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陆起云
归德城廓东南二里许,有台。名曰:“文雅台”。孔子周游列国,适宋讲学于此。故名焉。其台三面环水,盛夏,水中菡萏,娇翠欲滴;岸边蒹葭,青葱弥漫。清风徐来,荷花飘香。荷塘波光涟滟,游者荡舟采莲。日暮归棹,遥观文雅之台,殿宇古朴典雅。紫光笼罩,神雅盘旋,宛若仙境也。
余弃舟登岸,沿幽径直通殿前。小径青砖漫道,两侧古柏参天。拾阶而上,仰观台上。但见殿宇巍峨,蔚巍壮观,四面围墙森然。进入门楼,有一大殿,殿堂之上贡奉夫子神像。丹墀之上有一巨鼎,鼎内香烟袅袅。院中左侧有一石碑,上有碑文: 鲁襄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庚子,夫子华诞。钧天降圣,二龙绕室。空中仙乐飘飘,瑞蔼祥和。文曲下凡,秉天承运。故丘天植异赋,知书达礼,无师自通焉。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后至圣也。为后世制作定世符。
孔子授业传道,宣扬教化。民间多有逸闻。适宋,有伐木主故事耳。《论语》述而亦有记载。宋人伐木,孔子去曹过宋,与弟子在文雅台处大檀树下习礼。宋司马桓魋欲害之。拔其树。弟子曰:“可以去矣。”孔子曰:“天生德与予,桓魋其如予何!”桓魋动粗,有辱斯文,而贻笑天下矣!
而今文雅之台,经由西汉梁孝王,在其习礼之旧址,筑台建阁,以彰礼教。其后文人骚客,多会与此。写诗作赋,吟风弄月。以其文雅之风而得名焉。
摘自陆起云散文专辑。