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贾春民

立德树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和指导。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就小学教育而言,要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就必须在整合德育、少队、家校共育的基础上建立政教处,以政教处统领学校德育教育资源,统筹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政教处主要负责学校如下几项工作:1、少队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2、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自治组织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开展,3、协调家校关系,处理家校矛盾,营造和谐尊师的外部氛围;4、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学生、违纪学生教育;5、班级干部队伍培训,教育引领;6、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的发现表彰和激励;7、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项目、人才)引进;8、两法一首则贯彻落实(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9、学校班级主题教育建构、少队课、道法课课程落实;10、研学活动项目规划和活动组织开展。
学校政教处的主要教育内容可以分解为八大板块: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三爱教育,国防教育(爱党、爱国、爱集体)。二是突出行为习惯养成,开展守则规范教育。三是围绕重大事件、重大节日,开展中华文化文明传承教育。四是围绕法治建设,开展普法教育。五围绕勤奋励志,开展感恩、劳动教育。六是围绕创新进取,开展科普。七是围绕安全健康,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八是围绕文明担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教育。即:“两突出六围绕”八个板块。整体上体现了思政教育的“红、严、传、学、爱、专、精、行”特色。

思政教育的基本教育形式可以按一下方式落地:1、主题班会、队会;2、视频观感;3、读书征文;4、歌曲演唱;5、实地参观(研学);6、英模报告;7、学生论辩;8、专题讲座;活动体验九种方式予以组织实施。
教育不只是说教那么简单,一定要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过程中内心萌动,产生自我意识上的感悟。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板块的活动组织开展,一定要以小博大,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活动形式切忌大而化之。
比如,学校组织开展庆祝五一劳动节这个节日性教育,我们不仅要通过多种媒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五一劳动节,五一劳动节怎么来的,设立这个节日的意义,而且要通过学生办手抄报、写优秀征文、举行演讲的形式进一步在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筑牢学生对节日,对劳动的认识。还要设计一些附设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节日和劳动的认识。比如开展班级学生劳模评比表彰,开展学生向学校勤杂人员,向老师,向班级劳模,向自己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劳模赠证献花活动。只要这样才能把此项教育通过活动引向深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产生自觉的劳动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