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和张正聪诗词三十五首
自题
雄文造圣真,万事喜开新。
交友不搪撞,终生爱丽春。
回乡即吟
乡路铺丛茵,回村探世亲。
常年无相望,愧对思吾人。
随感
吟诗凭俊才,歌赋咏情杯。
珍爱大千景,芳词兀自来。
伤春
花谢春颜淡,田原丽景残。
欲观禾卉色,登岭步危栏。
靖远枸杞采摘节见寄
根扎美田中,喷香与果同。
周身穿翠绿,颜面泛殷红。
商择别乡客,情关驿铺风。
俊名传远迩,发卖五洲通。
白水泉
咚咚响俊音,清籁似弹琴。
发露吞沙土,驰流射箭金。
泉奔声鲜脆,水润草繁阴。
疏浚浇田地,沉涵贯古今。
米兰
米兰开小朵,姿态玉娉婷。
香气翩飘远,幽芳艳逸馨。
传观如俏眼,遥望似天星。
里院常栽种,迎风满耳听。
自遣
整日尽沉眠,光阴若逝川。
有时吟律句,无力赚财钱。
归隐入林住,逡巡任我癫。
烦闻人间事,翘首观云天。
雪山寺一日游成绝句十首
登山
山寺云游直向前,攀峰越岭欲登天。
观花赏景觉时短,满路馨香积善缘。
采药
独唱劳歌越壑深,拾阶而上满山寻。
株株草药攀崖采,倦坐峰头自酌斟。
丁香谷
香谷清妍独览看,群花艳丽躁心安。
平时懊恼随风去,泉水淙淙任我弹。
临近寺院
吕仙接我上云梯,九野烟霞尽聚齐。
阔步临空回目望,连峰隐隐轶超低。
初到寺院
经声袅袅示高踪,暮鼓咚咚柳醒松。
得意忘形常静定,善观自性见真容。
注:1、高踪,高尚的行迹。 张铣注: “岂不慕高轨,但踪迹邈远难可追攀也。” 《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唐包佶 《双山过信公所居》诗: “传心不传法,谁可继高踪。” 2、醒松,犹惺忪。 刚苏醒貌。宋毛滂 《生查子‧春日》词:“烟暖柳醒松,雪尽梅清瘦。” 宋辛弃疾 《鹧鸪天》词:“娇痴却妒香香睡, 唤起醒松说梦些。”
云杉
拔地擎天透重云,枝繁叶茂烁光贲。
此林独有稀珍品,瑰宝庸材两难分。
注:贲,华美光彩貌。 孔颖达疏:“贲如, 华饰之貌。” 《书‧盘庚下》:“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俯瞰
峰岭巍峨戴碧冠,雾笼僧寺众祥安。
文人览罢骚兴起,抒景吟怀意展宽。
山顶
自驾祥云绝顶临,登峰越岭上千寻。
混浑躯体沐甘露,锦绣江山我朗吟。
山居
矗立云端望夕暾,连峰隐隐接天根。
山坳处处炊烟起,步入居家告食温。
注:天根,星名。即氐宿。东方七宿的第三宿,凡四星。唐皎然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诗:“秋郊天根见, 我疆看稼穑。”
归途
暮色沉沉我未还,依依不舍住云山。
蕴情深处有关意,从此尘心难再闲。
注:关意,放在心上;挂念。南朝梁萧统 《七契》:“鹄盖龙旂,初不关意。”
靖远独石头
信水河中独石单,常年累月拒涛澜。
历经劫难遭摧折,逝去时光转瞬弹。
形逐流波安卧处,影追飞浪驻鸣滩。
女娲锻炼补天后,自古来今刮目看。
靖远法泉寺
修心养德法泉来,启慧闻经悟性开。
俯首佛前思罪过,恭身殿后坐莲台。
峰山环寺香楼绕,洞窟成排宝塔偎。
实证真如生境界,虚空无相少疑猜。
靖远屈吴山
诵咒传经各寺同,梵音袅袅令心空。
钟声阵阵迷人醒,鼓点咚咚醉汉融。
路转峰回知境界,雷鸣电闪镇愚蒙。
佛门圣地修清静,弃恶扬善去业风。
靖远雪山寺
