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朋友的一个电话,引起了我对她的无限牵挂。也顿时令我浮想联翩:人啊!一生有多少牵挂!
如今,年过古稀,一头花发,两鬓秋霜,忆人生,牵挂之心何时休。

父母在时,牵挂父母。父母辞世,牵挂子女,牵挂兄弟姐妹。还有朋友间那份没有血缘关系的牵挂。以及年轻时对工作事业的牵挂……
我一生育有一双儿女。两个孩子的成长使我深深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养儿不易,育儿更不易。小时候,盼望他们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上学了,又牵挂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更牵挂他们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待他们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了,又牵挂他们,希望他们早日成家。现在,他们早已成家立业,各自为人之父母,但生活是否顺心,工作和事业前程,仍是我的牵挂。虽然知道有些牵挂也是徒劳,但心中还是放不下。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能穿越万水千山。
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牵挂也是一样的。
记得我小时候。当时社会落后,科学不发达,做饭哪像现在,有电磁炉,燃气灶。当时生活困难,连煤球也没有。做饭用柴禾,需要拉风箱。取暖没有现在的暖气,空调,连冬天烤炭火也成了奢望。冬天,母亲怕我睡觉冷,下午做饭时母亲就在锅灶里放半块砖,利用做饭时烧的火把砖烧热。等我睡觉时,母亲再把烧热的砖用破布包好,放到我的被窝里,让我取暖。每当想起这些事,我就心酸。我为当时母亲生活的艰辛而感到难过。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父母的爱子之心。可惜父母早早去世,他们含辛茹苦将我养大,我还没有顾上尽一点孝心,他们就别我而去,给我终生留下了莫大的遗憾。正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子女对父母的牵挂是一颗孝心。是一种回报。常言:“百善孝为先”!
但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听老人们常说:“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心里有我们就行了。”记得当年公婆在时,我们常利用星期天,买上礼物,回去看望他们,也常常把他们接到我家让他们住上一段时间,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尽管这样,但当时因为工作忙,生活拮据,对他们尽的孝还是太少了。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情感。牵挂别人和被别人牵挂,都是一种幸福。牵挂是慷慨的给予和无私的奉献。品味牵挂,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郭俊花,生于一九五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十,家居城郊乡在礼村,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