟的床,在我身后
它接纳着电脑、书本、脏衣服,和
偶尔不洗澡的我
但我始终相信,好梦,是埋在
床单下面的一颗种子,静静等待
被我的呓语催生嫩芽
4.徒骇河
禹疏九河之一,没有波浪
处子一样的恬静里,好似藏着无数湖泊
但这的确是一条河,从莘县的杂草中跑出来
裹挟着新金线河、新赵牛河、沙河……
跃过聊城德州滨州,跳进渤海里洗了个澡
当然,钓者悠闲,却很少能想到大禹
和消失在河泥中的徒。徒没有大禹的志向
为了窝头,却能把一条河开膛破肚
之后,骇演化为一个虚词,无限大的虚
之后,水归河,人归土,历史归刀枪
叫张宗禹的清人要验证这个逻辑
带着泥腿子兄弟匿于其中的三角地带
这条河,才重新被唤醒,以近乎苛刻的
镜头,渲染了红枫林外的一滩殷红
历史证明,河水是最柔利的刀子
可以削去所有想不朽的东西。唯有草木永生
一座新桥,怀揣着《尔雅·释水》悄然
隆起,用阳光,用蔚蓝,用汗水
润亮时间典籍的高潮部分

5.我想去古城寻找年味
我想去古城寻找年味,想看霓虹之下
鲁西小城别致的封面
光岳楼像一面旗帜,巍峨不容置疑
历史与现实在楼尖和苍穹的衔接处交汇
而后散射为七贤祠、山陕会馆、卫仓、海源阁……
散射为剪纸、葫芦、木版年画……
古运河像一条飞舞的绸带
用东昌湖做扣,锁牢了这一城古韵
仿佛这里才有真正的年味——
保持着红灯笼和春联的渲染
人流和笑声填补了空白,给幸福安宁
一个绝美诠释。暂时卸去奋斗的枷锁
专心地做一回闲云野鹤
此时,古城的砖踩在脚下,每一块
似乎都有了弹簧的功能
6.雪后的东昌湖
雪后的东昌湖,古城墙白了眉梢
锻炼的人把自己裹成一个粽子
小心翼翼地探究着养生与长寿的距离
几只麻雀在探出积雪的草叶间寻觅
完全没有了晴日的惶恐
抬头望去,冰面挤走了蓝天白云
一大湖碧水争取到了久违的静谧时刻
仿佛某个诗人封闭在自己的陋室中
用孤独描摹孤独之美
美不分高低贵贱,这一点,雪后的东昌湖
最有发言权。其实,我们都是被
禁锢的灰尘与沙砾,无风的时候兀自表演坚强
一如开在冬天的雪之花
想恣意盛开绝无可能,每个个体都想自由
挣扎过后,无一例外会被外力削砍得
支离破碎。好像是哲学,又好像什么都不是

7.寒风中打牌的人
零下四五度,对于东北或许不算什么
而在鲁西,却是蛰伏的临界线
上班的人全副武装,觅食的麻雀不敢停止
蹦跳。而在路边,几个人在打牌
更多的人围观。每个游戏似乎都有自己的
拥趸,袖手旁观也能触到的兴奋点
是这个冬天不花钱的诱惑,至于新牌
还是旧牌,认识或陌生都不重要
现在,这里不需要答案,每个人都是未知
的诠释者,是琐碎日子的忘忧草
是一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而每一张牌
都是一个楔子,正努力尝试
撑开皇帝的新衣
8.诗敬《诗经》之一:雎鸠
一条河,蜿蜒于稼禾与杂草中间
在神衹看来和横七竖八的水道没有区别
叫雎鸠的鸟,却把小洲筑成天堂,碎步无忌
歪向小洲的荷拉过来权作背景
河对岸,淘米洗菜的那团红和朝霞很配
谁家的妹子身材窈窕,一扬手,荇菜间穿梭的小船
就被硬生生拽出一道疤痕,水的疤痕
只为装饰摘菜汉子草帽下的怯吗?
其实,河里满是荇菜,远处更多
摘菜的汉子却喜欢在小洲的边上
用雎鸠的鸣唱牵扯晨光
可惜,昨夜酝酿的小调怎么努力都喊不出口
只好借参差不齐的荇菜谣点拨雎鸠
再用略显羞涩的琴声修饰氤氲
鼓声乍响,缠颈起舞的雎鸠受惊欲飞
荷花纠结成莲蓬,汉子纠结成鼓槌
好在对岸红影变长,似一株越长越高的花
证明音乐是有养分的
汉子好像也被自己陶醉
木缒高举,恍惚间竟不知该落在哪个点上

