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新作《暖方》:五年磨一剑
距离上一部作品《人间乐》出版五年后,古里果推出了新作《暖方》,直击重建家庭的困顿和现实婚姻的隐忍。
五年前,李巍改名为“古里果”,《人间乐》正是改名后的首部作品。这部五十余万字、以晚清为背景,讲述一代花魁欲望传奇和灵魂史诗的宏篇之作,以极具个人特色的虚无而唯美的文字,夸张甚至带有魔幻色彩的叙事风格,在出版后大获好评。

古里果《人间乐》(上下册)作家出版社
通常情况下,在一部作品获得成功后,出版方都会“乘胜追击”,希望作者尽快推出新作。古里果虽然理解出版方的想法,但还坚持了自己的本心。这部新作《暖方》,从构思、采访到创作修改,用时整整五年。
“在改名之前,我写青春小说为主。那时,我是热爱着文学的文艺青年,没有什么选择的机会,而公司考虑到销量,更愿意让我写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古里果发现幽微的精神世界不似物质,看得见摸得着,“我觉得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必须把这些感知变成文字,记录下来。”

古里果新作《暖方》外封与内封
《暖方》的创作起源,正是古里果关注到近些年来,离婚率不断提升的社会现象。而身边一些在重建家庭中长大的朋友的经历,也激发着她创作出了《暖方》。
“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唯愿有孩子的家庭,能尽量避免离婚。所有在婚姻中的人们,也能认真对待婚姻,尊重婚姻。”古里果说,“当然,如果婚姻实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非得离婚的,尽量能用平常心对待孩子,不正确的爱只能适得其反。”
古里果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身为父母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也希望正处在重建家庭中的孩子,能去理解和尊重父母的选择。”
02
写作就是所有职业中,很普通的一种
从200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畅销全国,到如今的新作《暖方》一度在当当情感小说排行榜“霸榜”,古里果的文学之路已经走过了15年,出版了10多部作品。
但古里果从未觉得自己与其他劳动者有何不同,“写作就是所有职业中,很普通的一种”。古里果解释说,“(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写作这份职业更加自由,我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作息和工作地点,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在《暖方》出版时,有一个小插曲。古里果特意向图书编辑强调,“不要在图书上和宣传语中写‘著名作家’这样的称谓”,但等到新书出版后,不出意外地还是出现了诸如:“著名作家古里果重磅新作……”“著名作家古里果暌违五年力作……”等语句。
对于图书编辑来说,则着实是有些“委屈”:古里果从事文学创作已有15年,而且出版了多部有口皆碑的佳作,“著名作家”这样的称谓确实是实至名归。
但古里果认为:一方面,这样的“Title”对于文学创作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无论多久都不会改变的敬畏之心。虽然写作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但普通并不代表着就可以轻视、可以随意处之。
在一次采访中,古里果被问到一个问题:“您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古里果是这样回答的:“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作家,得先从作者成为作家吧。我不认为现在的自己能够称之为作家,应该叫作者更确切些……看过我写的书的读者认为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我不会主动去给自己贴标签。”
03
每本书的后面,都躺着一个灵魂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许多作家都开通了直播平台,与读者保持着近乎零距离的交流。也有些作家不仅站到了台前,还开始“带货”。
有读者认为这是对于“世俗的妥协”,作家就应该居于幕后,而不是流连于聚光灯下。还有人这样比喻道:“就像是顾客只需要关心食物是否好吃,而不会去探究厨师的长相是否帅气。”
对此,古里果认为“台前”与“幕后”的区别,只是每位写作者根据自己的性格和需求,做出的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作家是有些神秘的,如今有很多平台,让写作者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读者也可以直观地去了解喜欢的作家,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作品,这是时代的进步。”
古里果坦言,编辑很是希望她能与读者打成一片,比如至少创建几个微信群,将读者们拉进群内,以方便经常交流,“但我不擅长说,只会写,这就导致了我和读者一定是有距离感。”
虽然写作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因为直到作品付梓成书后,才与读者有了关联,但有句话是“每本书的后面都躺着一个灵魂”。
“文字带着作者的温度和感受释放、传播出去,读过书的读者,想必也是隔着地域和时间触碰过书里的灵魂。”古里果说,“这种关系既是亲密的,又是疏离的,更是浪漫的。”
Q&A
Q1:对于热爱文学写作的朋友,您有哪些写作经验上的建议?
古里果:对于热爱文学写作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如果是天赋型的,写作很有灵气的人,适量看书就可以了。
如果天赋少点的,我觉得应该大量看书,让文字形成语感。语感就犹如嗓音之于音乐家,同样的文字用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语感,一本书的语言应该是有这种语感基调的。
看书也得会挑选书,比如:读诗歌提高文字的优美和凝练,读虚构类书籍提高想象力,读现实题材提高写作的真实感,还有哲学心理学历史美术野史等等,这些书籍都应当读一些。
还得有一双透过表面看到本质的洞悉的眼睛。这需要在平时多观察、聆听,舒展开周身感知细胞,打开你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去感觉。这些生活中的琐碎都可以是将来写作时的素材。电影也需要多看,这能让写作时,脑海中自然而然形成灵动的画面感。
Q2:您认为,怎样才能写好小说?
古里果:怎样更好地写出小说,我觉得首先应当保持敏感敏锐、洞悉、共情。故事在脑海中逐渐成形,再用文字把大脑中的虚像迁徙出来。
我在写青春小说阶段,认为写小说就是编故事,逻辑不出大问题就可以了。但写了这么多年后,我发现并非如此。你想借故事表达的精神内核,你的审美体现,单个人物微观的剖析,众多人物时俯视的宏观视角,这些都得考虑到。
在我之前的写作中,故事大纲是重点,但在后来的写作中,故事大纲显得并不太重要了,但主要人物的小记会很详细,怎样去把角色表现得有血有肉,这个故事我从哪里切入,如何舒展开更合适,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其次是语感的训练,用不同的方式去排列组合词语,意思虽然一样,但呈现出来的语感是变化的,这有利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比如,我在学习绘画的时候,临摹画作,有时会近距离观察,有时会退远一些观察,我觉得观察想写的人物角色也应当是这样的。站到角色的位置,尽量去理解,再退出来,保持距离地观察,直到对这个角色里里外外充分了解后才动笔。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文字要是真诚的。
相关阅读