题记:雪山寺形似腾飞的凤凰,耸立中央,四面山环水绕,是典型的“八面来朝”,其中三面是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大山,南依高大雄伟的哈思山,西靠白银市第一高峰大卯槐山,北接直冲云霄的尖山,东面是一串绵延低矮的小山,前面比较开阔,好像敞开胸怀迎接太阳, 如凤凰飞天,似丹凤朝阳,是名贯古今的佛教圣地,枕松山,接黄河,俯视群山大川,恩泽临县区府,令人神往。
形似鸣凰负盛名,中央耸立宝光迎。
八方水绕凝云裹,四面山环占地平。
西靠槐峰州镇锁,北连尖岭界边清。
哈思雄伟向南走,丹凤朝阳举世惊。
靖远羊羔肉
靖远羊羔夺世华,当归枸杞并姜芽。
烹熬煎煮调香色,啖吃完毕啜酽茶。
性热补脾温肾好,味甘开胃养身嘉。
名扬天下皆知此,嫩肉常珍传迩遐。
注:常珍,指常食的美味。
靖远香水梨
列树繁枝种霸堤,聊将佳品作诗题。
味优香水神仙啖,珍美酥梨俗众携。
羁旅天涯观艳色,郊游绿野步桃蹊。
出行带此善消渴,舌涌甘泉嚼嗛齐。
注:嗛齐,犹美味。
靖远枸杞
枸杞甘甜性味同,朝堂受贡进王宫。
煎茶放入提兴趣,炖肉添加去血红。
魁品扬名传海外,游商运物驾光风。
熬汤煮茗增香气,疗疾医伤药互融。
靖远文冠果
岩缝生苗性倔强,凌风历雨喷馨香。
茗茶果品消场广,文冠清油入味良。
产业形成能致富,艳花放绽可遮堂。
游人观赏增兴趣,歌赋吟诗乐未央。
注:乐未央,“长乐未央”的略语。犹言永远欢乐,欢乐不尽。晋傅玄 《相和歌‧秋胡行》: “母立呼妇来,欢情乐未央。”
春行
新疆游旅过河西,朝赏文虹艳色齐。
黑水桥边观丽景,祁连壑内渡桃溪。
春风轻抚衣襟舞,暮雨斜飘绿雾低。
唯我消闲能律己,步行旷野看桑畦。
夏行
朔北天游柳絮翩,暑炎体热沐甘泉。
远望草地羊儿小,近赏山花色彩妍。
撩我情怀甭饮酒,绘形诗赋早吟篇。
景胜心远风光好,丑去寅来已过年。
注:1、天游,谓放任自然。 金宇文虚中 《滕惇礼斋心阁》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清金农 《樊口》诗:“尘祛持隐诀,松卧恣天游。” 2、景胜,优美的景色。亦谓景色优美。宋叶清臣 《送梵才归天台》诗:“景胜诗逾老,心冥语未稀。” 3、心远,心情超逸;胸怀旷达。晋陶潜 《饮酒》诗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秋行
南行危岭沐灵芬,兽叫禽鸣四处闻。
列树成行斑影碎,丛茵遍地孽苗分。
霜侵秋叶吟佳句,露洗心光去瘴云。
景美情浓天气好,背依崖壁任晴曛。
注:1、灵芬,道家语。指洁凈之气, 与“故气”相对而言。唐李商隐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科车遏故气,侍香传灵芬。” 。2、孽苗,恶劣的根苗。3、瘴云,犹瘴气。唐杜甫 《热》诗之二:“瘴云终不灭,泸水復西来。” 唐张祜 《送徐彦夫南迁》诗:“瘴云秋不断,阴火夜长然。” 4晴曛,日光照射。唐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使君》诗:“阴散陈仓北,晴熏 太白巅。” 明徐渭《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诗:“桃李晴曛禁苑烟,銮舆新幸北郊旋。”
冬行
节序推移岁将终,飞禽走兽沐寒风。
草茵寥落枝颓败,花卉凋衰朵退红。
列树枯萎颜色淡,众流干涸土冰融。
大千呈现聊萧景,暮气沉沉九野空。
靖远鹿鸣诗社成立四周年感怀
(轱辘体)
一
闻韶最爱鹿呦呦,老我单留业骨头。
咏赋经年曾奋志,吟诗数载也清遒。
游山玩水拾佳句,赏景观花醒醉眸。
珍惜大千诸事物,填词斗韵驾歌舟。
