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致敬“伯乐树”
杨进文(苗族)
“伯乐识得千里马,谁又能识伯乐树?”为此,我特意来为伯乐树作一下简介:它是落叶乔木,又名钟萼木或山桃花。其高可达20米,树冠塔形,树皮褐色、光滑,有块状灰白斑点。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椭圆形或卵形,叶背粉白色、密被棕色短柔毛。芽为宽卵形,较大,芽鳞红褐色。而花为大型总状花序、顶生、粉红色,蒴果红褐色。木质,被毛,近球形,具三棱。
伯乐树经常长在阔叶林下,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特性,就是种子要在林下的树叶中覆盖一年之后才能萌芽,苗期又无法长出发达的根系。
伯乐树是中国特有的树种,被誉为“植物中的龙凤”!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并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当我见到伯乐树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名篇《马说》把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传诵为千古名句。因此,后世把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的人称之为伯乐。

我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邂逅“伯乐”。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我参加高考,因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其时,前途渺茫,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县城林业局工作的父亲亦在为我焦虑,于是将我的“状态”,诉说给他的一位好朋友,其友在县教育局上班(后来才知道大名叫王利球)。想通过其“关系”去区乡当代课老师。王叔叔居然满口答应。不久,王叔叔特意书信回复我“到汀坪区蓬洞中学代教”。 (编者注:蓬洞中学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
俗话说,“教书三年教自身!”因为通过教书能使教师得到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首先使自己能为人师表。
我初来乍到这个湘桂边界的蓬洞中学后,被学校领导安排任教初二语文及历史课。学校地处偏远的大山区,群山环抱,我对于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内容都感到陌生。有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去学习,等着我去探讨。
时至 九十年代初,我被招工进入湖南城步燕子山国有林场,先后在射击塘、枫挡坳、桃子坪工区进行生产作业。我一边上班劳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涂鸦”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有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1997年10月,被时任燕子山国有林场的书记封建华“看中”,破格提升到场部办公室当秘书。
时代进入新世纪,我被林场“下岗分流”,来到邻近的武冈市当保安,金豹保安公司法人代表肖祥发聘任我为队长;后来又被凯德嘉博城(武冈)售楼部经理朱身源“挖去”,负责做行销工作的“头目”。这些皆是我遇到的伯乐。

古往今来,在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方面留下许多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其实,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在人才成长方面的深意引人深思。有人说,没有伯乐,哪有千里马?寓意大师一定要提携后人;也有人说,没有千里马的存在,当然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寓意学生自身也要努力,自己不优秀也很难被老师发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解读。
总而言之,我致敬“伯乐树”,我要向伯乐致敬!(2022.4.29)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杨进文作品
作者简介:杨进文(笔名先进文化),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城步作家协会会员。常在《中国绿色时报》、《湖南林业》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