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淡的乡愁(六)
张梁庄村西边,和村子一路之隔。是我们村的菜园。
菜园约有十亩左右,菜园东北角有一口井,井口旁边沟沿上有几棵碗口粗的梧桐树,郁郁葱葱的,像几把张开的大伞,夏天我们经常用桶在井里提水喝。井水又凉又甜,清凉解渴,如饮甘露。
这口井是浇瓜菜的水源,浇灌时抽水泵把水抽出来。清澈的井水便汩汩地形成一股水流,冲进菜园沟沟壕壕,看菜园的老孙用锄头疏通垄沟,扒开一个个瓜菜畦放水,让所有的瓜菜都得到浇灌。我和儿时的伙伴永杰,老娃等则充当报信员的角色,顺着水流方向跑,发现那里跑水了或者水受到阻碍流不过去,或者水流到垄沟尽头漫了出来,就快速报告老孙。
夏天天热,水分蒸发得快,一般三天浇一次水,其他季节一周浇一次就可以了。喝饱了水的蔬菜长得特别快,头天晚上还是一个小黄瓜纽子,第二天早上一看,就长成一揸多长的大黄瓜了。黄瓜顶花带刺,水灵俊俏,吸引人的眼球,使人感受到生之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老孙的精心侍弄下,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收获总是满满的。
菜园里各种蔬菜应有尽有。春天有韭菜、菠菜,夏有西葫芦、黄瓜、豆角、辣椒,秋天有茄子、冬瓜、大葱,冬天有大白菜、萝卜等。夏天的菜园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几个瞅老孙不注意时顺手弄几根黄瓜吃。满一为我们很聪明,其是老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蔬菜成熟后,队长组织村里婶婶大娘们把采摘下来的黄瓜、豆角、韭菜、西红柿等瓜菜堆到菜园地头傍的空地上,根据人头一户一户地堆放好,每堆菜前面都用瓦块或石头在地上写好姓名。“分菜了,分菜了!”生产队长大声吆喝着。大家听到后蜂拥奔向菜园,挎着篮子,自觉排好队,等着领菜。
大家说着、笑着来领菜,虽然分到的蔬菜不算多,但是人人心情舒畅。过惯了有上顿没有下顿、寡油少菜的苦日子,能吃上几样新鲜蔬菜,足可算得上有滋有味的好生活了。大家一路说笑挎着菜篮子回家,将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在下一茬蔬菜采摘、下一次分菜上。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菜园按人头分给了每个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经营。然而生产队菜园的那段时光却深深地刻印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直到今天还令我心驰神往,回味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