二
四载光阴逐日浮,闻韶最爱鹿呦呦。
须知美景大千觅,任将情怀韵内揉。
旷世名才生巷野,俗间骚客出清流。
佳诗必得丽词咏,朗月群花赋故俦。
三
欲穷律格上云楼,览景观山大野求。
斗韵久怀情爽爽,闻韶最爱鹿呦呦。
吟诗入境花间醉,咏赋清心笔底酬。
国粹恢扬传我辈,弘文布道甭停留。
四
奏曲吟歌润玉喉,填词作赋咏春秋。
花形树影瞳前过,山色云波眼内收。
悟性空灵心荡荡,闻韶最爱鹿呦呦。
继承传统光文化,七七虹桥望女牛。
五
抒情咏景去烦愁,登岭攀山草碧悠。
风雨如歌听不厌,人生似梦忆难休。
四年骚客同光大,数载文才共定谋。
吾社继承贤达志,闻韶最爱鹿呦呦。
浣溪沙*杏花(韩偓体)
观尽田园九野花,填词作赋看咱家,遮风门户挂棉纱。
燕子高飞升极际,淑灵少女拨琵琶,山清水秀蕴诗芽。
醉花阴*郊行(毛滂体)
涧水扬波云影转。草茵青浅浅。满树听蝉鸣,四处飘红,晚艳迷星眼。
世名利禄无需管。独赏花消遣。坐市观民风,高唱乡歌,再将词填满。
注:1、晚艳,晚发之艳色。亦指晚开的花。唐王建 《野菊》诗:“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元成廷珪 《三月二十五日过上洋十六保》诗之二:“孤花余晚艳,芳草乱春愁。”2、星眼,明丽的眼睛。蜀阎选 《虞美人》词:“月娥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 3、世名,世间的名望。宋苏辙 《岁莫》诗之二:“ 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
临江仙*感秋(贺铸体)
秀岭乔峰观丽景,黄英翠草盈盈。登山拾级步游轻。百花蜂鼓舞,骚客赋诗成。
浩唱云歌秋韵响,溪边风送吾行。今生只与韵流盟。隐消出俗界,驾鹤上浮清。
注:1、韵流,指诗人骚客。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至荐绅博雅,胜士韵流,好古之称,藉藉海内。” 2、浮清,指青天。《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
南乡子*冬行感吟(冯延巳体)
赏景觉幽奇,人抱瑶琴过玉溪,霜染华林风鼓舞,空枝,迎日闲人坐柳堤。
观雪可吟诗,幸我原非了事痴,静虑寂心将境转,来兹,越岭登山乘月题。
注:1、玉溪,溪流的美称。唐贾岛 《莲峰歌》:“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 2、了事痴,犹言办事迷。指醉心政事。语出《晋书‧傅咸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復为快耳!” 宋 杨万里 《冬暖》诗:“暂闲何似长闲好,无事非关了事痴。”3、来兹,来年。南朝宋谢灵运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4、月题,借指马。《宋书‧谢庄传》:“时 河南 献舞马, 诏群臣为赋,庄所上其词曰: ‘……于是顺斗极,乘次躔,戒悬日于昭旦,命月题于上年。 ’”
附张正聪诗词三十五首
自 题
平生守本真,陋室墨长新。
得月庭前度,悠悠九畹春。
回乡即吟
山路接云根,篱前蛱蝶亲。
无关名利事,长作看花人。
随 感
锄诗香透指,煮句韵盈杯。
不负流光好,殷勤去复来。
伤 春
倏忽春将暮,一年花事残。
当窗明月上,影瘦莫凭栏。
靖远枸杞采摘节见寄
恍若画图中,望余百里同。
云衣缠嫩绿,人面着新红。
