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翁牛特”
文/田国昌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历史遗存丰厚。铭刻着刀耕火种的古老图腾。龙凤呈祥,琴声悠扬。草原追风的部落有了自己的诗歌,走线飞针,形影相随,以奔放为美的民族,绽放丝缕的繁华,大漠深处的身影,以我们似曾相识的面貌一路走来,这里叫中国“龙凤之乡”翁牛特。
“龙”,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寻找龙的起源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命题之一。“龙”之所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崇,是因为它与华夏文明的进程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翁牛特旗赛泌塔拉嗄查~“中华第一龙”出土地。1971年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龙,将古代文明的起源向前追溯了1000多年,改写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年谱,2002年在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西山村出土了一件距今6800年的赵宝沟文化遗存~陶凤杯其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接近,已将“凤”的特征完全显现,经文物专家鉴定,“陶凤杯”上的“凤”堪称“中华第一凤”。从此,翁牛特旗被称为“龙凤之乡”。倾听历史的回想,翁牛特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籍。这里是中国北方古代文明的摇篮。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契丹祖源~木叶山下古老的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挽手交汇,传颂着青牛白马的美丽传说。白音塔拉草原上的辽代永洲遗址,见证了契丹八部的诞生与屈起。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家族墓地遗存,墓碑上的汉字石刻为元代大书法家康里巙巙所书,生动反应了我国古代北方石刻艺术的辉煌成就。清代乾隆皇帝赐名的塞外名刹凡宗寺和他所题写的玉瀑摩崖石刻,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沧桑。
“四面楼台公主地,万家灯火鲁王城”。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元代鲁王城。这里曾经是元代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与驸马共同生活的地方。从毡帐林立的游牧部落到今天的北方明珠。千年底蕴与现代文明“邂逅”。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山脉,与七老图山脉交汇地带,科尔泌沙地西缘,在赤峰市中部。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8万。是一个汉族占大多数、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壮族等多民族群众聚居地。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历史遗存丰厚。是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有距北京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群。
翁牛特是一部色彩班斓的风情画卷,走进翁牛特,沙水之间,动静皆宜。玉龙沙湖,寻幽览胜,沙海冲浪,激情四射。蒙古王城,穿越蒙元,开启一段史诗般的图腾秘境。原生态灯笼河草原,让你陶醉在花的世界和云的故乡。红山湖,湖光山色,倒映着大漠水乡的诗情画意。西拉沐沦河古柳田园,古柳作荫,柳暗花明。大兴荷花,花影叠叠,风情万种。乌敦套海万亩稻田,鱼米之乡,沃野流金。夕阳下的布日敦湖,落日余晖,牧歌悠扬。翁牛特以龙凤文化和大漠风光极限运动两大王牌为引领。全方位打响“龙凤故里,心灵之旅”文化之品牌。构建“一心、一带、一环”全线四季游的㢳游产业发展格局。翁牛特大力实施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农族融合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大众化旅游发展需求,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和全要素综合调动,以自然风光辉映人文景观。依托区域优势,资源禀赋和民族特色,倾力打造集自驾观光,生态度假,文化创意,运动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研学商旅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带。一个“以沙为骨、以水为脉、以林为韵、以文为魂”的全域四季旅游新地标展现在人们面前。翁牛特致力于“景点游”迈向“全线游”。升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业态,通过实施旅游十交通,旅游十乡村振兴。培育和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项目。一批独具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成线,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诗和远方的一次又一次的“牵手”,走出了一业兴百业的翁牛特路径。
龙风之乡,龙凤呈祥的吉庆之地,自古赋予灵气。翁牛特旗将围绕创造建设国家全域四季旅游示范区,在“畅游”上下功夫,在“全景”上做文章。坚持讲好“中华第一龙”和“中华第一凤”龙凤呈祥的故事,让红山文化传播的更远。让“龙凤古里,心灵之旅”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向往之旅和经常之旅的地方。沙、水、林、草、石相得溢彰,举手投足,一撇一笑。呈现出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全景、全时、全业,走近翁牛特,一个不经意的停留,都能收获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一首诗、一个背包、远方、一场旅行。此刻,似流年早已幻成一个梦。这个梦叫做就做去“翁牛特”!就去翁牛特!
田国昌、2022年4月2日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