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南闸民歌 掼蛋之源”
白马湖采风行
邵志彬
5月1日上午,风和日丽,微风轻拂,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淮安周边春景怡人而且景区场所也已开放,吸引了众多急于踏春赏景的人们。恰在此时,应淮安区漕运镇(原南闸)南闸民歌非遗传人金矿之邀,淮安市以市文联副主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梅花奖得主、著名淮海戏表演艺术家许亚玲为团长的12名艺术家,组成“探索南闸民歌、掼蛋之源”白马湖采风团,前往漕运镇(原南闸)对南闸民歌、掼蛋之源地进行游湖踏青之探索之旅。

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还有中国西游记艺术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庞博,淮安市西游集团副总经理王维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海戏表演艺术家朱红燕,江苏省长荣剧院副院长汤亚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清江文学》主编胥全迎,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本土诗人邵志彬,《淮安日报》社资深记者刘放鸣主任,《淮海晚报》副刊部主任、淮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朱云毕,以及企业家夏楷雯、孙建林等。
采风团一行首先驱车来到漕运镇林南村金矿家,此时这位已入古稀之年的南闸“民歌王”、非遗传承人金矿老师已乐呵呵地站在门口迎接了。提起金矿,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首先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淮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南闸民歌非遗项目省级主要代表人,他多少年来苦心研究并挖掘南闸民歌,并且亲自传唱,在淮安一带有“南闸民歌王”的美称。金矿老师为传承这一民间文化,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工作,并与周边邻县民间艺人交流,抢救性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把原先零散的田头湖边小调提炼成系统的“南闸民歌”,同时他还四处奔走向各级领导推介请求重视“南闸民歌”的开发与传承,希望“南闸民歌”能作为白马湖周边一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进行产业化开发,如今已初步开发出了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白马湖旅游的一大亮点。

谈起“南闸民歌”,金矿老师侃侃而谈,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南闸民歌完全取材于白马湖渔民打鱼场景,如由他收集整理的《打条鱼儿三尺三》中唱词为:晚风吹月穿云天/小船出汊快如箭/一对兄妹去打鱼/别顾谈心忘落帆/篷篷嚓,咚咚呛/别顾谈心忘落帆/好胜鲤鱼跳龙门/滑头鲢子泊水鲜/鱼群戏耍正开心/哪知遇上小心肝/篷篷嚓,咚咚呛/哪知遇上小心肝……
说起另外一项已遍布全国的体育与游戏项目“掼蛋”,金矿同样更有发言权。打扑克“掼蛋”这一游戏的发源地也发生在漕运镇(原南闸),几十年来,“掼蛋”已成为一项文化竞赛产业,走向了国际舞台。据金矿老师介绍,追根溯源“掼蛋”不叫“掼蛋”,叫摔牌,六七十年代年轻人在生产队干活中间休息之余,几人聚在一起玩两把扑牌,一旦有谁起到好牌“炸弹”时,就高兴得举过头顶狠狠地向下摔去,而且行成掼势吓唬对家,而之所以用“蛋”字组合,其实是由“弹”演变来的,抓到四张及四张以上同点数牌或者五张同花顺即为“炸弹”,而一手牌如不好,就会说一手软蛋牌,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掼蛋”了。金矿不无自豪地说道:“如今的掼蛋不仅与南闸民歌同升格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棋牌掼蛋竞赛项目,有了国家统一标准,向全国推广,走向世界呢!而且有一部名叫《枪不打四》的掼蛋题材电影已经开拍,该电影故事讲述的是喜欢掼蛋的年轻人,因掼蛋结缘,通过对事业的追求,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收获爱情的故事”。
采风团一行这次深入南闸民歌、掼蛋之源地探索,给大家长了不少见识,也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了金矿老师,为他的一生扎根农村苦心并痴情研究地方民间文化而敬佩。采风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向金矿老师学习,并当场还向金矿家乡捐赠了由杨江淮创作的,介绍许亚玲艺术生涯的《梅绽芳华》一书,有作家胥全迎创作的描写老清江市人文历史的纪实散文书《忆清江》,还有最近刚出版面市的邵志彬抒情新诗集《一路繁花》。

著名书法家王维明也泼墨写下“ 浩歌风雅五湖和 ,诗经文脉四海同 ”书法作品一并赠予德高望重的民间老艺术家金矿先生。

在民歌大舞台,南闸民歌手邵连英则高兴得现场唱起了原汁源味的南闸民歌“磨房调”作为回馈,一曲婉约动听,余声绕梁的南闸民歌顿时听得在场者如痴如醉,大喊“过瘾”,也许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吧!她从12岁开始唱民歌,四十多年来,已经能唱四十多首传统南闸民歌,在当地有“白马湖上刘三姐"之称,名气响誉一方。

为了助兴,来到南闸听民歌是必然,那打掼蛋更是不能少。金矿老师在领着我们中午游完白马湖,来到漕运镇准备品尝湖鲜时说道:“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但是由于已经中午十二点了,大家甚感饥肠辘辘。饭后我们采风团分为三桌,每桌四人,在掼蛋发源地漕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掼蛋比赛又拉开了序幕。

春天的白马湖湖面上清波荡漾,暖风习习,湖中的鱼儿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最后金矿老师在结束本次采风活动时还赠送南闸民歌《姐儿,香儿》一书给各位艺术家,使本次活动收获满满,收到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邵志彬 1963年出生江苏沭阳,1986年起在当年的《淮海报》上发表文学作品,1987年与他人共同创办面向全国的文学社团《海浪花》诗歌社。先后在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二百多篇首,并有众多微短诗以网名“三言两语”在多家媒体平台发表,有散文诗被收入《中国大陆散文诗百家》一书诗歌收入《中国当代诗群回顾与年度大展》等,出版诗歌散文集《月色玫瑰》、《飞舞的彩蝶》《远方的云》、诗集《一路繁花》为第四部,收录精选了2015年至2022年之间创作的部分诗歌,现为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诗歌委员会委员、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