歌引沧浪客,情关丝路风。
盛名无远近,倏忽九衢通。
白水泉
泠泠听漱玉,天籁自鸣琴。
沁露抟陶土,穿岩烁碎金。
春澄三涧碧,夏掇半山阴。
开浚倾南亩,无言鉴古今。
米 兰
枝枝开小小,娇态亦娉婷。
清气拂窗远,妙香盈案馨。
秋深宜晓月,夜静共繁星。
斗室相岑寂,流年仔细听。
自 遣
一卧可酣眠,无须叹逝川。
赊来三尺墨,焙上几文钱。
室陋心偏静,情多诗小癫。
难知穷达事,俯仰不参天。
雪山寺一日游成绝句十首
登 山
山鸟殷勤引客前,一重天外一重天。
逐阶寻步精神爽,因是心中有佛缘。
采 药
迤逦欢歌听浅深,芒鞋竹杖不须寻。
殷殷药草连云采,也学仙人松下斟。
丁香谷
明艳繁柔带笑看,风尘涤尽好偏安。
些些往事随他去,山水知音信可弹。
临近寺院
白云扶我上天梯,五色风烟一应齐。
揖揖豪情先作吼,回眸顿觉万峰低。
初到寺院
梵音袅袅摄行踪,迎面森然九棵松。
入定安禅谁是我,佛前哪个不真容。
云 杉
攫地撑天倚五云,虬身虎爪剑锋贲。
壁观世上轮回道,风月尘劳万象分。
俯 瞰
笼翠披纱戴素冠,银堆山寺两相安。
谁人至此无诗兴,许我吟鞭八丈宽。
山 顶
直踏青云绝顶临,方知化外又千寻。
浑浑胸臆沧浪涌,天地篇章任我吟。
山 居
远岫悠然坠夕暾,凭高辨处没云根。
杖头已是炊烟满,山里人家酒正温。
归 途
暮色催人不欲还,忘机依旧山外山。
此中真意穷难尽,心路何如尘路闲。
靖远独石头
今日悠悠影自单,也曾绝处挽狂澜。
洪波浩劫身千孔,流矢光阴指一弹。
独矗涛声明月夜,静随星斗水云滩。
娲皇遗恨渔樵话,万古沧桑冷眼看。
靖远法泉寺
濯心洗耳法泉来,别有清氛一径开。
拱卧天桥斜古塔,回流净水绕莲台。
红山抱寺经楼掩,洞窟连群罗汉偎。
妙谛真如云过眼,无他无我莫由猜。
靖远屈吴山
古木浓岚百里同,梵音濯濯俗心空。
漱流枕石溪琴响,攒翠扶红匠笔融。
襟带峰回惊造化,鹤鸣云隐辨鸿蒙。
超然疑至辋川地,任敞诗怀八面风。
靖远雪山寺
选胜穷幽久慕名,欣开霁色翠微迎。
层峦缺处云流入,俗眼遥时雪补平。
拾级攀峰天路问,栖心濯耳慧根清。
参来妙谛慈航度,无碍何须宠辱惊。
靖远羊羔肉
俊味时鲜逊物华,中含药草露精芽。
烹珍老谱才登俎,啖趁新香已啜茶。
性热补虚知此兑,品甘开胃典如嘉。
欣耽海碗邀朋咏,靖邑名饶共远遐。
靖远香水梨
御李宫桃逊软梨,且将此物醉吟题。
天厨仙品琼肌啖,上苑珍材玉汁携。
趁步寻芳香绊履,随心剪影韵成蹊。
他乡若得相如问,齿迸流泉数宝齐。
靖远枸杞
啜露餐霞尽日同,绛珠何事下天宫。
茶馨随起三分韵,酒好先标一品红。
且喜芳名携远信,但开俊步驭长风。
五云绕砌千年梦,橘井流香药典融。
靖远文冠果
石缝丘陵忍自强,为求文运卜科场。
知名破阵降龙木,扶正赓传济世方。
每煮新芽夸陆羽,常参妙谛掩僧堂。
时人青眼如相问,掐指尤多乐未央。
春 行
优游不觉日偏西,开抱收来五色齐。
傍水飞飞衣逗雪,分烟拂拂柳遮溪。
诗情新试嚣尘远,心事轻挥鸥鹭低。
剩有闲身谁似我,春风相逐到田畦。
夏 行
行看十分飞絮舞,凋红染绿老林泉。
枝头撂眼蝉声小,篱外寻香蝶影妍。
纵我诗情何用酒,感君心意已成篇。
纷纷花事休辜负,鸥鹭为盟不问年。
秋 行
晓来堤岸赏流芬,隔树清音处处闻。
几串鱼泡圆又碎,一滩鸟篆浅还分。
捡些红叶饶诗句,抛却愁烦逐恨云。
无负孤怀秋正好,合天亦是暖阳曛。
冬 行
节序沉潜岁渐终,霜催老柳泣寒风。
长河滢澈波流玉,暮岭苍茫寺逐红。
绕郭炊烟城阙黯,叩冰清籁冷云融。
一鞭寥落诗心乱,独向归途梦已空。
靖远鹿鸣诗社成立四周年感怀
(轱辘体)
一
闻韶最爱鹿呦呦,盘点经年笑白头。
老凤清音鸿爪在,微刊夙志雅声遒。