9.一粒粮食的坚强
如莲出淤泥,五谷的金黄或赤红
也曾在举头望月时忧郁成灾
酒,羸弱,却在不同形状的酒具中坚强
酒杯的材质不重要,重要的是火
从伏羲的长尾,一直滚落到
唐宋元明清的脚跟
故土难离怎样?江山更迭又如何?
一杯,就能把嗟叹打回原形
至于窖池中埋藏了什么引线或谶语
作别长安的李白一定猜到了
不然,他喝酒的速度,跑不过
贵妃的荔枝。以致于千年过后
没人能追上他的韵脚
一粒粮食,仙化成酒。液体
在祭坛上大醉不醒
洞穿磐石的是雨滴,酒只想变成
李白的明月,杜甫的茅屋,苏轼的大江……
当然,也可以是李清照的梳子
用酒润过的梳妆,醉了大宋半壁江山
10.过滤出“中国”的那个庭院
“中国”一词,最早文献记载出现于伏生所传《尚书》。
——题记
即使不算最贫瘠的院落,筑于秦朝的
那堵墙也说不上完美。能掏洞的墙和家园的
泥土藕断丝连。但历史在这里被分装
或冬眠。始于尧舜的一阙梦
在固执和倔强中,藏匿了一条河流的源头
其实,102篇篆书变成29篇隶书的
过程,是伏生离开庭院,又回到
庭院,并终老于此的本色出演
没有彩排,更没有导演。孔子与始皇帝的隔空较量
使他的离去与回归,成为深潜家园的反哺
当热爱泛滥成身边的大河,旧殁王朝的火焰
与这个庭院的波澜相对无语
你看,那本《书》从墙壁中走出来,抖落虫卵和水渍
重新换上崭新的衣冠,再细细熨平焦灼徘徊中
散落的风华和锦绣。从庭院的背景上看
伏生身拘现实,又在时空的廊角留下种粒
他的坚持更像是皈依,持久的疼痛
自有信仰来治愈。这是加持后世学人的身、语、意
那天,在苏家村的这个庭院中
我依稀听到鲐背老人的低吟,那么轻
又那么重。两千年前,竹简更像一个滤网
开关就在羲娥的手中,“啪”的一声脆响后
晁错用波磔接住过滤出的“中国”。之后
《书》成为《尚书》,庭院成为井
而我,则成为慰藉于巨大星辰的一抹新绿
本期供稿:李绪廷
作者简介:李绪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做自由撰稿人,报刊记者,文学杂志编辑。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诗歌作品散见于《散文诗》《星星·散文诗》《诗潮》《散文诗世界》《上海诗人》《山东文学》等全国报刊,有作品在诗歌比赛中获奖并收入各种年度选本。名录被《名人简历》网收入。已出版《左宗棠家训》《天堂的诱惑》《通向幸福的彩虹道》《神秘消失的特工船》《摄魂胭脂刀》等多部专著。
本期供图:纤云
作者简介:原名方莉,网名纤云,祖籍安徽,曾从事过教师、出纳、宣传、行政、策划等工作。2005年开始写作,期间停笔数年。有作品刊发《海口日报》《亮报周刊》《安徽科技报》《海华都市报》《台湾好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合辑图书,著有个人文集一本。业余喜欢写歌词、诗歌、小说,现为《纤云文学苑》诗刊社长兼总编,都市头条编辑,干花设计师,多家出版社、杂志社编辑,多平台作者等。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无版权网站,照片来自作者。
投稿方式:
加社长纤云微信进群:xy18297918455
打赏:“都市头条"配乐版个人文章,税后赞赏高于10元,平台分配50%,作者分配50%,10元以下不发放,用于平台运营,无赞赏无稿费。
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赞赏稿费。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
有声编委会成员
社长/总编:纤云
副社长:大河
社长助理:安董
艺术顾问:蔡培伟
朗诵顾问:月映菱
策划:吴霏
主编:雪儿
副主编:谢华 马宇
宣传部长:若水无邪
纯文学微刊平台,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