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九)
公元1928年,国民革命军湖南独立第五师被派去镇压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师长周磐就指派彭德怀为团长的一团去了平江。
上一年的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先是在城市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后来又把屠刀挥向了农村。
在反动派的眼里,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比城市那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更令他们寝食难安。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些动动嘴皮子,耍耍笔杆子的文弱书生到底很难撼动党国大局的根基。于是,只要是参加过农民协会,参加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统统杀无赦。再于是,平时漂浮着稻谷清香的山川田野顿时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贫苦出身的彭德怀团长那能忍得下这口恶气,他发动团里的穷苦出身的士兵和下层军官成立了士兵委员会,专门与那些祸害农民的“清乡队”暗中作对,偷偷放走了不少农协会的骨干人员。

就在国民党反对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的一片白色恐怖的高压之下,在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段德昌的介绍下,彭德怀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6月,贺国中、黄公略的随营学校移防至岳州(岳阳)。
同月初,受湖南省委指派,滕代远到一团联系上彭德怀、邓萍,商量成立中共湘鄂赣边特委的事,并决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在平江发动武装起义。
7月,黄公略为了营救南(县)华(容)安(乡)特委的共产党员,以军队的名义给他们开具了通行证。但是这些证件有些被敌人截获,有受不了酷刑的特委成员供出了黄公略是共产党员。

19日,彭德怀得悉南、华、安特委被敌破获。该日晚又从在平江的独五师副师长处得知黄公略的身份已经暴露,上面正在派人准备抓黄公略。
彭德怀这一惊非同小可,赶紧返回团里以书记的身份召开紧急党委会,与滕代远、邓萍、黄纯一、张荣生等人商定,各回本部,发动士兵群众以闹军饷的名义举行武装起义。时间就定在7月22日上午。
上午11时,在平江县城东门外一营的驻地天岳书院的操场上,800名全副武装、颈系红领带,精神抖擞的官兵誓师起义。
两个小时以后,起义军突然向平江城里的反动派发起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猛攻。不过短短一个小时,就攻下了县政府、警察局和清乡队,解除了二千多反动军警的武装。并缴了师特务连的械。
起义抓获了国民党政府的省清乡督查专员、县长、警察局长等反动官吏,缴获了各类枪支一千多条,子弹一百万发。
可惜的是,亲自来平江督战的副师长和参谋长却趁乱逃跑了。

第二天,黄公略拉着三营过来了;贺国中率领随营学校从岳州赶过来了,一起加入了平江起义的队伍。
有点遗憾的是,黄公略带来的队伍,一个反动连长趁着他进城去见彭德怀的时候煽动几个班排长,把一个连的队伍又拉回国民党军去了。
起义的第三天,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兼十三师师长。并宣布成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这次起义,姚喆和姓邹的小青年都参加了。
姚喆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班、排、司务长、连、营、团长;师参谋长、陕甘宁独立师师长、八路军358旅参谋长、骑兵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司令建政委;绥蒙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八军军长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我军仅授过167枚红星奖章其中获得者之一)1960年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姚喆作战勇猛,有勇有谋,在枪林弹雨中屡建奇功。他曾被敌人的大刀砍断了肩胛骨,脸也被砍了一条三寸多长的豁口,因此得了一个“姚一刀”的雅号。还因指挥有方得了个“姚一手”的称呼。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就是毛泽东点名让他这个政治保卫团的团长带领他们团做保卫工作的。
那个邹姓青年在后来的反围剿战斗中负伤,后回到新邵老家中养伤。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已经在八路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姚喆想方设法地找到了他,要他重回八路军上阵杀敌。
邹姓青年接到老战友的来信不禁大喜,立刻收拾行装上路。没想到刚刚走到邵阳,就被他新婚不久、闻讯赶来的妻子拦下了,寻死觅活地要把他拉回去。
后来许多年之后,在姚喆的证明和关照下,他也被恢复了老红军的身份并享受了应有的待遇。
1929年6月,贺国中在攻打安福县城的战斗中阵亡。
1931年9月,黄公略在第三次反围剿的战斗中牺牲。
毛泽东曾经在诗中专门提到了他:“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