探骊自可充诗袋,负笈方能豁眼眸。
济美同侪金石契,鼓帆击楫共催舟。
二
四载宏开百感浮,闻韶最爱鹿呦呦。
元知好句险峰借,信有冰心腑内柔。
倚马高才抨俗世,生花妙笔汇清流。
蓬门不掩待春访,明月松风约酒俦。
三
穷高攀陟再登楼,欲钓沧浪象外求。
逸兴惯看诗汩汩,闻韶最爱鹿呦呦。
十分境界屏间醉,一脉琴心指下酬。
毕竟此身闲不得,扶风担道岂勾留。
四
诗格常耽展玉喉,座中风物复春秋。
烟霞到眼参差捋,云水随心次第收。
伏枥谁知情切切,闻韶最爱鹿呦呦。
敢夸璞石此间琢,自有光芒射斗牛。
五
称觞逸咏远闲愁,学海扬帆踏浪悠。
风雨如今听已惯,人生此际梦难休。
篇中自有先贤指,足下依然大雅谋。
吾道不孤延赏处,闻韶最爱鹿呦呦。
浣溪沙•杏花
许是琼瑶上苑花,轻颦浅笑比三家,时邀雅友浣云纱。
篱外斜穿迷野店,柳间深映动琵琶,诗情补处啜灵芽。
醉花阴·郊行
云影微移山影转,小溪清浅浅。临岸掬蛙鸣,晚照飞红,煞是迷人眼。
俗名冗事何须管,独把诗心遣。碣石钓遗风,许我如吟,最是闲情满。
临江仙·感秋
取次风前听晚籁,霞光射水盈盈,飞偕鸥鹭影从轻。荻花齐白首,红叶待诗成。
一阙高秋随韵远,何妨吟啸徐行,生涯只与道为盟。向平婚嫁了,三径邂余清。
南乡子·冬行感吟
四望倍清奇,风拥寒云过野溪,来去不羁无挂碍,高枝,摇落冬阳洒满堤。
山水卜成诗,欲借吟鞭笑我痴,若许此心随境转,从兹,驿路梅花蘸雪题。
徐世海,男,汉族,甘肃省会宁县人,1954年生,197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38年,中学高级教师,参与白银市九五教学科学实验活动,活动及论文通过市级验收。古风2000多首、七律1700首、七绝1600首、五律500首、五绝330首、词200首曾于《仲夏诗刊》《燕京文化传媒》《诗品》《暮雪诗刊》《竹轩诗苑》《草原诗苑CR》《黄鹤诗苑》等六十多种媒体平台发表。被聘为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三百多首格律诗被选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第二部、第三部,《中国当代诗人诗选》《芙蓉国文汇》《当代诗人诗选》《诗草集》《新时代中国各省市知名诗人全记录》《暮雪诗刊纸刊》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暮雪诗歌年鉴》《2021年优秀诗歌年选》《中国百年优秀诗选》等书籍。
附原诗作者简介
张正聪,女,字雯蕙,网名维雅聪儿,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诗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甘肃省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理事、女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白银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靖远鹿鸣诗社社长,中华张氏诗社副社长兼微刊编辑。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偶有作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