古里果(原名李巍)《暖方》内容介绍
1995年的夏天,一个年轻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从此,貌似平静的生活,裂开了一道罅隙,阴影里渐渐爬满了菌种。每个牵扯进去的 人,都在痛苦和爱中寻找着平衡和救赎。
因父母离异被过度溺爱,在扭曲中渐渐长大、渴望爱却又不懂如何爱的宋姞怜;世间最懂得付出和爱的都灵;一直在寻找着灵魂和肉体的统一,却费尽全力,也无法合拢的郁晚,以及,在围城里的平淡和围城外的诱惑中沉沦的宋和平……
正如姞怜所说:“雪生来就冷冰冰的,世人既不要求也不会指望雪花去温暖人,它自己也无需温暖,反倒温暖对它是一种伤害,是负重。做个冷漠的人不好吗,爱人除了受罪,还能有什么?”
虽说痛是爱的另一面,但每个在命运长河里挣扎的人物,都努力地活着,痛着,永不会放弃爱。

《人间乐(上下册)》一部燃点极低的小说,阅读时请勿灼伤!一具皮囊的欲望传奇, 一个女人的灵魂史诗。贾平凹、陈忠实、叶辛、王祥夫诚意推荐!
《人间乐》(上下册)内容简介
晚清时期,家世显赫的许家小姐凝脂,因为偶然失贞,又恰逢目睹了殷夫人为力证清白选择自尽的一幕,由此初次窥见女性的命运。为了牢牢地将人生控制在自己手里,她悄悄举起了反抗的旗帜。不久,她幸运地嫁给受父亲影响以享乐为信仰的昭灵山,并一步步成为江南为传奇的名妓暮雪,从而到达了她掌控人生的*…… 凝脂的一生,享受了男人如同信仰般的狂热与膜拜,在体会着女人“美的极致”所带来的一切恩惠时,也一直在失去。 在这得与失之间,凝脂渐渐看清了皮囊的真相——“基于天地万物孕育而生,又终将成为天地万物中任何一物的可能。”
作者简介
古里果,原名李巍,著名青年作家。已出版作品:《人间乐》《借你一生》《一克拉的眼泪》系列、《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刺鸟》《触不到的恋人》《萤火之光》《萤火之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